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殺來使,他們不止殺掉使者,還割了他的舌頭

關於日本人有多瘋狂,想必大家都是知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早已大勢已去,能做的只剩下困獸之鬥了。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殺來使,他們不止殺掉使者,還割了他的舌頭

1945年8月,蘇聯軍隊在1945年8月之時,於遠東地區集合了十一個合成集團軍和兩個戰役集群還有一坦克集團、四個獨立航空兵軍隊、三個航空軍團、三個防空軍團,總兵力高達157萬,擁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還有飛機等。

這些部隊全是用來對付盤踞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軍隊的。

那時候的日本關東軍雖說實力早就不如從前了,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軍隊還是堅信:自己的地堡要塞完全能夠阻擋蘇聯的進攻。

雖說蘇聯軍隊勢如破竹,但是遇到日本軍隊苦心經營的要塞之時,還是遭遇到了許多的麻煩。要塞之中的日本士兵們負隅頑抗,決不投降。

蘇聯軍隊面對這些日本軍隊之時,希望能夠減少些傷亡,所以這才派人到日本駐紮的地方去談判,希望日本軍隊能夠投降。但是日本不僅拒絕投降,把蘇聯軍隊使者一番毒打之後,還把他的舌頭割了,還砍下了使者的9根手指頭。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殺來使,他們不止殺掉使者,還割了他的舌頭

日本關東軍要塞

於是乎,怒火中燒的蘇聯軍隊直接往日本軍隊的駐紮要塞裡灌注汽油,隨後一把火燒了日本駐地。

還有個廣為人知的故事:17歲女孩嘎麗婭的悲壯故事,俄羅斯的總統普京也特地為嘎麗婭撰寫了感言。

天長山要塞的日本軍隊,不僅僅負隅頑抗,還綁架了許多婦女和兒童,用來當做擋箭牌。蘇聯軍隊為了避免傷亡過大,所以派人才派人去要塞勸降日軍。

1928年出生在綏芬河的這個姑娘,名叫嘎麗婭,其母是烏克蘭人,其父則是中國人,嘎麗婭是個漂亮的中蘇混血,嘎麗婭的父母也曾經為她申請過蘇聯國籍,常年處於日本統治之下的東北地區,所以說嘎麗婭會中國和日本還有俄國的三國語言。

在1945年8月在幾名蘇軍士兵的陪同之下,嘎麗婭舉著白旗去了日本軍隊駐紮之處,希望能夠與日本軍隊談判,可是固執的日軍拒絕談判。隨後,嘎麗婭沒有想到的是,日本軍隊居然直接向他們開槍了!

這幾名蘇聯士兵被打死之後,嘎麗婭也被日本軍隊抓捕後慘遭殺害。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殺來使,他們不止殺掉使者,還割了他的舌頭

嘎麗婭

暴怒的蘇聯軍隊,使用重炮連續狂轟日軍駐地,日本軍隊被徹底夷為平地……

對待日本戰俘異常粗暴的蘇聯軍隊,導致日本士兵們特別懼怕他們。對於“以德服人”的這種東方哲學,在蘇聯軍隊這裡根本完全無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軍隊,一向是殘忍出了名的。就連勸降的使者都不肯放過,如此喪心病狂的國家。

所以說,蘇聯軍隊才毫不猶豫地滅掉他們,這也是是理所應當的。

歷史永不遺忘,不管到了什麼年代,我們都要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