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當今茶界,老茶橫行。你手裡要沒點 10年、20年的的老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喝茶的,而且這個年份也才是個起步。

不僅普洱、黑茶,越陳越貴,無論買家賣家,開口先必說年份。白茶(指老白茶)、烏龍茶、紅茶,也是老氣橫秋。甚至,綠茶,也在炒作老茶(由於綠茶的老茶量太少,倒沒有商業化)。

綠茶也有老茶呀,我喝茶少,請不要忽悠我。你們確定你們說的不是普洱生茶?是不是今年也把獅峰山的明前西湖龍井買回來密封好,存上10年20年呢!想想就激動,肯定好值錢喲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現在能看到很多茶商及媒體大肆宣傳老茶有益的方面,可你卻很少在這樣的文章中看到相對公允客觀的介紹。

任何茶葉都不會越久越好,誰都逃不掉生命週期線中最後呈下降趨勢的自然規律。一種東西存化後一定會有不利的方面,這在很多茶葉的專業教材中早已有描述。特別是保存不當後有黴化現象的老茶很多。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往往不良茶商將這種黴化後具有黴味的老茶誤導消費者說是老茶應有的陳味。那麼,新茶和陳茶,到底哪個好?凡事不能一概而論。

陳茶是否好喝,是因人而異的,自己認為好喝永遠是第一標準。但哪些茶會越陳越好,還是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一、看茶葉的老嫩程度

原則上,老葉茶陳放越久越好,嫩芽茶是新的好。

白茶就是很好的例子:

1、白茶壽眉,主要是老葉,內含物質豐富,經陳年轉化,會把一些苦澀的刺激物質,慢慢鈍化,越陳越純,出現粽葉香等良好轉化。

2、白毫銀針,用嫩芽自然萎凋製成,喝就喝她的鮮爽味,陳年白毫銀針,味會薄,陳年無助茶品質提升,主要在於藥用價值有所增加,因此就口感而言還是新的好喝。

3、白牡丹,由一芽兩葉原料製成,界與壽眉與白毫銀針之間,新的和陳的各有風格。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二、看發酵工藝

原則上,無發酵和全發酵的茶,新茶好喝;微發酵和半發酵的茶,新茶陳茶各有千秋;後發酵的茶,陳茶好喝。原因在於微生物在轉化過程中起的作用。

1、無發酵茶,如綠茶,為保留新茶內含的氨基酸、維生素、芳香類等物質,經高溫快速殺生青,其副作用是把微生物基本殺滅。後期沒有微生物參與轉化,越陳,其氨基酸、維生素、芳香類等物質越來越少,自然是新的好喝。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2、全發酵的茶,如紅茶,由於其採取全發酵工藝,將茶葉中含的活性物質全氧化,微生物幾無物質可轉化,陳年無益。如果算上退火氣的時間,建議紅茶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喝最好。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3、微發酵和半發酵的茶,如鐵觀音,一般來說新茶香氣好,但有些隔年陳茶反而香氣馥郁、滋味更醇厚,也是有的。因為其半發酵的原因,兼具了綠茶和紅茶的特質。微生物有一定的轉化空間。因此新茶陳茶各有特色,看個人喜好。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當然這當中還有比如武夷巖茶,尤其是重度焙火的巖茶,一般放一年以後讓火功自然退卻一些口感更好,也適合長期保存為老茶。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4、後發酵的茶,如普洱,其轉化全靠微生物的後天努力,自然是越陳越好喝。但凡事也有個限度,是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一般來說,熟普陳放20年左右後,它的飲用價值就下降了。生普時間陳放時間會長些,但超過40年,其陳味上升,醇味下降,越來越寡淡,就只有歷史的味道了。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三、看存放方法

不同的茶類,陳放方法不盡相同,但如下幾點是要保證的:

1、乾燥。因為如果潮溼環境,會產生黃曲酶素等有害菌,這樣的陳茶對身體有害,是不宜飲用的。

2、既要讓茶隔絕汙染,又要讓茶能呼吸,讓微生物有生存的環境。比如普洱茶,不能放冰箱裡,不能用塑料袋密封,最好用宣紙包好,放在通風的地方。用竹箬包裝或存放在不施釉的紫砂缸裡。

3、由於茶的吸附性強,不能存放在有異味的環境中,不然越陳,異味越重,越陳越壞

是陳茶?老茶?還是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