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來自《易經》嗎?

繽匯


道德經是對以坤卦(上善若水,水即坤)為首的易的註解,周易是對以乾卦為首的易的註解。

道德經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玄之又玄,實際上是二進制和三進制的統一,後世只有揚雄(太玄經)弄明白了。

周易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只是講了二進制,不全面。所以周易對六爻,用九和用六根本無從解釋。

可以想像為,道德經對應的易是四維(我們無法直接觀測,西方發展出數學中國發展出辯證法)在三維的投影,周易是三維在二維的投影(太極圖實際上是立體的、運動的太極球在平面的投影),中國文化是二維和線性的文化,前者是抽象的數,後者是可具象的形,前者是基礎和根本。

補充:三進制,這世上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搞清楚,薛定諤的貓應是一種表現。


浮木盲龜


是的,《道德經》能從周易裡面找到許多對應的哲理,下面我隨便挑幾個段落說明一下個人理解,供參考。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句話裡,很明白的窺視了老子的思維邏輯,我不清楚連山易歸藏易,也就不述了,這裡說說周易的坤卦,坤為地,為民,為陰柔、為厚德載物,老子提倡效法大地的品質,不計個人得失的境界,遵循天道規律而為,也就是“無為”,那大地是怎麼無為的呢?為便以理解,這裡就對比說明

《道德經》的“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其中“不敢為天下先”,與在坤卦的“先迷後得主”能找到對應,因為坤卦是“利牝馬之貞”,這裡用母馬追從公馬來寓意大地貞正地順應天道(乾卦),因為大地失去了天道的正確引導,就會迷失方向,所以不敢為天下先。

注意,很多人認為乾卦是帝皇的象徵,就理解成民眾要無條件的順從君王,這是隻知其一,片面的理解,民眾是要順從君王的引導,但君王也是被限制的,因為要保持“乾健”,比如乾用九說“群龍無首、吉”,說的就是君王不能玩弄權謀以首領自居,而是要像天道規律一樣,懂得自己的責任,把大地(民眾)引向正確的道路上。(天法道)。

坤卦的“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說的就是老子極力推崇的“德”,因為西南是坤卦的方位,也就是坤卦的品質“厚德載物”,東北是艮卦的方位,艮是山,這裡用隱喻的手法,說明了人不要像東北方位的高山(艮)一樣鋒芒畢露,讓人望而止步,因為這樣,會喪失朋友,而要像西南方位的大地一樣厚德載物,才會得到人們的擁護。

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說的就是人要懂得自然規律,才有智慧的有所行動。

再如,坤六四。括囊,無咎,無譽。括囊,以紮緊袋口為象,意示人要收起自己的私慾、鋒芒,不考慮個人得失,不會因害怕自己的過失而不為(無咎),也不會因自己的名利私慾而肆意而為(無譽),也就是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

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這句話可以從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找到對應,德就跟學習一樣,一個人首先要有強烈求知的慾望,若無心向學,是無法成才的,強求不來的,強迫別人接受“德”,也是一種無德,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德”是一種無德,就好像素質高的人,不會說自己有素質。

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這句話可以從河圖洛書看到一絲蛛絲馬跡,河圖有10數,而洛書只有9數。這是因為,河圖的十,分解蘊含在洛書的9個數當中,1到9每個數都包含一。

…………

很多很多……很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裡面感悟一些哲理,如覺得能幫到你,順便點點贊或者下面留言互動,感謝閱讀!


紹煌文苑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一個人。這人是三國人物,對後世影響深遠,他既不是諸葛亮,也不是曹操,

他叫王弼,是一個天才中的天才,天才中的戰鬥機,雖然只活了24歲,但是卻給周易和道德經的傳承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那麼他和道德經和周易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來了解這個叫王弼的人。他是魏國人,後來的魏晉玄學,他是創始人。但其實他還有一個更有名的身份,他是劉表的曾外孫。

我們都說道德經,其實道德經在三國時代差點失傳,要不是王弼著書《道德經注》。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本書的唯一留傳,直到1973年在馬王堆發現《道德經》的原文為止。

史料記載: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

有藏書不可怕,可怕的是王弼還成為歷史上讀《道德經》的第一人。實際上,別小看這個年輕人,在學術界,只要談及《道德經》就繞不開這個天才。

什麼叫天才?就是聰明,勤勉,天分高。別人要花幾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天才幾天就搞定了。

王弼在《道德經》和《易經》研究的領域可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什麼諸葛亮,司馬懿,曹操,統統靠邊站。

那麼老子的思想來自於《易經》嗎?王弼會給你一個會心的微笑。

王曉毅說:王弼在哲學領域上奏出了時代最強音。注意,不是強,不是很強,而是最強。

所謂天才就是想法和別人都不一樣,敢於嘗試,敢於推倒重來。王弼雖然只活了24歲,但是寫了很多書,比如:

《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大衍論》。

注意,他研究的重點全是道德經和周易。

他的成就,不在於著述數量,而在其質量,在於其創見。

他王弼註解《周易》一改漢人支離煩瑣的傳統方法,不用象數。而是創新性的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並闡發自己的哲學觀點,在學術上開一代新風:“正始玄風”。王弼的易學觀體系龐大,內容深奧。

王弼以老莊思想為主,建立了體系完備、抽象思辯的玄學哲學。

換句話說,道德經和周易有沒有關係,王弼認為是有的,而且他還成功的用道德經思想來解析周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讀他的書,居然神奇的流傳了下來。

所以道德經與周易有沒有關係,我說的答案沒有信服力,但是天才王弼會告訴你:

有的,而且關係不一般!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看了很多解答,基本上沒有乾貨。那我就來解答一下。直接上貨。

《道德經》確實和《周易》是一樣的起源。1、道德經第一章的“道有:漲生時使萬物生髮;道無:消退時使萬物蕭條。”

一、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段時間白天越來越短,一段時間白天越來越長,這就是道的消長。道消讓白晝變短,道長讓白晝變長。

看出來沒有,很相似!!!並且這個“易“明顯是自然觀測得出的,比《道德經》早得多。《道德經》是把這個自然規律(老子稱天道)發展到了社會事務領域。老子的“道”有起點(眇)、終點(敫),眇、敫不一定重合。事物演化結果出來後,可不會和天象一樣週而復始。這是發展改進.......

另外《道德經》和《周易》在易學上是走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我認為老子是完全看不上《周易》的。《道德經》把“易”往簡單的方向歸類,把八卦減少到事物演化三爻。一爻:事物現狀;二爻:演化趨勢;三爻:趨勢的長度;用這三個因素完全覆蓋住一個事物演化。守柔克剛,水滴石穿,持弱勝強,示弱卑下,都是為了維護向好的趨勢及趨勢長度,把握住這三個因素,把事物演化往利於自身的方向推進。我的總結就是《道德經》把易學反推到至簡的“三爻”。

《周易》剛好相反,周文王認為八卦不夠用,不能概括事物演化,發展出64卦(就是640卦去套事物演化也是刻舟求劍)。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沒有解釋“三爻”在事物變化中代表什麼!!!沒有靈魂啊,寫這本書的人沒水平(周文王完全沒有了解伏羲先天八卦的靈魂,舉個例子吧,研究事物演變沒有趨勢長度即變化週期,那麼我每天同一個時刻問,第二天我離太陽的距離是更遠還是更近,老周輸定了,或則問北斗斗柄明天是否順時針轉,他也輸定了。)

PS:伏羲八卦是“道”的源頭,伏羲是開創者很牛。


四真


老子的思想來自易經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就得知道老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周易的哲學思想是什麼。一,周易的哲學思想是天人合一。周易將先天八卦的天然(天)之義與後天八卦的人事(人)之義相合,而建立卦象之義,就是表達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所以,屯卦的卦象之義是得人和。乾卦第一講天時,坤卦第二講地利,屯卦第三講人和,也是表示天人合一。故而周易以天時地利人和思想為指導思想。二,《老子》言道德,老子以慈愛為第一寶貴。何謂道德?天地對萬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天為道,地為德,這就是道德。何謂慈愛?父母為兒女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大愛,這就是慈愛。天地無情,故而稱作道德;父母有情,故而稱作慈愛。道德與慈愛是同一的,都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大愛。所以,老子的哲學思想也是天人合一。因此,老子的哲學思想是來源於周易的哲學思想,都是天人合一思想。


朱清國1


老子的思想和易經是息息相關的。易經稱之為萬經之源,起源於伏羲氏,一畫開天,創立先天八卦。周文王繼承發揚,創立後天八卦。易經的中心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前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形成了儒家思想的理念。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和諧社會,正確處理好五倫關係,揭示了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處。

後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形成了道家的思想理論。順應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修德養性。詮釋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和庸


老子的思想和我們的思想一樣,當然來源於各自的哪個時代。但又和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各個時代從未間斷過。有人說中國的太極圖產生於易傳之後,而老子的道德經產生於易傳之前,老子是否見過太極圖,這要打一個問號?我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因為太極圖產生於文字文明之前,而《易傳》和《道德經》幾乎是產生於文字後的同一時代,《易傳》肯定是受易經的影響,即是對易經的發揚光大,又是對易經的詳細註解。顯然,老子比孔子年長,又是同代人,其思想受易經的影響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道德經》和《易傳》中許多的思想閃光點幾乎是相近相通的。也可以說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來自於《易經》,同時又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闡釋了易經。


東方白林


老子的思想來自於道。體現在《道德經》上。伏羲的思想來自於道。體現在《易經》上。釋迦牟尼的思想來自於道,體現在三藏十二部佛經上。毛澤東思想來自於道,體現在《毛澤東選集》上。所有的一切思想都是來自於宇宙的本源----道。道無質無形,卻能生萬有。一切萬有都是由道而生。明白的人就知道。不明白的人就不知道。想通過語言說道,那麼道就斷了。只能靠自己去悟道。悟明白的人可以成佛成道,了脫生死輪迴之苦。道本天成,不假修證,那能見聞覺知的就是道!認得了這時時刻刻在看在聽在產生妙用的就是明道了!明道之人即是聖賢。


惠山靈空禪師


不是。道家《莊子》論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儒家論《易經》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在一個層面上,道比太極高一個層次。


趙日金141


這裡面回答不知道的應該才是最準確的答案,周易經起於文王,道德經相傳來源老子,可惜的是易經與道德經兩者母本均已失傳,易經演繹很多,周易,連三易;道德經演繹更多,目前知道的較早版本為竹簡本,帛書版,以王弼本最為流行,卻也與母本有較大差異。是否說道德經來源易經,目前卻是無法考證。

但無論如何,兩部經都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易經講述天 地 人 自然界之規律。可謂包羅萬象,略取其一,便可形成一方理論。道德經也講天地人,但偏於人,講求人之自然而然,與社會和諧發展。人之自然非之自然界之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