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提到林語堂,人們就會想到他的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等等。人們眼中的國學大師,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被稱為幽默大師,他談吐詼諧,熱衷幽默。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對中國幽默文學的異軍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況。他富有創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譯為中文的幽默,從而使幽默一詞在中國迅速流行開來。林語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種調味品。林語堂抗戰前寓居上海近九年,並被謔稱為“幽默大師”。林語堂在自己的《八十自敘》中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出生於福建龍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為教會牧師。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3年3月1日,林語堂抓住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逗留上海的時機,推出《論語》專號,刊登介紹蕭伯納的文章,為社會上的“幽默熱”推波助瀾。1934年創辦《人間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在法國寫《京華煙雲》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林語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種超脫與悠閒的心境來旁觀世情,用平淡的話語去讚揚美文,這樣便形成一種莊諧並用、私房娓語式的閒適筆調。他的文字自然流暢,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過有時輕鬆過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語堂的這種風格同他對文字的見解有關。他認為:“世上有兩個文字礦:一個是老礦,一個是新礦。老礦在書中,新礦在普通人的語言中。次等的藝術家都從老礦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藝術家則會從新礦中取掘取材料。”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林語堂早年已立志發明“中文打字機”。當時科學嚴謹的漢字檢索系統仍未建立起來;又由於漢字本身是符號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長期以來人們對製成中文打字機的可能性多持懷疑態度。為解決這一難題,林語堂在數十年間不斷研究探索,自斥資金,購置設備,一再嘗試,以致一度傾盡家財、負債累累,終於成功發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機”,於1946年在美國申請專利。1952年,取得該項發明的專利權。打字機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託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順利操作使用的心願。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廖翠鳳是鼓浪嶼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雖然廖翠鳳的母親認為林語堂家裡太窮而有異議,但廖翠鳳還是堅決果斷地和林語堂在1919年1月9日成婚。結婚後,他徵得廖翠鳳的同意,將結婚證書燒掉了,他說“結婚證書只有離婚才用得上”。婚後不久,林語堂和廖翠鳳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攻讀碩士學位。儘管婚後生活清貧,但林語堂認為,“只有苦中作樂的回憶,才是最甜蜜的回憶。”他認為婚姻並不是以善變的愛情為基礎的,而是愛情在婚姻中滋長,男女互補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與日俱增的。林語堂夫婦在五十週年結婚紀念日時曾經表示他們“金玉緣”的秘訣就是“給”與“受”。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有一次,臺灣當地政府邀請林語堂參加一個萬人演講,為了有一個好的形象,林語堂特地去香港定作了一套價值3萬元的純白色西服,這套西服在演講前一天的下午趕送過來了。當天下午,林語堂試穿了這套西服,非常好,非常合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褲子的右褲腳短了一公分左右。當時有三個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這三個人就是林語堂的老母親、妻子和16歲的女兒。西服再改是來不及了,林語堂無所謂地把西服放進了更衣室的衣櫃。

晚上,林語堂的老母親怎麼也睡不著,心想自己的兒子那麼有名望,怎麼可以穿一個褲腳長、一個褲腳短的西服去演講呢?於是她起身來到了更衣室,為了不影響兒子休息,她摸黑把左褲腳剪了一公分,並縫好熨好,安心睡覺去了。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林語堂的妻子也睡不著。到了午夜,她再也忍不住,起身去了更衣室。為了不影響丈夫休息,她摸黑把左褲腳剪了一公分,並縫好熨好,安心地睡覺去了。

天快亮的時候,林語堂的女兒醒了。老實說,她也沒睡好,一晚上爸爸高大的形象總與一個褲腳長、一個褲腳短的畫面聯繫在一起,於是她也來到更衣室,摸黑把左褲腳剪了一公分,並縫好熨好後回房小睡了一會。

林語堂一大早起床後洗臉、刷牙,然後換西服,三個女人不約而同地站在更衣室門口等待林語堂的誇獎,但林語堂出來後,大家傻臉了:昨天明明右褲腳短了一公分左右,今天,怎麼反而左褲腳短了這麼多?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10月10日,中國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出生


要是你是林語堂,你會怎麼辦呢?林語堂就是林語堂,他還是堅持穿這條褲子參加演講。在主持人介紹下,林語堂慢慢走上講臺,臺下掌聲如雷,但林語堂隱約聽到如雷的掌聲中夾著笑聲。

於是,林語堂就把昨天發生的事與大家講了一遍,最後還補充了兩句:

“世界上最真、最純潔、最偉大的愛都會出現溝通障礙;世界上最真、最純潔、最偉大的愛都需要良好的溝通”。

1976年3月26日,林語堂在香港去世,四月移靈臺北,長眠於故居後園中,享年八十歲。返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