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話郁證性消瘦

談古論今話鬱證性消瘦

人分高矮胖瘦,形體差異很大。有些健康人素來形體偏瘦,乃因稟賦體質使然。臨床時,若遇到在一段時期裡突然體重明顯下降,且無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時,要注意考慮鬱證性消瘦存在的可能性。鬱證性消瘦是指七情內傷所引起的消瘦。

衣帶漸寬因相思,悲惋離愁令人瘦

相思可令人瘦,有宋詞為證。

一位是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重陽節思念丈夫,顧盼自憐悽苦消瘦。另一位是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達了執著戀情令人日漸憔悴消瘦。

古代中醫早就認識到相思對健康的危害。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養生餘錄》曰:“人害相思也,與一女人情密,勿經別離,念念不捨,失寢忘餐,便覺形容瘦悴,不償所願,竟為沉。”

相思過甚,曠日持久,則不僅形體消瘦,還可產生種種不適甚至疾病。誠如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所謂:“人有花前月下兩相盟誓,或阻於勢而不能合,或盡於緣而不能逢,遂思結於心中,魂馳於夢寐,漸而茶飯懶吞,語言無緒,悠悠忽忽,終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喪,因而畏寒畏熱,骨中似疼非疼,腹內如餒非餒,日漸瘦悴,人以為癆病之已成也,誰知是相思之惡症乎。”相思初則思傷心、鬱傷肝,繼則損及脾胃。陳士鐸認為治療需要:“夫相思之症,原不必治,遇情人而鬱開矣。然而情人何易急得,醫道豈竟無他治哉。大約相思之病,先傷於心,後傷於肝,久則傷於脾胃,欲治相思之症,宜統心、肝、脾、胃四經治之……夫傷心之病,本不可治,如何相思之傷心猶為可救?蓋思其人而不得,必動肝火,火動生心,其實一線之延,正藉此肝木之火以生心也。用平肝解鬱之品,佐之補心安神之味,益之開胃健脾之藥,則肝氣一舒,心火自發,不必去生脾胃之土,而相思病可逐漸而衰也。倘更加人事之挽回,何病之不可愈哉。”朱丹溪《丹溪手鏡》謂:“憂膈者,胸中氣結,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有數案論及悒鬱導致形瘦的證治:“病起經阻,形容日瘦,嘈雜刻飢,心腹常熱,此乃悲惋離愁,內損而成勞,陰髒受傷,陽脈不流,難治之症,必得怡悅情懷,經來可挽,但通經敗血,斷不可用。”“食入不運,脘中痞脹,病由悒鬱,經年不愈,視色黃而形瘦,按脈小而澀,喜涼飲,惡熱,大便未經通調,九竅不和,皆胃病矣。”

清代醫家朱時進在《一見能醫》明確指出:“寡婦獨陰無陽,多有抑鬱之症,故血益日消,氣益日盛,陰陽交爭,乍寒乍熱,食減形瘦,諸病蜂起。”

七情不遂可致消瘦並變生種種病證,“相思病”不過是其中一種類型罷了。

思傷心脾耗營血,肝腎諸髒終受損

思慮可導致消瘦及系列病證 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曰:“蓋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血逆竭,血逆竭則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閉也。火既受病,不能榮養其子,故不嗜食,肌肉瘦削。”說明憂愁思慮可導致消瘦、閉經、虛勞。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雜證謨鬱證》論及“若生儒蹇厄,思結枯腸,及任勞任怨,心脾受傷,以致怔忡健忘,倦怠食少,漸至消瘦,或為膈噎嘔吐者,宜壽脾煎,或七福飲。”指出思慮傷及心脾可致消瘦及一系列病證。《臨證指南醫案·卷八》見解略同:“某男子胃痛已久,間發風疹,此非客氣外感,由乎情懷鬱勃,氣血少於流暢,夫思慮鬱結,心脾營血暗傷,年前主歸脾一法,原有成效,今食減形瘦,當培中土,而理營輔之,異功加歸芍,用南棗肉湯泛丸。”

兒童亦可有鬱證性消瘦 明代薛鎧在《保嬰撮要·虛羸》記載其治驗十三歲一小兒形體羸瘦,前醫予服保和丸及清熱等藥。薛鎧診之曰:“面赤驚悸心神怯也,面白噯氣心火虛也,大便下氣脾氣虛也。此皆稟心火虛不能生脾土,先用六君子湯為主佐以補心丸,再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而愈。”

思慮傷及心脾多有肝鬱 《丁甘仁醫案·內傷雜病案》曰:“恙由抑鬱起見,情志不適,氣阻血瘀,土受土克(原文如此),胃乏生化,無血以下注衝任,經閉一載,納少形瘦……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再傳為息賁,若加氣促,則不治矣。姑擬逍遙合歸脾、大黃蟄蟲丸,複方圖治。”不得隱曲之二陽心脾病兼肝氣鬱結,故治以歸脾湯合逍遙散。

心腎兩虧也是導致消瘦的病機 明代樓英在《醫學綱目·閉癃遺溺》中所引《本事方》衛真湯(人參、當歸、青皮、丁香、川牛膝、生地黃、白茯苓、木香、肉豆蔻、熟地黃、山藥、金釵石斛)“主治丈夫、婦人元氣衰憊,榮衛怯弱,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虛,夜夢鬼交,覺來盜汗,面無精光,唇口舌燥,耳內蟬鳴,腰痛背倦,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驚悸健忘,飲食無味,日漸瘦悴,外腎溼癢,夜多小便,腰重冷痛,牽引小腹,足膝緩弱,行步艱難。”從其所羅列適應症及衛真湯方藥來看,“日漸瘦悴”乃由於心腎兩虧所致。

思慮傷及心脾可影響其他臟腑功能 《辨證錄》認為可有脾腎虧虛:“人有終日思慮憂愁,致面黃體瘦,感冒風邪,人以為外感之病,誰知是內傷於脾腎乎。”楊雲峰《臨症驗舌法》認為可有脾肺受損:“勞役過度,飢飽失時,思慮太甚,鬱結尤多,以致脾肺氣虛,榮血不足,畏寒發熱,食少無味,四肢無力,懶動怠惰,嗜臥身倦,飢瘦色枯,氣短驚悸,怔忡健忘而少寐。”懷遠於《古今醫徹·卷之二》認為可有脾肺腎肝同時受損:“瘦人多血虛,血虛則有火。苟憂愁太過,猶樹之枝枯而葉萎,則無以滋養矣。治之須培益真陰,佐以開鬱,後補其氣可也。”

 悒鬱傷肝脂肉消,木克脾胃肢形凋

胃主受納,脾主肌肉,消瘦食少看似責在脾胃,實有乃因肝鬱克犯中土所致。林佩琴《類證治裁·卷之三肝氣肝火肝風論治》持憂思菀結損動肝脾論:“神傷思慮則肉脫,意傷憂愁則肢廢。”《臨證指南醫案》持肝膽相火犯胃論:“色蒼形瘦,木火體質,身心過動,皆主火化,夫吐痰衝氣,乃肝膽相火犯胃過膈納食自少……”;又云“悒鬱動肝致病,久則延及脾胃,中傷不納……而兼形瘦液枯,若再香燥劫奪,必變格拒中滿。”又云“煩動嗔怒,都令肝氣易逆,乾嘔味酸,木犯胃土,風木動,乃晨洩食少,形瘦脈虛,先議安胃和肝。”《辨證錄》持木克脾胃論:“人有遭遇坎坷,或功名蹭蹬,或柴米憂愁,以致鬱結,胸懷兩脅脹悶,飲食日減,顏色沮喪,漸漸肢瘦形凋,畏寒畏熱,人以為因愁而成瘵也,誰知是肝氣不宣,木克脾胃乎。”

鬱證性消瘦的臨床特點

在可界定的一段時期內體重進行性減輕,或在較短時期內體重明顯減輕,需排除惡性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內分泌失調等引起的消瘦。

情志致病 具有思慮勞心太過等七情不遂致病因素,其特點為持續性思慮或操勞太過,長期精神壓抑。情志不遂與消瘦開始發生的時間大抵具有同步性。

臨床表現 一是可伴有諸如神情默默、心煩易怒、悲傷欲哭、常喜太息、躁怒不常、懊憹煩擾、沮喪抑鬱、憂思不寧等精神心理類臨床表現;二是可伴有各種軀體症狀,諸如神疲乏力、納呆痞滿、不寐多寐、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健忘眩暈、肢麻疼痛、陽痿經亂等病證。

針對鬱證性消瘦的病因病機,治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醫養結合調攝情志 七情內傷所致鬱證性消瘦難以完全通過藥物治療,應重視非藥物情志療法,其重要性與有效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古代醫家的實踐經驗足資參考。

明代江瓘《名醫類案》中載:“王中陽治一婦,因疑其夫有外奸,失心狂惑晝夜,終是意不快,月餘不進飲食,瘦損羸劣閉經。投滾痰丸後雖飲食起坐如常,慮其復作,王陰令一人於其前對傍人曰:可憐某婦人中暑暴死。患者聞聽忻然有喜色,由是遂痊,經水有重通之象,再予服增損四物湯,半月痊安。”

《臨證指南醫案 卷五》指出:“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陽氣過動,致五液皆涸而為燥,冬月無妨,夏月深處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

清代趙宏恩《江南通志》載:“薛東明治王生子,週歲,忽不乳食,肌肉消盡,醫疑為疳。薛曰:此相思症也。眾皆嗤笑之。薛命取平時玩弄之物,悉陳於前,有小木魚兒,一見遂笑,疾遂已。”可見嬰幼兒亦可患鬱證性消瘦,可通過調攝情志治療。

針對鬱證病因 心脾氣血兩虧,宜健脾益氣、養心安神,代表方有歸脾湯、壽脾散、七福飲等;心氣不足、心神不寧,宜養心安神定志,代表方有安神定志丸、酸棗仁湯、補心丸、補心丹、紫石英散(紫石英、桂心、白茯苓、人參、白朮、黃芪、熟乾地黃、甘草、麥門冬)、甘麥大棗湯等;肝氣鬱結化火,宜疏肝解鬱洩火,代表方有逍遙散、柴胡疏肝散、柴胡抑肝湯、龍膽瀉肝湯等,餘可類推。由於痰溼瘀血亦可為鬱證的病因病機,故化痰祛溼方如溫膽湯、越鞠丸、四七湯,活血化瘀方如四物湯、桃紅四物湯、諸逐瘀湯等均可擇因運用。

重視調理脾胃,補益脾腎 鬱證患者消瘦食少,治療可健脾開胃。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充足則能濡養四肢百骸。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補腎益精可使元氣充足。形體健康有助於精神恢復。

堅持長期治療 鬱證性消瘦猶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治療非短時間可以取效,宜長期治療以緩圖之。

鬱證性消瘦的現代醫學支持

鬱證性消瘦可見於抑鬱症、神經性厭食症等精神類疾病及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功能性胃腸病等。抑鬱症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功能亢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分泌增強,致使食慾減退。HPA軸亢進還可抑制5-羥色胺合成,引起褪黑素分泌下降而致食慾下降,患者更容易出現體重減輕、睡眠紊亂等症狀。瘦素可調控進食及體重,並參與到精神障礙患者異常思維及行為的調節過程中。米氮平、阿米替林、多慮平等抗抑鬱藥的抗α1受體、抗膽鹼受體和抗組胺H1受體效應,可緩解患者食慾下降症狀並增加體重。

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因害怕肥胖或有體像障礙而有意地、反覆或長期地節食,導致體重明顯低於正常體重標準的下限。其發病機制可能與認知障礙、人格特質、情緒特點、社會文化、家庭影響、生物學異常等社會心理及生物學因素相關。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療及抗抑鬱治療。

精神因素對功能性胃腸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通過腦腸軸的雙向調節作用於胃腸道器官,致使患者體重減輕。臨床上應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可使部分患者食慾食量、體重增加。(蔣健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