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大理的生命源泉

洱海 大理的生命源泉

洱海風光 高藝萌供圖

  38億年前,咆哮的海洋中,開始有了生命的跡象,於是海,被人們稱為“生命起源”的地方;數億年後,人類文明在流域形成,流域被人們稱作“文明的搖籃”。水是構成一切生物體的基本成分,它對我們的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水對於人類有多重,洱海對於大理就有多重。

洱海是大理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是大理人賴以生存的基礎。

大理人稱洱海為“母親湖”,洱海自古就具有工農業生產用水、調蓄、防洪、旅遊、航運、水產養殖、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對大理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代,洱海所承載的功能更加豐富。它是大理市主要集中飲用水源地,有約30萬人口的飲用水安全就係於這一池湖灣。

洱海 大理的生命源泉

洱海風光 高藝萌 供圖

作為大理市主要集中飲用水源地,全市6個供水廠中5個取水源地為洱海,供水量總計15萬m3/日,共涉及人口約30多萬。同時,每年洱海水供給賓川縣飲用水7300萬m3/年,供給祥雲縣飲用水2000萬m3/年。因此,洱海水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大理市及周邊飲用水安全。

飲用洱海水的人口還在持續增長。據瞭解,到2018年,飲用洱海水的人口將達到50萬,洱海水質直接關聯著將近50萬人口的飲水安全。

  作為集中飲用水源地,大理對於洱海的保護還遠遠不夠。根據國家水源保護地的有關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則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汙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排放汙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在准保護區內採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溼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防止水汙染物直接排入飲用水水體,確保飲用水安全。

  飲用水水源受到汙染可能威脅供水安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採取停止或者減少排放水汙染物等措施。

洱海 大理的生命源泉

洱海風光 高藝萌 供圖

長期以來,洱海周邊無序的人類活動,過多地侵佔了湖灣灘塗溼地,人為活動干擾造成了湖泊水質下降,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湖濱帶整體生態系統退化,生態功能降低;緩衝帶缺失,未能對人類開發和干擾活動起到調節和緩衝的作用,陸地生態系統退化,流域生態安全保障體系正在破壞,洱海失去了自淨能力。

2018年5月30日,大理市政府發佈的《大理市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方案》,明確規定以“2007年環洱海數字化修測地形圖”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區範圍界線劃定的“藍線”為洱海湖區界線。區域內包括大理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是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該區域將通過生態管,實施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修復,來恢復湖泊健康生態系統。

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我們長期侵佔的相當於是洱海的“腎”。“母親”沒有了腎,沒有淨化能力,就會汙染得越來越重。如今,我們要將侵佔洱海的湖灣換給洱海。

洱海水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大理人民的生存,它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城市氣候氣溫,農副產品品質等,也是以湖泊旅遊為核心的大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發展條件之一。

大理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中,人口繼續以較大的幅度增長,經濟以較高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面源汙染量及汙染物總量的增加,給已經汙染的洱海帶來更大的壓力。城市發展的內在的可持續性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保護好洱海,就是保護好大理人民的生命大動脈,“水源保護無小事”,如今的洱海作為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尚存在著威脅供水安全的隱患,一旦爆發,數十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將受到威脅。保護洱海,我們只能堅決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