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爲余承東是否離職離崗的幾點判斷:是否空穴來風?

對於華為餘承東是否離職離崗的幾點判斷:是否空穴來風?

科技自媒體AI匯2月4日北京消息 今天,有兩篇文章非常火,其中一篇是《消息稱:餘承東下月不再擔任華為終端董事長》,另一篇是《傳餘承東下月卸任 華為終端回應:謠言》,那麼這個消息是否空穴來風呢?

筆者也和一些老師做了一些交流討論,華為的所有崗位,並非終身制,從餘承東的簡歷也可以看到一些。

從華為官網上可以看到,餘承東的基本簡歷: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碩士。

1993 年加入華為,

歷任:

3G產品總監、

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

無線產品線總裁、

歐洲片區總裁、

戰略與Marketing總裁、

終端公司董事長及

消費者BG CEO等。

補充說明,餘承東,安徽霍邱人,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

從1993年到現在2018年,餘承東先生已經在華為幹了25年了。

1969年出生,那麼2018年的餘承東先生,現在也已經49歲,將近50歲了。

從餘承東一直服務華為來看,也是不斷離崗,一直到官居華為管理層。

空穴來風的源頭?

崗位輪換

輪崗制現已成為 企業培養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在一些大型的高科技 企業和著名外企中實行輪崗制的公司較多,華為、西門子、愛立信、柯達、海爾、北電網絡、聯想、明基等公司都在公司內部或跨國分公司之間進行了成功的崗位輪換。

華為基本法裡提到:

第六十條 我們不搞終身僱傭制,但這不等於不能終身在華為工作。我們主張自由僱傭制,但不脫離中國的實際。

(職務輪換與專長培養)

第七十二條 我們對中高級主管實行職務輪換政策。沒有周邊工作經驗的人,不能擔任部門主管。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不能擔任科以上幹部。我們對基層主管、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實行崗位相對固定的政策,提倡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愛一行的基礎是要通得過錄用考試,已上崗的員工繼續愛一行的條件是要經受崗位考核的篩選。

華為還有任期制度,3年一屆,一個人可以幹兩屆。

那麼餘承東是否調崗,是否變動,從騰訊科技的報道來看,

騰訊科技就此事向華為方面求證,華為官方對此表示不予置評。但騰訊科技從華為內部多個渠道獲悉,此消息不屬實。

既然華為的崗位不是終身制,那麼餘承東總會退休的,現在餘承東已年近50歲,再在華為幹五年還是有可能,但在華為哪個管理崗,筆者也不清楚。

餘承東是否調崗,是否變動,一切皆有可能,時間可能還沒有那麼快......

對於華為餘承東是否離職離崗的幾點判斷:是否空穴來風?

【華為幹部選拔的四個獨特做法】

1、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取於州郡

華為幹部一定是要從基層一線來的,沒有基層一線成功實踐經驗的人員是不能被選拔成為幹部的。

2、幹部流動頻繁

華為提倡幹部之字形發展,不到3年就要進行崗位調整,比如說研發的去市場,去供應鏈,再到採購,必須經過多個業務領域的歷練。

3、幹部是公司資源

華為不允許幹部只在某個部門或者系統裡面循環,特別中高級的幹部,由華為公司總部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能保證幹部能夠跨領域、跨體系的進行調配。

4、能上能下的精神和文化

能上能下是徹底的能上能下,崗位發生變化之後會易崗易薪。華為每年都會對幹部進行末尾10%的淘汰,高層的幹部同樣也需要進行淘汰,這在華為都是強勢執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