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之重?高德开放交通大脑赋能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之重?高德开放交通大脑赋能

科技自媒体AI汇北京消息 2月5日,出行企业高德地图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对外公布了2017年度高德社会责任成绩单,总结了一年来高德地图在社会公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相当于每天减排93吨。

在发布会上,高德地图新代言人黄晓明亮相,为助力2018年春运“提速”,为千家万户的游子回家路,共同启动“团圆计划”。

“高德地图已经拥有7亿用户,涵盖完整的交通出行生态,成为众多出行领域的标准配置。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正是高德地图在市场上所取得的成绩,提醒着我们要心有家国情怀,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来回馈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

助力绿色出行

降低碳排放

据高德地图发布的成绩单显示,高德地图在2017年共为用户提供驾车导航规划1077亿次,躲避拥堵功能为用户每天所节省时间为872万小时,相当于每天降低碳排放量93吨,约为320棵大树一天的碳吸收量;

导航规划助力出行

据悉,高德地图在2017年先后推出了易行平台、骑行导航、电动车导航等,并优化躲避拥堵功能,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导航规划,大幅降低驾车碳排放。

据统计,高德地图在2017年为绿色出行的用户,提供公交、骑行、步行导航规划共计165亿次,总计绿色出行里程240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万圈。

人人参与提升社会出行效率

科技改变未来交通

据统计,2017年,高德加大科研投入建设未来交通,用科技改变出行,提高社会出行效率。

用户的力量推动活地图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德正是通过汇集用户的力量,通过路况上报、POI上报以及实时众包大数据,与地图数据生产能力相结合,才能够将一张地图变为‘活地图’。”董振宁表示。

据统计,2017年高德用户上报POI数量近千万,占全部变化POI数量的30%。截至2017年12月,已有超过500万人参与POI贡献。

同时,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大数据有83%来自众包数据,其实时交通大数据也能达到分钟级更新。

此外,2017年总计有343万热心用户通过高德地图上报路况事件,这一热心之举帮助了6亿人次更加顺畅出行。

高德致力城市计算

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之重

2017年底,高德地图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承诺将坚持十年投入,与百所高校合作,培养千名面向未来交通出行的专家级人才。通过数据共享和科研投入,力求通过城市计算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之重。

在武汉,协助交通部门建立交通指挥及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使得武汉在全国的拥堵排名从第10名下降到40名以外。

目前,高德在北京、南京、济南、上海等城市,与合作伙伴签署了超过150块智慧诱导屏的部署协议,通过智能路径规划躲避突发事故。

此外,高德地图在2017年全年发布20多份交通报告及预测,提供364座城市具体交通情况分析。

高德开放交通大脑

而在整个社会层面,高德将自己的交通大脑开放给整个社会,与政府及行业合作,并为其赋能,做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成为全社会的一个交通智能中枢,实现社会出行效率全局最优。

一方面,高德与政府合作,将自己的智慧交通方案赋能给各地政府,短短2年时间,合作的城市已经达到150个;另外一方面,高德与行业合作,推出一站式出行平台——易行平台。通过云+端的战略,为用户提供10种出行方式,达到个体出行最优;为9家主流出行服务商赋能,达到资源最优利用;为政府赋能,达到全局调度最优。

点滴人文关怀

帮助特殊人群温暖出行

2017年8月,高德地图收到了残障人士群体“少数派”的一封求助信,希望高德地图能够在地图上添加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标注。9月份,高德地图便在其全民出行节发布会上宣布,正式推出“无障碍地图”。截至2017年年底,高德地图无障碍地图已覆盖北、上、杭、深、广所有地铁站点,标注无障碍设施超过一千处,并已在全国上线无障碍设施上报功能。

除了无障碍地图的上线,高德地图还上线了“色盲地图”,帮助全国6000万色盲色弱人士查阅地图与实时路况。

“高德地图的目标是服务全民出行,我们会通过各种创新产品和举措,帮助更多的特殊或者细分人群温暖出行,表达人文关怀。”董振宁表示。

2017公益成绩单之:

公益民生责无旁贷

助力失踪儿童回家

作为一款国民级移动出行平台,高德也通过科技解决众多民生问题。高德地图参与并支持了寻找失踪儿童“团圆打拐”项目,2017年共推送儿童失踪和结案信息计56亿人次。在整个2017年,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2378条,找回儿童2297名,找回儿童比例达到96%,5.3亿人参与团圆打拐行动,助力失踪儿童回家团圆。

而在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发生后,高德地图第一时间紧急启动救灾机制,上线地震“救灾地图”,不仅上线了周边的地震救灾事件提醒,而且还标注了由四川交警提供的多个救援路线封闭管制信息,对前往相关高速的司机进行提示,注意避让救灾车辆。而在救灾过程中发布的地震寻人平台,也有超过1万名用户发布寻人信息。

除了“团员打拐”和“救灾地图”的上线,高德地图还深度关注民生,推出了“厕所导航”、“雾霾地图”、“积水地图”,在各个民生方面发挥地图应有的作用。其中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推出的“厕所导航”,覆盖了全国超过50万座厕所;“雾霾地图”可以查看所在位置或全国任一省市地区的实时空气质量;“积水地图”则是由高德联合全国25个城市交警共同发布,仅以上海市为例,高德地图就提供了81个积水地点的详实信息。遇到暴雨天气,高德地图就会向当地用户推送消息,提醒用户查看积水点位置并进行躲避。

回顾2017年,无论在绿色出行、提升社会出行效率、人文关怀还是关注民生方面,高德地图一直都在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帮助用户温暖出行。2018年,高德还将建立起阿里-高德公益小组,设立用户公益行为激励基金,落实200个城市智慧交通计划,共同推动社会公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