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爲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文章標題“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曾鞏字子固,江西南豐人,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散文家,生於公元1019年,病逝於1083年江蘇南京,終年六十五歲。曾鞏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北宋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可遺憾的是,儘管曾鞏得到文壇宗師歐陽修的極力推崇,但他卻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令我們當代人感到陌生的一位。也許歐陽修最喜歡的弟子不是蘇軾,而首先是曾鞏。那麼歐陽修對曾鞏的喜愛程度如何體現?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在我們現在看來曾鞏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曾鞏有什麼特別之處,在和他同時期的同事朋友對曾鞏的評價極高。秦觀曾經評價曾鞏“曾子固文章絕妙古今,而有韻者輒不工”意思說曾鞏寫文章妙絕古今,可是曾鞏不擅長寫詩和詞這樣的韻文。所以曾鞏流傳至今的詩作有四百多首,雖然與蘇軾、歐陽修這樣的詩詞大家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大多也都寫得比較質樸、雄渾超逸、寓意深刻。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其實曾鞏應該是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歐陽修第一次見到曾鞏,對他的評價就非常高,而且在一篇文章中評價曾鞏說“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學。初謂獨軒然,百鳥而一鶚”——歐陽修【送楊闢秀才】意思說:“我一看見曾鞏,他就像那個在一群鳥當中的雄鷹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展翅高飛。”並且給別人誇耀說“過吾門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二書】意思就是“在我的門下人成百上千的人向我求教,我是天下文宗,要來向我求教、要想投到我門下的人很多。但是我獨最喜歡的就是曾鞏。”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歐陽修對曾鞏的偏愛程度不僅止於此,曾經蘇軾科考文章寫得非常好,本應該是第一名的水平,而歐陽修覺得只要是寫得這麼好的肯定是曾鞏寫的,為了避嫌卻給了第二名。所以歐陽修對曾鞏的水平是堅信不疑。同樣有一次,有人請王安石寫家譜,王安石寫好了以後,那家人就把家譜送給歐陽修審閱。因為沒有署名歐陽修看過後,就懷疑是不是王安石寫的?覺得寫得這麼好不太可能是王安石寫的,肯定是曾鞏寫的。從這兩件事說明曾鞏寫文章的水平非常高。歐陽修是當代文宗不僅自己寫文章,還要鑑別別人的文章,歐陽修能認可,說明曾鞏是有過人之處的。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而且王安石對曾鞏也是倍加推崇。曾經有人誹謗曾鞏,說曾鞏人品不好。王安石就寫了一首詩替曾鞏辯護,在詩中有這麼幾句“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借令不幸賤且死,後日猶為班與揚。”——王安石【贈曾子固】意思是說:曾鞏的文章沒人能跟他比,他就好比天上的星斗,就好像陸地上的江海一樣。並且誇張的說曾鞏要是死了那也是班固和揚雄一樣的人流傳千古。王安石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和詩詞在北宋也是領袖群倫,而且後來官居宰相識人眼光定不非凡,所以被王安石推崇的人,水平肯定也錯不了。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同樣蘇軾對曾鞏也倍加推崇,蘇軾比曾鞏小十幾歲,可是他們倆是同年的進士,同樣是歐陽修的門生。有一年蘇軾的老鄉,兩個書生寫了一些文章想要找人求教,蘇軾專門為此給曾鞏寫信,推薦這兩個書生去拜見曾鞏,而且後來蘇軾還專門請曾鞏為自己的伯父寫墓誌銘。蘇軾能邀請曾鞏給他的家裡的伯父寫墓誌銘,那就說明對曾鞏的文章是極大的肯定,而且蘇軾在一首詩中也特別地寫道“醉翁門下士,雜遝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蘇軾【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在這首詩中蘇軾對曾鞏的評價說歐陽修門下有水平的人很多,可是我就覺得曾鞏水平最高,他這花兒一綻開,其他的花都很難看。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通過這麼多最有代表性的例子,那就充分說明曾鞏水平確實很高。曾鞏能成為歐陽修最為欣賞的弟子那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而當時的文壇對曾鞏的評價如此之高,但是歐陽修最終卻將領袖文壇的重任交給了蘇軾,並沒有交付給曾鞏,其中有什麼樣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曾鞏的文章固然寫得好,但是曾鞏的文章有一個特點。曾鞏的文章,第一是固守原始的儒學的理,曾鞏的文章所闡述的儒學的道理是保證它絕對地純淨,對其他教派是完全排斥的。而蘇軾卻是包羅萬象,出入於儒、道和佛教之間的,他既通儒又通佛又通道。第二曾鞏的文章和蘇軾還有一個區別,曾鞏的文章主要是重實用。曾鞏寫的史論比較多,寫的議論文比較多,曾鞏的文章裡邊他要講道理,而且這個道理非常地端正,非常地純淨。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而曾鞏的文章議論得太多,它就不是那麼生動。所以有人評價曾鞏的文章,

“典雅有餘,精彩不足;莊重有餘,活潑不足;思想有餘,趣味不足。”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然而蘇軾的文章浩瀚如海,既能典雅;也能莊重;不僅活潑;而且有趣味。有思想;有文學;也有精彩。而且比起蘇軾來講,曾鞏的文章沒有蘇軾那樣浩瀚的思想,沒有那樣廣博的學識,沒有那樣一種非常通達的人格,所以綜合來看,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人這樣高地評價曾鞏,其實有一定道理,曾鞏是有自己的特色。他的特色就是他闡述的道理很端正,寫文章非常地規範,他的文章的佈局那也是非常地合乎一般散文家的這樣一種審美的標準。就是非常地端正;非常地典雅;非常地莊重;非常地富有深度,但它可能就不是那麼生動了。

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

在這樣一種情形底下,而寫得精彩的、寫得活潑的、寫得通達的,自然最有可能執牛耳成為文壇的宗主。當然其中還有別的原因,蘇軾本人他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很大。蘇軾在朝廷中和地方上都有閱歷,並且民眾基礎在唐宋八大家中是其他幾人望其項背的,而綜合來看曾鞏不論在文學的影響力,還是政治上的影響力,是和蘇軾不能匹敵的。所以歐陽修將領袖文壇的重任交給蘇軾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蘇軾在這些方面完全發揮了他文壇領袖的作用,“蘇門六君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歡迎閱讀“歐陽修最喜歡的學生是曾鞏,並非蘇軾,為何又將文壇盟主傳與蘇軾”我們下期再見!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