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email protected]

在寫到具荷拉被男友用私密視頻威脅、謝娜講述自己被性騷擾這些事件的時候,有一部韓劇就被頻繁提起——《就算敏感點也無妨》(其他譯名還有《就算敏感點也沒關係》《有點敏感也沒關係》《敏感一點也沒關係》……)

那麼週末我們就來正式安利一下這部高分迷你劇吧。每集只有10分鐘,一共12集,兩個小時就能看完,但這部劇卻得到了9分的超高評價。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能讓觀眾有好感的原因似乎很簡單,因為這部戲講的是女性如何面對性別歧視、性騷擾以及其他各種侵害。

但是呢,用迷你劇把這件事說透也並不容易,十分鐘的容量非常小,很容易就會寫成口號體。

所幸這部戲不是口號,而是生動的深入淺出的性別平等教材——女孩子們,敏感一點沒關係,只要覺得不對,就要說出來、拒絕,生氣發怒都沒問題。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就算敏感點也無妨》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連起來又能構成一群大學生的生活群像和發展,構思非常精巧。

每一集的切入點都是生活裡常見的問題。中國女觀眾看了也會深有共鳴。


比如——“讓你不舒服的身體接觸”

一個看起來很親切甚至會讓你心動的學長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他忽然就開始強行的不合時宜的身體接觸,就會讓人覺得奇怪啊。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可是女生又常常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絕對不是,這個讓人難受的身體接觸,很快進階成常見的“飯局騷擾”

,明明是社團聚會,忽然就開始起鬨要找人和交杯酒了。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明明是心存不軌者藉著遊戲或者活絡氣氛的名義佔女性便宜,還找藉口把這偽裝成正常的事情。比如交杯酒遊戲,如果變成了兩個男生,圍觀群眾都會自發說男生和男生不用了——喂喂喂,你們這些起鬨等著看女生笑話的人,也是性騷擾的幫兇啊。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當想用交杯酒遊戲性騷擾的計劃徹底被阻止時,看起來親切的學長說的居然是——“你為啥老是阻礙我的好事?”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什麼叫好事呢?不就是想趁著新生歡迎會的時候性騷擾甚至性侵嗎?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這寥寥幾筆描述的背後才讓觀眾不寒而慄,油膩學長早就習慣了趁著飯局對女孩下手,他看起來親切甚至還有一絲偽裝性,那些沒有想明白眼前到底是什麼的女孩,可能就這樣稀裡糊塗被灌醉而被侵害了,事後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還有東方社會里常見的“自以為是玩笑的性騷擾”——明明是很猥瑣的侮辱性語言,講出這些話的人還得意洋洋覺得自己很幽默。

某某是不是漂亮文靜?→這種人在床上就不這樣了→好想試試看,灌醉她吧。

這種思維何其噁心,打出這些話的男生卻都滿臉掩不住的笑意。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面對形形色色的騷擾,女性總是在反覆想,是不是我太敏感了,是不是我的錯,好羞恥,好害怕。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如果被騷擾的事情傳出去,就不“體面”了。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男性們可是自信得很。

男同學用汙言穢語對女同學大發議論,女同學去跟男老師報告,男老師說:“這是朋友之間的玩笑,別大驚小怪。”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女生們繼續去行政室報告情況,那些用女同學大肆講流氓話語的男生說——“是不是瘋了?”“活著真累啊?”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語言侮辱了女性被告狀了,犯錯的猥瑣男還覺得很委屈???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這些謎之自信的男性,突如其來性騷擾別人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在散發魅力

(常見性騷擾套路,藉著給某樣東西的名義撓女生手心↓)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猥瑣男單方面暴力告白,還覺得自己是深情。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每當女性開始說“這樣是性騷擾”的時候,他們就有一套說辭:你開不起玩笑、 你不隨和、你過於敏感、你這樣我以後都不知道怎麼跟你相處了……更有甚者明明自己有錯在先卻總能大聲來一句:你這個xx,你勾引我!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就算敏感點也無妨》特別適合讓男性看看,學習到底應該如何跟女性相處。

所謂紳士,就是時刻尊重女性而已。

這部戲的男主角就是一個紳士模板了。

在女主角可能會被飯局性騷擾的時候挺身而出。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他看到其他男生開下流玩笑的時候,會憤怒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男主在跟女主交往的時候,能把“性”的問題開誠佈公地談,他約女孩去旅行不是為了“第一次”,不會用手段連哄帶騙去“得手”。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男生們有一套心照不宣的“得手”方式,哄騙對性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女朋友就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男主角對此嗤之以鼻:那是強姦。沒有商議就發生關係,就是強姦。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當女朋友被惡人騷擾後,男主絕對不會從受害者身上找問題,也不會簡單粗暴來一句“那你不要一個人住”“那你晚上不出去”,這種話是限制對方的自由了啊。而男主是從女朋友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為她尋找自我防禦的工具,同時加倍地保護對方。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女性對待兩性關係的態度也是《就算敏感點也無妨》的重要內容。

像具荷拉麵對的性愛視頻問題,本劇的建議就是:不願意一定要說出來,即便這樣會分手。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男生們都應該記住這句話:“比起自己的慾望一定要先考慮戀人的珍貴。”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一段戀情開始後,就必須要開始性的嘗試嗎?不是“一定要”也不是“婚前千萬不要”,而是,你願意的時候,順其自然就可以,不要強迫自己YES或者NO。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謎之自信的男性們,常常抨擊反性騷擾是扼殺了自然而然的男女關係,正常的相互撩撥都會被“上綱上線”到性騷擾。

但是《就算敏感點也無妨》裡很清晰地點出了美好的感情和性騷擾的區別:“我有意向,對方也有真摯的心意,身體接觸就讓人心動。”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雖然篇幅很短,但是我很喜歡本片那種對於性別議題細膩處理,很多小地方都耐人尋味。

有一集專門講了社會對“女權主義者”的成見

有的人明明自己喜歡對女孩子評頭論足,從飯量到化不化妝都要干涉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卻輕而易舉地認為女權主義沒有必要,女權主義者都是得不到愛的醜女。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甚至連看似溫和的人,也會在心裡暗暗覺得女權主義者太敏感不好相處,不夠“平凡”。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如果男友不理解“女權主義”,你要怎麼辦?

本劇的女二是個很剛的女生,但在愛情面前也放軟了身段,不想強迫對方跟自己持有一樣的觀點。直到在自己被攻擊時男友也幫腔,她才想結束這段關係。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那些張口就攻擊女權主義的人,有沒有哪怕一次,仔仔細細看過女權主義者的訴求呢?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女權主義者不僅僅是為了女性活得更好,而是為了男女平等,大家都能自在地做自己。

男性也可能被性騷擾。明確人與人相處的界限,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安全和隱私權,這是女性的訴求,也應該是男性的訴求。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全球都在關注的“我也是”,當然也在這部《就算敏感點也無妨》裡。

有個男教授總是在發表性別歧視言論。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性犯罪的原因是穿裙子的女人。”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酒要女生來倒,才更好喝。”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這樣一個掌握權威的人,三言兩句就可以摧毀女學生的所有尊嚴,最後還能把這一切歸結於“女人就是不行”。

穿著短裙的女生上臺彙報,教授全程用不懷好意的目光打量她的裙子。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正是他這樣的眼神讓女生緊張慌亂,根本無法正常講述自己的內容。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而教授卻反覆提到短裙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在他的百般羞辱之下女學生當然發揮不好,教授又來一套“滿腦子都想著見男人所以你才不行”的理論,甚至用夜總會的姐姐比喻女學生。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用權威來進行性騷擾和性侵,是最讓當事人無所適從的,也是很少有人能幫忙的情況。

但當有人第一個站出來說出:“教授,這是性騷擾。”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接下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聲援,越來越多的人舉手說,“我也是”。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這就是全球都正在發生的事情。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就算敏感點也無妨》的劇名,很容易讓人想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發過的話:「你太敏感了。」「是你太粗糙了。」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在東方社會,女孩子是在“規矩”“束縛”的教育中長大的,很多是自帶緊張不安和恥感的,而男孩子是在鼓勵個性和勇敢的教育中長大的,有不少迷之自信不尊重他人的。種種性別歧視成見根深蒂固,到現在還從社會的每個角落滲透出來。

對於女性來說,從“以為自己太敏感”,到“敏感沒關係”,就已經是某種意義上推翻了自己受過的教育,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

但這一步,至關重要。一定要明確哪些是底線,可以理直氣壯地維護。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當性騷擾發生時,喊出來。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也要有更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手段,才能找到有效方法懲戒那些騷擾、侵害女性的人。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女性所遭受的歧視,是整個社會的機制都出了問題。

《就算敏感點也無妨》除了給女性加油打氣,也提出了更深刻的問題:手握資源的人,在就業機會和制度上就開始歧視女性,怎麼辦呢?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無論如何,我們堅持思考,努力去做對的事情,從生活裡的細節開始清掉那些或隱形或顯形的歧視,都是有意義的。


親愛的女孩,你有權利發怒的


不是你太敏感,是不當言行的人太多。

我看到一個評論說,希望下一代的女孩子有可以敏感的權利。我反而想說,希望比我們更年輕的女孩子,不會覺得自己敏感,那需要一個人人都被充分尊重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