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國企改革最重磅會議召開,這七大新表述你一定要知道


兩年來國企改革最重磅會議召開,這七大新表述你一定要知道

就在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的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亟待改革破冰的大背景之下,國企改革領域迎來了一場最重磅的會議——10月9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鶴出席會議並講話。

在本次會議之前,冠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之名的會議還曾在2016年7月舉行過,當時的會議也被學界普遍認為是國企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個標誌性事件。而本次會議也成為繼上次會議後國企改革領域最重要的會議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也是劉鶴擔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後,召開的又一次涉國企改革領域的重要會議。與今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相比,此次會議的參會人員更為廣泛,除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員以外,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負責同志,各中央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了會議。同時參會議題也更為具體。

記者發現,此次會議、針對當前多個國企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我國國企改革已由“中心環節”上升為“中心地位”、混改經驗擴大到整個國企改革範圍、國有資產監管要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等七大令人耳目一新的重大表述。

新表述一:我國國企改革已處於“關鍵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首先注意到,此次會議分析指出,我國國企改革已處於“關鍵階段”。

如何理解這一“關鍵階段”?會議強調,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於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也是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而對於此前國企改革所經歷的階段,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分析稱,縱觀本輪國企改革進程,此前已經出現了兩大階段:

一是“設計階段”,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先後出臺36個配套文件,“1+N”文件體系及相關細則,共同形成了國資國企的“設計圖”;二是“施工階段”,2017年後,國企改革開始進入“施工”階段。
兩年來國企改革最重磅會議召開,這七大新表述你一定要知道

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使用了“關鍵階段”的提法,意味著國企改革已在之前的基礎上出現了持續深入的態勢。

新表述二:國企改革由“中心環節”上升為“中心地位”

此前,有關國有企業改革在整體改革進程中的定位,常用的表述是 “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

而在如何認識改革大局中的國企改革地位方面,此次會議明確提出了“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這一新概念。從“環節”上升為“地位”,標誌著國有企業改革的優先度出現了明顯提高,

新表述三:“十六字方針”擴大到國企改革全方位

針對下一步國企改革的全面推進,本次會議提出了“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十六字方針。

資料顯示,這一方針最早出現在2016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當時會議指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兩年來國企改革最重磅會議召開,這七大新表述你一定要知道

可以看到,當時這十六字方針的提出,主要針對的是國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而在這次會議上,該方針所針對的對象則擴大到了國企改革的全方位、各環節。會議強調,要“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兩年來國企改革最重磅會議召開,這七大新表述你一定要知道

新表述四:強調國企改革可“支持帶動”非公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以討論國企改革為主題的會議上,還罕見地提及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並且強調了通過國企改革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會議強調,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同時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國企研究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此前曾評論稱,國企和民企都是中國企業,都是捍衛國家經濟主權的重要資本形式。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真正需要的是公有經濟成分和非公經濟成分雙進、雙贏局面。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應當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構建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共同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新表述五:發揮“國有企業家”作用繪製詳細藍圖

此前於2017年9月對外公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中首次提出“國有企業家”這一具有突破性的概念,令人眼前一亮。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曾對此具體分析稱,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於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調動企業家積極性是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的關鍵。

在此次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對於如何落實國有企業家這一概念也作出了詳細安排。會議指出,要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為擔當負責的國有企業家撐腰打氣,把那些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大膽用起來,把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提起來,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髮展壯大。

如何使得國有企業家能夠有充分發揮的舞臺,使其更好肩負起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對此周麗莎認為,可以通過實行市場化的激勵約束制度,通過完善員工持股、任期激勵、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享等中長期激勵機制,打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經營氛圍,激發企業家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力。

新表述六:推進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明確“四點方案”

2015年對外發布的我國新一輪國企改革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曾明確指出,國企要“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機制”。

而在此次會議上,針對如何推進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明確,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記者注意到,從有關內容來看,這一原則涵蓋了國企職業經理人從選聘到退出的各個環節,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新表述七:堅持國有資產監管“生產力優先標準”

我國的各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此前一直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其工作的主線。例如,國務院國資委官網公佈的其職責就包括“承擔監督所監管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表示,國有資產是全民資產,需要國資委和各級國資委監督組織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此次會議不僅對國資國企生產經營提出了多項重要要求,還對國資監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會議提出,要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管。要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

同時,記者還注意到,會議針對保障國企經營自主權還指出,要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