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秦儈陷害岳飛,歐陽修陷害狄青致死,爲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秋天的紅葉882


如果題主去問歐陽修,他肯定會很驚訝:“我明明是為了狄青好,怎麼到你嘴裡就成立陷害呢?”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在佛殿上居住。狄青畢竟是個武人,不知道相國寺的地位,這是皇家寺廟,狄青卻在大雄寶殿上活動,“行止殿上”,被認為很不恭敬,便遭到很多文官誣告,說他有謀反之心。

《續資治通鑑》記載了歐陽修的態度:“臣觀樞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三四年間雖未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欲乞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於是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這是離任丞相的待遇),離京出判陳州(今河南淮陽)。

歐陽修是一個老實人,他說出了為什麼那麼多文官要彈劾狄青的三大原因:一是狄青為行伍出身卻掌握樞密大權。也就是說,行伍出身的狄青不能當樞密使(國防部長)。二是狄青太瞭解軍情和太得人心,儘管他任職三四年且都沒出現過什麼差錯。三是武臣掌管軍事,這對國家來說是最大的危險。

歐陽修

是的,這就是北宋士大夫的普世觀:武將不能有權,有權就會造反,到時候不是改朝換代就是失敗身死,所以為了趙家,為了武將,還是讓偶們文人來掌權吧,文人是不會造反滴!

西夏人的手下敗將韓琦,因為自己是進士,是文官,就可以無視西夏剋星狄青,公然叫囂: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為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以細故殺狄青舊部焦用



很強大的邏輯是不是,但是不管現代人信不信,趙家和士大夫是信的,於是狄青就成了“莫須有”的第一個著名受害者。你有可能造反,那麼你就去涼快地方待著去吧。結果第二年狄青就在憤懣、憂鬱中離世。

所以,歐陽修請貶狄青事件,實際上是北宋的政治正確導致的,誰讓趙家自己就是武夫篡國,得國不正呢?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從後周大將搖身一變北宋開國皇帝

因此,趙匡胤一上臺就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手段,以高官厚祿為條件,削去藩鎮重將的兵權,派文官指揮軍隊。還加緊完善確立選官制度即科舉制,使宋朝形成文官治國的政治體制。這一“重文輕武”的政策,雖然有效地削除了武人專權而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卻形成了鄙視、猜忌武人的風氣。狄青被攻擊,也正是這一國策所造成的。



和岳飛冤案不同,狄青受到了士大夫普遍的攻擊。狄青在皇祐四年(1052)被提升為樞密副使時,便遭到了御史中丞王舉正、左司諫賈黯及御史韓贄等人的強烈反對,諫官多次對狄青發難,稱其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就差沒說他就是下一個趙匡胤了。及至狄青平定廣南,將被升任樞密使,遭到宰相龐籍等人的堅決反對和蔑視,被呼為“赤樞”。在文彥博請罷狄青時,宋仁宗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立即反駁“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

宋仁宗任命狄青為一向由文官擔任的樞密使,實際上也體現了其政治上不夠成熟的一面,白白葬送一代名將

而不得不說的是,歐陽修在狄青沒當樞密使之前,是堅定的挺狄派,多次為狄青說話。狄青有點什麼過失,都有歐陽修為其轉寰的影子。

例如慶曆三年公使錢案,范仲淹帶頭力保,歐陽修幫忙說情:“臣伏見國家兵興以來五六年,所得邊將,惟狄青、種世衡二人而已……臣料青本武人,不知法律,縱有使過公用錢,必非故意偷謾,不過失於檢點,致誤侵使而已……況如青者無三兩人,可惜因些小公用錢,於此要人之際,自將青等為賊拘囚,使賊聞之,以為得計……其狄青縱有干連,仍乞特與免勘。”

慶曆四年水洛城案,歐陽修依然為狄青說情:“近聞狄青與劉滬等爭水洛城事,枷送滬等德順軍。竊以邊將不和,用兵大患。況狄青、劉滬等皆是可惜之人,事體須要兩全,利害最難處置……國家近年,邊兵屢敗,常患大將無權。今若沮狄青而釋劉滬,則不惟於青之意不足,兼緣邊諸將皆挫其威。”

直到至和三年狄青被誣陷謀反,歐陽修依然試圖保全他,建議外放狄青,以避開流言中心,“若青之忠孝出處如一,事權既去,流議漸消,則其誠節可明,可以永保終始。”

可以說歐陽修和其他攻擊狄青的士大夫還是不同的,他對有用的武將還是持保護態度,只是狄青當樞密使,突破了士大夫的底線,眾議洶洶,有可能性命難保,歐陽修才提出將其外貶,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耳。所以,歐陽修與秦檜有本質的區別。


要說害死狄青的兇手,實際上不是歐陽修,而是文彥博

至於狄青病死,則既不是歐陽修本意,也不是歐陽修能夠預料的,他應該是想著等風頭過去還可以讓狄青起復(陳州離開封不遠)。但其他人不這麼想,勢要斬草除根。狄青被罷後,朝中“每月兩遣中使撫問”,實則仍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狄青“驚疑終日”,不到半年便死去了,史書記載“此文彥博之謀”,可見用心實在狠毒。


海軍史研究會員


提問者可能是張冠李戴了!排擠掉狄青的是文彥博,論名氣還真比不了歐陽修。歐陽修的來頭大了去,雖然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登峰造極,其造詣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另外歐陽修是個剛正不阿,且心胸豁達的人,這也是其一生不怎麼得志的重要原因。所以說,下三爛的事情他真做不出來。而且,歐陽修特別賞識狄青,也給了他很高的讚許:臣伏見兵興以來,所得邊將,惟狄青、種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與張亢、滕宗諒一例待之。



文彥博為人怎麼樣且不說,但肯定會在皇帝面前混的很開。在《三俠五義》或是《白眉大俠》兩部小說中,文彥博出場的次數雖然不多,但都是以積極正面的形象示人。小說畢竟不能完全代表真實的歷史,宋仁宗算的上是一位有道名君,歷史對他也有不錯的評價。但在對待狄青這件事上卻表現的心胸狹隘,也是很大的敗筆,甚至成為其人生的一個汙點。

文彥博當時的官職為同平章事,與官居樞密使的狄青官位差不多。文彥博之所以容不下狄青,是因為宋朝文臣骨子裡自帶三分的優越感,很是瞧不起善武寡文領兵打仗的將軍。一介武夫怎麼也能和養尊處優的文人平起平坐呢,這就是文彥博耿耿於懷的關鍵點。於是他在仁宗面前搬出了太祖的事蹟,仁宗聽了又冒出了冷漢。

在這裡我們很容易想起唐玄宗時期的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混了長達17年,這在歷朝歷代是絕無僅有的事情。當時的三鎮節度使王忠嗣戰功顯赫,深受玄宗的器重。在唐代很是講究“出將入相”,李林甫怕自己手中的權利落到王忠嗣手中,於是編織了許多罪名陷害王忠嗣。結果昏昏欲睡的唐玄宗聽信讒言,準備殺掉王忠嗣,幸虧大將哥舒翰求情,王忠嗣被貶外地,不久鬱鬱而終。

狄青與王忠嗣的命運結局很相似,但文彥博與李林甫和秦檜又有本質的區別。文彥博排擠狄青的目的是在奉迎宋仁宗,李林甫陷害王忠嗣完全是出於一己之私,秦檜殺害岳飛是為了達到投敵叛國。所以說,文彥博並沒有秦檜一樣的險惡用心,自然也不會被世人所唾棄。

另一方面,狄青和岳飛的歷史作用也不相同,雖然一生建功無數,但與岳飛並不在一個級別。首先狄青平定的是叛亂,當時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國並沒有得到宋朝的承認,宋朝一直視其為臣民。後來李元昊起兵反宋,宋朝視其為內亂,狄青不負眾望,把李元昊打的向宋稱臣。同樣宋朝派狄青向西南用兵也視作為平定內亂。而岳飛進行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反侵略戰爭,最終被秦檜陷害致死關乎到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同時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哀,老百姓自然對其恨之入骨。



所以,題目提到的秦檜陷害岳飛和歐陽修(文彥博)陷害狄青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是非曲直老百姓看的很清楚,狄青之死是宋仁宗的責任。宋朝的皇帝最忌憚的就是武將建功,仁宗皇帝用的下作手段不外乎五代後期的光榮傳統,文彥博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秦檜殺害岳飛完全由其一手操縱,並積極實施,目的是完成金國下達的任務,趙構只是無奈的接受罷了。而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賣國求榮,秦檜自然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國史春秋


因為岳飛有個孫子叫岳珂,他胡亂編造了虛假的《嶽鄂王金陀萃編》和《嶽鄂王金陀續編》這兩本書。大量的虛假事實裹挾著“愛國主義”、民族大義,在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下大行其道。而之後的《宋史》記載的岳飛部分便是在它的基礎上寫就的。而狄青是沒有這樣的“好孫子”的。如果狄青有這樣的“好孫子”的話,其豐功偉績一定會蓋過岳飛很多。畢竟岳飛犯罪了,而狄青沒有。當然,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疑也算是“好事”。如果狄青有個孫子叫狄珂的話,那我們就沒有機會讀到歐陽修的優美詩文了。


徽客傳奇


歐陽修“陷害”狄青的事還值得商榷,狄青在涇原路抗擊西夏立有戰功,因受涇原路軍事長官張亢挪用公款的牽連,被朝廷追責調查,歐陽修此時還出面替狄青說話,認為宋與西夏開戰以來,狄青是湧現出來的少有的名將,其忠心耿耿,不會和張亢等人同流合汙。


狄青後來平定南方儂智高叛亂,宋仁宗打算擢升狄青為樞密使,成為最高軍事長官,宰相龐籍堅決反對。龐籍的反對是出於對狄青的保護,他認為從各方面來講狄青還不足以擔當此任,大宋的開國眾勳太祖也只不過重賞財物,皇帝一旦破壞先例,狄青很容易成為他人的攻擊對象。龐籍還認為狄青士兵出身,做了樞密副使已經頂了很大壓力,如果再升為樞密正使,那幫文官肚皮不都要氣炸了,龐籍是愛護狄青,實在不希望狄青因一夜暴名而遭到文官的嫉恨,被動地捲入政治鬥爭,畢竟狄青是純粹的武人,沒有政客的花花腸子。

可是仁宗頭腦發熱,偏偏還是執著地讓狄青當上了樞密使,表面上仁宗是對狄青軍事能力的肯定和寵愛,但實際上是將狄青推下了強敵環繞的陷阱,仁宗是好心辦了壞事。在戰場上窮兇極惡的敵人對狄青構成的威脅遠不及大宋官場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他們是群體行為,而不是個別攻訐。


這都得怪大宋的治國政策具有濃烈的文官政治色彩,重視文官,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宋朝皇權的“縱容”下,文官集團壓制自己之外的武將集團,從一切可能之處阻止武將對核心權力的染指,杜絕讓武將得勢,維持文臣團隊的既得利益。

所以狄青從此就如同一隻溫水中的青蛙,文官集團掌握的社會主流輿論開始環繞在狄青身邊成為“溫水”,隨著輿論一波接一波的“加熱”,狄青抑鬱焦慮,惶恐不安。

社會上一會兒傳言狄青家的狗頭上生角,一會兒謠傳狄青家夜裡出現光怪,又有傳聞狄青身穿鮮黃色的袍子,甚至狄青家著火,有人問救火的有沒有看到身穿鮮黃色衣服的狄青跑出來,鮮黃色可是皇帝的專利啊。大家似乎都看到過狄青的“異狀”,心照不宣地認為狄青的怪事和歷代開國皇帝的那些“異狀”相似,只是一時半會沒有抓到“反狀”。


歐陽修只是點明瞭朝廷內外,廟堂上下的共識,他上書《論狄青扎子》,他曾經救過狄青,這次也無意傷害狄青,他肯定了狄青的功勞,也沒有強調狄青的過失和缺點,但歐陽修提出難免狄青的部下不會擁戴其犯上作亂,歐陽修建議一個保護狄青的辦法,讓其外派居官調離京畿,朝廷也得以緩衝。

一波“加熱”後再來一波,歐陽修再上《論水災疏》,從水災講起朝政的得失,最後點到狄青問題,提到皇儲問題,提醒仁宗趙家的皇位恐被他人染指。


此時文彥博又加入了歐陽修的隊伍,他們都有君子的雅譽,都不是陷害忠良的奸人,相信他們都對事不對人,他們只是讓仁宗及時將威脅宋王朝的一切隱憂扼殺在搖籃裡,朝廷是不懷疑狄青,但有必要懷疑狄青的部下有可能造反。這裡還有一段對話,仁宗堅持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反駁道“太祖難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嗎?”,仁宗啞口無言,他怎麼再反駁呢,他的祖先也是軍頭掌兵出身篡了別人的朝代。

嘉祐元年八月,狄青被勉去樞密使,被貶陳州,到任後朝廷每隔兩月就派人“探望”他,是一種監視,更是一種壓力,狄青每次都害怕被賜死,不到半年便焦慮過度而死,終年四十九歲。狄青的死是仁宗不明就裡無意中的傷害,是大宋文官集團的“傑作”,是朝堂政治攻訐的結果,是被輿論“溫水”“煮”死的,不是歐陽修等少數人的作用,也不是在具體哪個人的政治私利推動下導致的結果。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歐陽修的作為自然會得到公正的評價。八十幾年後,高宗和秦檜等人陷害岳飛,於前者相比其性質不一樣,後者其中包涵著家國仇恨,民族大義。雖然都是武將功高累累受到裁製,前者是群體行為,甚至包括庶民百姓,你找不到一個具體負責的,是體制悲劇,但後者在國家存亡,民族危在旦夕之際,個別人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自毀長城,這更能使歷代史官不惜筆墨和老百姓刻骨銘心。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因為後世有人,包括歷代封建統治者出於各種目的大肆吹捧岳飛,其實咱不談多少史實,就憑十幾道金牌召不回這一條,跟“精忠報國”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放在任何封建時代都是必死無疑。

狄青沒這麼好的命。

再說封建時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裡來的那麼多冤屈。所以封建時代的帝王將相,有閃光點你稱到兩句就行了,要沒必要抬得太高,整的神聖不可侵犯似的,你就中了封建帝王的流毒了。一個現代人上了封建帝王的當,多麼可笑是吧?


明鏡觀花72


什麼叫陷害致死?你用心何其歹毒!彈劾百官特別是武將本來就是歐陽修,文彥博的本職工作!人家是專業噴子,狄青外放(注意是外放不是流放)憂懼而病死,宋朝中樞大臣本來就有外放地方的傳統,怎麼就成了陷害致死?文官集團只是防備狄青可沒人懷疑他的忠心!


海天一色6298


嶽飛是抗金大元帥,為了救國救民,奮勇殺敵,決心收復失地,救回二帝;而狄青國內,是內部矛盾,但狄青為國家也立了汗馬功勞!總而言之,寫評語要公正,不敢是嶽飛後代,秦檜後代,或者社會公眾,都不要忘記前輩的功績和功勞,都不要忘記賣國求榮的賣國賊,但秦檜是曆史上最奸最壞的賣國賊,希秦檜的子孫再不要為秦翻案,你們越翻越臭,越翻人民對你越狠!


用戶93675938744公正


狄青只不過罷了樞密使出外任官,而且是加了中書門下同平章事(宰相銜),再外出,等於副國級提拔成正國級待遇,升官外出,自己病死了,怎麼叫迫害?唐朝不防武將,致有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百年,北宋繼承的是唐末五代十國武將割據的局面,對於武將格外警惕,這是正常的。狄青是不是忠臣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不能把安危繫於狄青的忠誠度。所以歐陽修說,罷免狄青的樞密使,對朝廷對狄青本人都是好事。


聲揚


梁適為參知政事,想高升一級當宰相,但是按照資歷,樞密使與參知政事雖然同位執政,但是樞密使地位更高,如果宰相位空缺,正常遞補的應該是樞密使。此時的樞密使是高若訥,所以梁想搞掉高。而狄青作為武人,即便擔任樞密使,也不可能遞補宰相。所以梁極力推薦狄青擔任樞密使。結果就是高被尋了個錯處罷了樞密使,和後來的狄青一樣,都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是他的結局比狄青差遠了,狄青是善罷,升了宰相銜,出知的是陳州。高就慘了,不僅沒有名義上的升職,連通常宰執罷職的待遇都沒有。而且原先樞密使罷職是由外製翰林學士草詔,從高這變為了內製中書舍人草詔,生生降了一個等級。你說狄青冤,高冤不冤?

狄青出任樞密使,當時龐籍他們就反對,認為恩重,對比一下曹彬,滅南唐多大的功勞,太祖怎麼賞的,給錢拉倒,樞密使都沒給,狄青擊敗儂智高一廣西土蠻,不過是保衛疆土,你跟曹彬滅國之功比?!你現在就這麼賞,以後建功怎麼賞?遑論狄青出身的西軍裡還有一票比狄青功勳亮眼的主兒,怎麼安撫?!狄青自己也是拎不清的,還恨上人龐籍了,這是你得罪的起的?

一、水洛城幫著韓琦咬范仲淹(狄青的恩主)還親自下場折辱劉滬,董士廉,要不是董士廉機智大吼一嗓子“狄青,你來呀,砍了老子,老子的位置就給你了”把狄青嚇住,這兩位就直接就被狄青砍了..

二、好男兒二三事對對對,就是那句“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被多少人罵成宋朝重文輕武的鐵證事實呢,焦用挪用軍餉還是自己下屬告狀,按律當斬的,當時貝州兵變剛被韓琦按下來,正在嚴打,你狄青顛顛兒過去給這麼一個人說話,找事呢!慶曆幾位大佬,你狄青本事啊,能得罪的一個沒落下...


無心念昔


因為歐陽修沒有直接害死狄青,只是上奏朝庭罷免狄青,在眾多主張罷免的大臣中,起到推波助瀾的做用。他也沒說出狄青有罪,反爾說了狄青的忠勇,只是借用陰陽五行,把當時的水災歸罪於對狄青的重用。狄青死於猜嫉驚恐。在重文抑武的時代,只能令人嘆惜。秦檜不同,是他積極參與主持殺害了岳飛,他是主要執行者。罪不可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