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首要目標是報復耶路撒冷,是因爲什麼呢?

幻之獅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教皇應東羅馬皇帝之請而號召來抵抗土耳其人收復聖地耶路撒冷,本著“殺死異教徒,不算謀殺,那是通往天堂的路”的信念,歐洲基督徒組成土匪性質的十字軍開始“收復”和“報復”聖城耶路撒冷的運動。

依照十字軍首領們和東羅馬皇帝的約定,十字軍所收復的領土都應交給拜佔廷皇帝。但十字軍並沒有履行諾言,他們一旦奪取了土地之後,立即將其建立成自己的邦國,而拒絕交還給拜佔廷。這種行為愈演愈烈,因此安條克公國、埃德薩伯國以及黎波里伯國等伯國或公國相繼建立。

1096.8.15日,戈弗雷公爵和他的兄弟鮑德溫親率德意志西部十字軍,浩浩湯湯前往聖地耶路撒冷。他們想要奪回“聖物”,並且為自己掠奪財物和地盤。

但就在數月之前,出人意料地出現了一支由農民和少量的貴族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由一位被稱為隱士彼得的傳道士所率領,急不可待地先踏上前往聖城的征途,他們被稱為“平民十字軍”或“農民十字軍”。

土耳其人稱隱士彼德率領的十字軍是“活魔鬼”,原因是他們曾為充飢而食人,他們在凱瑞哥頓堡壘被土耳其人擊殺崩解。“平民十字軍”殘部在退逃的路上遇到了戈弗雷的正規十字軍,於是就加入到其中。

1097年,戈弗雷在多利留姆擊敗魯姆蘇丹國,鮑德溫佔領了埃德薩及其附近地區,1098年又攻陷敘利亞安條克。

十字軍雖然看上去像個紳士,但卻是十足的惡魔,他們一路對異教徒實行三光政策,即殺光、搶光、姦光,這與二戰時期的日本侵略者並沒有什麼兩樣,一路之上,這些十字軍戰士無惡不做的往耶路撒冷進發。

1099年6月7日,長於跋涉並一路作惡的十字軍終於看到了耶路撒冷的城牆,戈弗雷的指揮4萬十字軍(其中精兵2萬,農民十字軍兩萬左右)將此城圍困,而此時城中守軍不過千人。

此時十字軍的興奮達到了頂峰,十字軍堅信自己必然光復聖地。戈弗雷傳令下去“攻破城池,凡是你們想拿的儘管拿,凡是你們想殺的儘管殺,不需要憐憫任何人,哪怕是老人和孩子也不需要憐憫。所有的財寶和女人都可以當做自己的戰利品,你們可以在每一寸土地上進行的放肆,沒人會約束你們,包括我在內…..”

聽到這份指令,十字軍興奮不已,特別是那些農民十字軍,他們期盼的就是這些。泥腿子在這裡也可以成為佔領者。

幾天後,攻城展開,但令十字軍吃驚的是6月13日的第一次進攻居然失敗了。城中的守軍異常的頑強,他們已經知道城池被包圍,不可能有逃生的希望,而且也沒有投降的機會,於是拼命作戰。

連續幾次攻城,都以失敗告終,屢戰屢敗的十字軍並不甘心。戈弗雷不得不求助“上帝”的幫助,他下令“為了能讓上帝幫助我們,十字軍必須嚴格遵照《舊約》中攻打耶利哥的方法”。

他們在7月8日齋戒,然後由教士領頭,全體十字軍戰士赤腳繞城一週,邊走邊大喊大叫,神父告訴大家在9日以內城牆會倒塌。

耶路撒冷城中的守軍無不瞪大眼睛看著這些近乎“神童起乩”的十字軍在繞城,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行為,在他們眼裡這些遠道而來的劊子手們已經瘋了。

雖然神父這麼說,但耶路撒冷的城牆不會因此而倒塌,不過倒是給十字軍帶來了好運,一支熱那亞艦隊抵達了剛剛被佔領不久的雅法,這支艦隊為十字軍提供了建造攻城器械急需的木材。

十字軍用這些木材以及周圍各地搶劫的木材製造攻城器械——攻城塔。這玩意看上去很高科技,塔身分成多層,塔中埋伏攻城人員,外面覆蓋以堅硬的牛皮,塔下設有攻城槌。攻城槌由一根巨型樹幹截鋸而成,頭部為羊頭形尖銳器,通過槓桿原理加上人力,槌頭可迅速在堅硬的城牆上撞擊出一個窟窿。(喜歡玩《帝國時代》的朋友一定對這玩意兒不陌生)

很顯然,這種攻城塔十分奏效,城中守軍為此進行拼死抵抗。他們在牆上用沸騰的熱油潑向攻城塔,並向攻城塔投出火炬,十字軍被燙死和燒死許多。

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攻打,城牆還是被打開一個大大的缺口,十字軍用點燃的木材放起火來,趁著大火的蔓延,十字軍終於在7月15日中午時攻進耶路撒冷,經過激烈的巷戰,城中守軍終全部被殲滅。

所有城門相繼被打開,戈弗雷率領的北路軍率先殺進城裡。耶路撒冷陷落了!

按照戈弗雷十字軍可以肆意大開殺戒和搶奪財物,幾乎發瘋的十字軍見人就殺,耶路撒冷成了屠戮場。

無論男女老幼,大多慘遭殺戮,逃到猶太教堂的猶太人,則是被活著燒死,而原來居住在聖城的基督徒,也難逃十字軍的殺人魔掌……十字軍才不管你信什麼教,重要的要有財寶。僅在阿克薩清真寺,就有1萬(一說為7萬)多異教徒被屠殺,血水漫過腳踝。

十字軍們為此誇耀說:“自己是在沒膝深的血流中走過聖地的。”

親身參與這一暴行的十字軍長官福爾克里.沙特爾在自己的著作《耶路撒冷史》中描述到:

“站在那裡的人,從腳面直到大腿都浸透著死人的鮮血。在大街小巷和廣場上,到處都是血淋淋的人頭,到處都堆滿人的手腳、四肢,以及無數赤身露體之婦人…..為了搜尋黃金和金幣,死人的肚皮被剖開查驗,但士兵們很快覺得,一個一個地剖開肚皮顯然太麻煩……於是,他們乾脆把屍體堆起來燒成灰燼,為的是更容易地從灰燼中尋找黃金和金幣…...戈弗雷還下達了這樣一條這樣的命令:誰先闖進某家的宅院,誰就是宅院的主人。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十字軍士兵則一夜暴富……”

在這場1099耶路撒冷大屠殺中,估計有10萬多人遇害,被燒燬的建築物和文化數不清。

連續數日的殺戮之後,眾人擁護戈弗雷這裡的新國王。但戈弗雷拒絕稱國王,他給自己起了個稱呼“聖墓守護者”。

次年戈弗雷即去世,他的兄弟鮑德溫即位為王,稱鮑德溫一世。特立獨行的鮑德溫一世他卻毫不猶豫的宣佈自己為耶路撒冷王。

許多年後,一個歷史上享有盛名的人物出現了,他的名字叫薩拉丁,很快這個年輕人將帶領那些忠誠的武士們打敗十字軍,隨之也讓十字軍嚐到了當年屠戮耶路撒冷時的滋味,而且是加倍償還!


大獅


耶路撒冷是基督叔(天主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十字軍東征(1092年一1291年)主要目標是在羅羅教廷倡議下,歐洲封建主,騎土,破產農民和商人組成十字軍去解放被異教徒(穆斯林)佔領的聖地耶路撒冷。因此這場戰爭也叫"十字架反對弓月"的戰爭。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治。參加東征的人身上配戴十字標治叫"十字軍"。第一次叄加東征的有兩支軍隊,一支由由隱修士彼得所率領的兩萬農民組成,由於紀律敗壞沿途搶劫加上水土不服沒有走到地方就全軍覆沒了。另一路由歐洲貴族組成的十字軍經過數月苦戰於1099年攻佔聖城耶路撒冷建立十字軍國一一耶路撒冷王國。從1092年到1291年近兩百年時間裡,西歐封建主共組織八次東征(包括兒童東征)死傷了十幾萬人,給地中海東岸各國帶來巨大災難,建立了十幾個小國。1291年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據點阿卡被攻陷,標冶著十字軍東征撤底失敗。羅馬教廷掠到鉅額財富。





關東俠客


對於這個問題,史學家無休止的爭論了千百年,每個當事民族,每個當事國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說法,要不為何耶路撒冷到現在還是個火藥桶?隨然這個問題我無法定性回答,但我可以摘錄發動十字軍東征的教皇烏爾班二世1095年在法國南部克勒芒宗教大會上的部分演說詞,供大家參考:″上帝的眾子們啊,你們既然已經應許天主要較以前更熱忱地在彼此之間保持和平,要更忠實地遵守教會的法律,那麼現在,在你們得到上帝的矯正,重新振作以後,要更忠實地遵守教會的法律,那麼現在,在你們得到上帝的矯正,重新振作以後,這裡便另有一個任務等待你們了:這是一件你們自己和天主同樣關心的事情。你們應當在這個任務上表現堅定不移的力量。這就是你們必須去援救那些住在東方的兄弟們,因為他們正迫切地期望你們的援助,而且也時刻在祈求你們的援助。正如你們中間很多人都己經知道,突厥人已向他們發動進攻,侵入了羅曼尼亞境內,一直到達了號稱"聖喬治的臂膀″的地中海邊境,而且還在繼續前進,佔領著更多的基督教徒的土地……由於這個原故,我現在懇求你們,勖勉你們;不,不是我,乃是主在懇求,主在勖勉;我只是作為基督的使者向你們勖勉;……都必須迅速起來,及時地給於基督信徒以援救,將這個邪惡的種族從我們兄弟的土地上消滅乾淨……



《十字軍東征》,

克勒芒大會後,十字軍就根據教皇鳥爾班二世在宗教大會上的演講,作東侵的準備。從1096年到1291年,十字軍曾經先後八次東征,歷時約二百年。特別是戰爭初期,十字軍攻下聖城耶律撒冷,對耶律撒冷的大屠殺和搶劫,使這座富庶的文明故城變成廢墟。至於為什麼報復,也許教皇鳥爾班二世的演講更能說明問題!

歡迎指教、點評!


鷹x眼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首要目標不是報復耶路撒冷,而是報復佔領了耶路撒冷的“塞爾柱突厥人”。 之所以會有這次東征,從大的歷史環境來說,與恰逢西歐封建主的四處擴張時期有關;從“導火索”來說,與從耶路撒冷回到西歐的彼得修士等四處遊說有關;從第一次東征得以成行的主要推動者來說,與教皇烏爾班二世的鼓動分不開;從這次東征的人員組成來說,參與者其實各有動機。

先說西歐封建主勢力四處擴張。

公園9-10世紀,西歐的農業和手工業有了較快發展。從而,封建主勢力迅速增強。有兩個最重要的特徵——一是當時歐洲的封建主普遍締結了“封君封臣”關係,這使西歐的封建主之間“結成了一張大網”;二是教權與皇權的鬥爭日益激烈、錯綜複雜,這使西歐的兩大政治及利益集團既鬥爭,且融合,又互相利用。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的西歐封建主勢力擴張,從11世紀開始,延續了約三個世紀。

其中主要包括——德國封建主對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的西斯拉夫人發動的戰爭,奪取土地,吸引移民;西班牙人在南方,向侵佔其領土的阿拉伯人發動了長期的“再征服”戰爭。 西歐封建主最大的對外擴張活動,就是針對地中海東岸地區的十字軍東征,從1096年,延續到1291年。

二說從耶路撒冷回來的彼得修士等點燃了東征的“導火索”。

1071年,塞爾柱突厥人佔領了基督教發源地耶路撒冷。他們建立的國家很脆弱,政治分裂混亂,對敘利亞、巴勒斯坦的基督徒騷擾不斷,實際上也無力抵禦外敵。

當時,從耶路撒冷回到西歐的一些基督徒,領頭的是名叫彼得的修士,騎驢四處遊說,大講伊斯蘭教徒對聖地的破壞和對基督徒的欺壓蹂躪,高呼組織討伐異教徒的十字軍去收復失地。

阿拉伯人曾經多次入侵歐洲,並長期佔領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經過這些人的渲染,很快在西歐“點燃”了宗教性狂熱。

三說第一次東征的“組織者”是教皇烏爾班二世。

1095年夏天,烏爾班二世離開羅馬前往他的故鄉法國,沿途號召組成十字軍東征。

9月,他在法國的克勒芒召開宗教會議,有六七百名主教和修道院院長及貴族、騎士參加,他正式動員西歐的基督徒參加十字軍東征。

在這次會上,修士彼得先發表了聲淚俱下的講演。然後,烏爾班二世發出了總動員令。他說:基督徒們“不要因為愛家庭而拒絕前往,因為你們應愛上帝勝於愛家庭;不要因為戀故鄉而拒絕前往,因為整個世界都是基督徒的祖國;不要因為有財產而拒絕前往,因為更大的財富在等待著你們。死者必將升入天堂,生者備受上帝恩寵。去參加這場鬥爭吧!去分享其榮耀獎賞吧!幸運在向你們招手!”

與會的所有主教、院長、貴族、騎士當場立誓,發兵東征,解放耶路撒冷。

這支武裝,衣服上飾以呢絨或絲綢的紅十字,“十字軍”的名稱由此而來。

會後,烏爾班二世又到訪了法國和比利時的不少地區,在魯昂、昂熱、圖爾、尼姆等地召開會議,繼續做深入動員。

四說參加東征的人各有目的。

1096年,第一次東征陸陸續續開始。走在前面的是“散兵遊勇”,有的甚至是拉家帶口。主要的領導者是修士彼得。君主們統帥的正規“十字軍”晚了許久才出發。據《十字軍東征簡史》的作者米肖說,前前後後的,能夠算作第一次東征的人數達到了30萬人,包括正規軍的8萬步兵和1萬騎兵。

參加東征的這些人各有目的。 對一般教眾來說,不少人是為了去耶路撒冷朝聖,也不排除拉家帶口的有某種旅遊的願望。

然而,許多參與的人,是聽信了教會的宣傳,希望通過東征獲得上帝的恩典,贖免自已的罪孽。 對於沒有遺產可繼承或遺產較少的封建主子弟則企圖在東方得到土地和財富;東征背後的教皇和西歐教會,期望能以武力在東方傳播天主教(羅馬正教);拜佔廷皇帝想得到西歐封建主的軍事援助,加強抵禦塞爾柱突厥人的力量;意大利商人則懷著攫取更多商業特權的野心。

最後說說第一次東征的結果和影響

第一次東征,一路上攻城破寨,燒殺搶掠,僅在德國境內,就屠殺了眾多猶太人。一直到1099年,攻克了耶路撒冷。城破後,持續了一個星期的大屠殺,至少有7萬當地人被殺。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啟了以一種非常的、野蠻的、血腥的方式,擴大了西歐同近東的交往。 通過第一次東征,西歐封建主在東方不僅見識了比歐洲更發達的物質文明,也被那裡的思想文化所震驚。 另一方面,西歐的基督教意識以及封建武士的 “騎士精神”也因十字軍東征的刺激而愈發強烈。在1096年開始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以後,又有多次類似的侵略擴張活動。

緊接著這三百年的陸地擴張,歐洲又開始了地理大發現的冒險。

參考資料:米肖、普茹拉《十字軍東征簡史》;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


一老沈一


這種事時間久遠,到現在各派都爭論不休,但是確切的說不是報復耶路撒冷

首先,十字軍東征之前的幾個世紀,穆斯林已經開始向西擴張,但是對於11世紀末的西歐天主教教廷來說,1009年耶路撒冷聖城內的聖墓教堂,被法蒂瑪哈里發暴君哈基姆毀壞,教宗當即號召展開一次軍事遠征。

其次,即便聖墓教堂被修復,朝覲也已回覆,但是朝聖者仍然會受到本地穆斯林的襲擊。

第三,土耳其人入侵了北敘利亞,拜占庭看到並記錄了當時入侵的破壞行為,因此將求援信寫到羅馬教宗,徵求西歐基督世界予以救援。

第四歐洲內部矛盾,古代沒有什麼娛樂設施,沒事就生娃,除了跟自己老婆生,還要跟情人生,尤其是貴族各種生娃,而貴族生娃會有土地分封,娃多地少,加上糧食歉收,貴族的娃一天到晚充滿好鬥的血液,沒事打架掀桌子決鬥。

等等原因造成了十字軍東征,當然宗教原因更多些,因為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總計出發了兩隻隊伍,一隻是由一萬五千人組織的農民十字軍,另外一隻是專門打仗的貴族十字軍,僅僅搶錢搶糧搶女人為目的的話按照當時的教規是不可能號召平民老百姓參戰的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問: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首要目標是報復耶路撒冷,是為什麼呢?

您在悟空問答上已作了很精彩的回答,我基本上沒什麼可補充的了,不過既然您邀答了,我不說兩句似乎不禮貌。

耶路撒冷,也有人稱其耶津耶冷,是座有幾千年歷史的聖地,說這裡是聖地,因為這裡是不同教徒的聚集地,信仰不同的教派,築建著不同的教堂,特別被奉為神明的耶穌就是在這裡殉難與復活的,聖主都曾在這裡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無疑為這座城市添加了神秘色彩。

由於這裡教派多,而且是東西方不同的教派,正如我國古語說的一山容不得二虎一樣,不同的教徒共處一地一直是矛盾重重,正是由於教徒們矛盾激烈尖銳,激化到了不可緩和的地步,十字軍第一次東征,並揚言要報復耶路撒冷,與這一淵源有很大關係。

耶路撒冷歷史有幾千年了,十字軍東征也一千餘年,耶路撒冷至今一直沒有消停過,烽火繚繞,戰火不斷,從沒怎麼安靜,真不像是神明的安身地。不過從耶路撒冷這個宗教的聖地讓我懂得了,我們人類在乞求天佑,其實天又何不是在祈求人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