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三國貨幣:魏、蜀、吳三國不同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形態,導致不同的貨幣流通形勢。

董卓是東漢末年權臣,他控制了朝政後,就想鑄錢。鑄錢的銅不夠用,就把民間的銅貨、銅鐘等銅製品都毀掉做原料。長安原來收藏著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的12個銅人,董卓連這個也不放過,給毀了10來個。董卓鑄錢,不是為了造福人民,而是為了以錢撈錢。他廢掉通行已久的五銖錢,改鑄小錢流通。政治家要想搜刮民財,最好的辦法就是鑄造不足值的錢,董卓雖是武夫,可也很懂得這個。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接下來的事情,咱們大夥都熟了,那就是三國。三國,當然是有三種貨幣制度,哪一國的最好?有點超出咱們的想象——是“奸臣”的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最好。其他兩國,都不怎麼樣。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什麼叫好錢?什麼叫好的貨幣制度?相信大家看到現在,也都明白個一二了:就是錢的成色足,形制統一,不要老變。當國者,不要看到老百姓手裡錢多,就坐立不安——民富則安,老百姓對你的認同感也就強,你慌什麼?這一點,魏國做得最好。魏文帝曹丕下令,恢復漢五銖錢的使用——東西還是漢朝的好!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就因谷價猛漲,客觀上造成貨幣嚴重貶值,最後漲得五銖錢基本不能用了。曹丕沒辦法,只得下令廢掉五銖錢,讓老百姓以谷於和紡織品為貨幣。這兩樣東西——谷與帛,在以往很長時間裡,倒也是一直是作為輔助貨幣、時斷時續地被人們用著。但是如今以老百姓自產的東西作為貨幣本位,問題就出來了。問天下,誰不貪財惜財?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像顏回這樣的清教徒到底是極少數。所以,人們紛紛往稻穀裡摻水,把紡織品織薄,這都是跟統治者學的,一有機會就製造不足值的貨幣。法不責眾,而且貪婪的慾望從來不會被法律嚇住。魏文帝採取了嚴刑峻法,也制止不了民間的貨幣“縮水術”。最後他只好召集群臣討論,決定重鑄五銖錢。此後,曹魏就一直使用五銖錢,者老實實,沒有起過鑄大錢、將五銖錢變相貶值的念頭。

曹魏的老百姓有福了,安居樂業了不少年,諸葛亮就是再狡猾,也啃不動魏國的鐵打江山。這就是統治者守規矩的好處,你規矩,老百姓也就規矩了,天下自然太平,沒有什麼人鬧事,在對外戰爭中也能同仇敵愾。


三國錢幣真的這麼值錢、值百萬元


西漢初年有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叫做賈誼,曾經提出過一個“法錢”的概念。他說,錢也要符合規矩,輕重一樣,質量要有保證。反之,就是“奸錢”。這是他給當時的統治者漢景帝上的一課。賈誼反對民間隨意鑄劣錢,可惜漢景帝沒聽。這個概念,是曹丕接過來實行了,所以三國裡他治下的疆域,貨幣狀況最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