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類似南京大學梁瑩教授在學術上造假、在教學上敷衍的人不在少數,你怎麼看?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評價機制的原因。其實不管教學還是科研想做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入都是無止境的。但是怎麼評價優劣呢?教學涉及到很多主觀層面的東西似乎是很難量化評價的。科研也很難,但是還是能從基金 、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上看個八九不離十的。數量容易數,質量就看發表的期刊的級別了。

在這種情況下,無止境的投入搞教學當然是非明智的了,因為很難出頭。只要完成教學任務,不是差得離譜被學校抓就好了。所以在高校想評優升職稱都是將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申請基金、寫論文。而要想申請上基金,首先得有拿得出手的論文。高校教師那麼多,人人都需要評職稱,可是有質量有創新的論文哪是那麼容易發的呢?人人都能創的新,恐怕也不叫創新了。

可是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沒得選擇,這就是你的生存之道。必須努力多發論文,發有質量的論文。學校這樣評價老師,學校也是這樣被評價的。沒有論文,沒有有質量的論文,你的處境就會很尷尬。極少部分天之驕子脫穎而出,大部分人被動平庸著,還有一部分就走了偏門。


文清揚


看澎湃新聞的最新消息,梁瑩已向南京大學提出辭職,稱無法忍受部分同事、學生及媒體的“惡毒攻擊”,同時也有身體原因。  

作為一個在985、211大學學習10年、工作18年的過來人,如果非要要說學術不端尚能理解,但是對於她的教學行為真是大跌眼鏡:教學態度差,上課玩手機,讓研究生代為上課,有時三節課上不了一節,遲到就更不用說了,甚至還威脅學生等。

因為,教育和其它任何職業都不一樣,這是一個良心活。

連教育者都在做假,那麼這個社會還能真嗎?

正如中國青年報評論所說,今天,一個“404學者”被揭露了出來,但是,更多學術不端、缺乏師德的高校學者,可能比梁瑩藏得更深。

媒體不可能去揭發每一個不稱職的高校教師,這個任務理應由高校自己去完成。然而,大學通常出了一些不好的事,包括性侵、做假、學生自殺等,通常會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認為家醜不可外揚,直到紙裡包不住火,才會處理。

高校應該有自身科學的評價體系,不能太急功近利,只重科研不重教學,忽視了教學才是一所大學的立身之命,同時要加強對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


方立在加州


梁瑩教授的造假行為應該不是個例,長期以來,在國內學術界不乏渾水摸魚、濫竽充數者。過去,這些人利用信息不對稱,利用手中的資料,抄襲別人的學術成果,弄虛作假,為個人評上高級職稱鋪路,謀得各種利益和榮譽。不過,現在是信息時代,網絡讓造假者無處藏身,醜陋行徑暴露出來。梁瑩也早就預感到這一天,主動刪除了自己在網上的論文,可是,這一天還是到來了。

國家的學術機構激勵青年成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方針是好的,但要遵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規律,真正的人才是潛心鑽研,坐穩了冷板凳的人,而不是在聚光燈照射下做秀的人。通過大躍進的方式打造不出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專家、教授、學者和精英,抄襲來的論文拿到國際上就會露餡,結果是個人與單位都丟臉。

最後,要為十幾位勇於舉報梁教授的大學生點贊 ,他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真本領,不是為混及格,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明辨真偽,名不符實、敷衍糊弄的人是不配當教師的。


遠方老師在美國


梁瑩被戳,想必最糟心的應該是她帶的碩士生了

高效裡面有兢兢業業,不以發論文為目標,盡心教書,對學生好,在學術上也有成就,但是這樣的老師一般年紀大,在我國社會科學發展的初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幸運地買到了原始股,可以純粹地工作,純粹地熱愛學術。

也有的買了原始股的老教師,已經達到了教授級別,人生目標已經達到,就開始混日子,糊弄糊弄就行,正常上課,對於所帶碩博,不打不壓也不管,延畢大旗隨便扛。

很多年青老師就不是那麼幸運,他們拿到的是藍籌,不說上漲空間有限,價格也不便宜,高校的門檻越來越高,以前只要是985博士就可以進好的學校,現在,非出過國不要,即使進入好的高校,學術資源上也是有名望的前輩優先,而最新的課程也是由青年教師上,還要面對激烈的評優競爭。就我個人的觀察,青年教師的才華大都優於混日子吃老本的老教師,但是待遇卻相差很大。

那年青老師如何回本呢?他們大都經歷了被老闆壓榨的碩博生涯,熟悉發文套路,學生上課本就不是他們最為重要的工作,發論文,發牛逼期刊的論文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大多數學生,只要不掛科,不上課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有怨言,何況梁瑩還給他們打高分,誰會去較那個真呢?

高校當差,發論文就是硬實力,各有各的路子,只能說梁瑩沒有實力硬要趕著上,路子跑叉了。


豬豬小天才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肖傳國學術造假,為掩蓋事實真相僱兇殺人,最終被捕,華科這膽略這氣魄,無人能及,南大自愧不如,看圖




心雨溪


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才是稀缺的。

作為高校教師或科研人員,如果脫離實踐,要進行基礎理論創新,是非常困難的。

現行體制內,要晉級就要發論文,捷徑就是“跟班式”研究。這樣的氛圍中,即使院士也不會安心坐什麼“冷板凳”,說不定“快樂科研”20年,搞出來的“國之重器”卻是《華北克拉通的破壞》這樣的假論文!(小行星撞擊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動力,隕落地質學理論受到了冷遇與排擠!)

科研領域的“利益圈”大搞“近親繁殖”,打擊創新,導致正確的理論無處發表。例如杜樂天先生的“石油無機成因”理論和李德威教授的“層流構造假說”只能發表於《休閒娛樂》這樣的非地質學刊物;倒是那些“灌水”的“板塊運動”研究,千篇一律,雷同而毫無新意,卻不厭其煩地發表於“專業地質學”刊物!




金童希瑞


南京大學梁瑩教授造假一事最近持續發酵,國內各種媒體紛紛報道,迫於輿論壓力,梁瑩教授已從校網上撤下多篇論文,並已辭職。

一個年僅39歲的教授,前程遠大,但該教授並不珍惜,多篇學術論文抄襲,上課不認真,玩手機,甚至讓自己的學生代上,這樣的教授難免學生們發難,一個人沒有事業心責任心必然會自食其果!

學術界造假成風,論文抄襲氾濫成災!國家已專門成立學術機構,加大對學術造假進行嚴厲打擊!造假者的市場越來越小。


無奈125387125


南京大學明星教授梁瑩以這樣的方式讓廣大網友記住了她,學術造假,教學敷衍,前者我們見得多了,或許已經不覺得特別吃驚,但教學敷衍,教學態度差,學生投訴教授上課玩手機,遲到,甚至還威脅學生等,這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教授也是老師,走上三尺講臺,就應當的責任和良知,就應當盡職盡責盡心盡力,教學不認真,敷衍,這是在誤人子弟,而一位老師,誤人子弟則是最大罪過,是缺乏師德的表現。


想一想,這兩方面又是聯繫在一起的,對學生不負責任和學術不端是有關聯的,真正對學生負責,認真上課,深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學術不端的現象是比較少的。


在功利的教育環境下,能靜下心來搞科研的教授越來越少了,為了多出成果,多發論文,多外出搞講座演講,為了省下時間,教授抄襲論文,甚至剽竊自己帶的研究生的論文等現象比比皆是,現在不僅南京大學,還有其他中國知名高等學府也暴出學術造假現象,某些教授也在忙著撤回論文,撤回就完事了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也太縱容這些教授了。嚴懲才能正風氣,至少這樣的教授,已經沒有資格走進課堂,沒有資格面對學生,沒有老師資格。


監督機制到哪裡去了呢?學術不端行為的泛濫,將大大損害中國大學的聲譽,給社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若不實施嚴厲的監督懲罰機制,後果恐怕會越來越嚴重。


途蟲的百味人生


這是明眼人都看得見的事實。記得去年申報“中科院院士”評選(化學)有一位廣西某大學姓梁的校長(教授),公示欄標明此人發表了數以千計有關中藥研究的學術論文。此君可謂神通廣大,在繁忙的行政事務之餘,居然能擔負如此繁重的科研任務,且發表如此之多的學術論文。普通人一看就知道有假,估計是把學生髮表的論文全算在自己名下了。或許這種做法也是當下社會的潛規則,名曰“指導”,實驗室都沒進去過一次,在學生論文上籤個名就是了。這是更可怕的學術腐敗,比南京那位梁教授更可惡!


望君山人


她太跳了,估計也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刪論文這件事也忒出格了。學術圈就是個利益共同體,一般來說外人也看不出道道,而且評價機制也是同行評議,如果不是圈內人搞她,相信普通民眾也搞不清她是抄襲了誰的成果。所以總的來講還是同行不容她了,才會被爆料出這些事情,至於她身上學術不端問題,確實許多人身上都有,可能有的人還更嚴重,但是套用一句老話就是這些事情是“民不告官不究”的,故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部分學者都是比較低調內斂的,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