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最近收到很多家長的提問,孩子睡覺的時候一驚一乍,或者出現“驚跳”和“打挺”,雙臂會忽然向上舉,甚至有些寶寶會短暫的驚醒和然後哭鬧不止,需要再次哄睡。父母們也是非常的無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那麼,寶寶晚上驚跳是怎麼回事?

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寶寶的夜驚和驚跳反射不是一回事。驚跳反射是嬰兒面對刺激的一種全身動作,嬰兒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一般反射在3-5個月內消失。首先,這種驚跳反射頻繁並不是疾病,而是類似於本能的表現,是一種正常現象。

而很多6個月孩子才開始出現夜驚,時間很短,多在睡眠中發生。這種夜驚被稱為“入睡抽動”,也叫“肌抽躍”。當寶寶6個月以後,睡眠時間逐漸延長,從過去的短時間睡眠,過渡到更長時間的睡眠。這時候,對於睡眠習慣的不適應,就開始出現夜驚現象。

寶寶入睡後,會逐漸從淺層睡眠向深層睡眠過渡,這時候大腦對身體的控制逐漸放鬆。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有些部分睡著了,還有些部分沒有睡著。而夜驚的發生就是在淺睡眠階段。

所以說,夜驚本身並非異常,只是有時候過於頻繁,影響孩子睡眠,甚至導致孩子第二天精神不振,就需要控制一下。

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如何減少孩子驚跳:

1、排除孩子的小毛病

吃得過飽,消化不良,讓孩子夜間容易出現腸痙攣。

鼻炎、腺樣體肥大等問題讓孩子睡覺時呼吸費力。

頭面部的溼疹會很癢,讓孩子不適和煩躁。

2、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

很多孩子在變換睡眠的房間,甚至是頭的朝向,好像看不出什麼區別,但是有些孩子驚跳的反射都會增多。

過熱、過冷、燈光太亮、外面電視機的聲音,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孩子的神經系統非常敏感,一點輕微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很大的反應。

3、調整睡眠習慣

如果能做到每天準時睡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的睡眠質量一定會大大提高。睡前避免興奮、劇烈活動都可以減少睡眠中的驚跳。

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以下2種驚跳需要引起重視:

1、白天驚跳,持續時間長

表現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持續幾秒、甚至幾十秒,這時候孩子會有意識障礙,就是說叫他是沒有反應的。發作之後會表現出一個非常疲勞的狀態。這種驚跳很可能是小兒癲癇,需要引起重視,最有效的檢查方法就是腦電圖。

2、驚跳,伴有肌張力高和發育遲緩

如果孩子不僅有頻繁驚跳,還有肌肉張力高,長期保持一個比較肌肉緊張的狀態。甚至有發育的遲緩。可能是很大大腦疾病的早期表現。需要引起重視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最後,擔心孩子夜驚的家長可不止你一個,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問題,也歡迎留言和我交流。

孩子睡覺“驚跳”和“打挺”,代表大腦出問題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