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經典著作都有哪些?

祺禎亦寶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問題。佛教的經典基本上都保存在大藏經中。但是因為教派的不同,所以分為三個系統。分別是漢傳大藏經系統,南傳大藏經系統和藏傳大藏經。

從內容上看,三者之間是有顯著差異的。南傳大藏經的經部中除掉小部,和漢傳大藏經中的阿含經系統大致對應。實際上是部派佛教時期的經典文獻。小部是後期發展之後加入其中的。漢傳大藏經當中,保存了大量的大乘佛教早期和中期的經典文獻。藏傳大藏經保存了大量的大乘佛教中晚期,特別是密教的經典文獻。三者之間的很多文獻互不包含,但從整體上可以描繪出佛教發展的歷程。

從規模上看,漢傳大藏經的內容是最為豐富的。數量在萬卷以上。一個人就算全職的閱讀佛經,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讀完。南傳的內容最少。但仔細閱讀的話也需要數年時間。

從歷史傳承來看,阿含經當中的雜阿含和南傳大藏經中的相應部,應當是目前最古老的佛經。甚至有學者認為,這就是阿難當時背誦的部分,也就是最早形成的佛經。但是雜阿含和相應部兩者是不同部派流傳下來的,所以存在一定的差異。有學者認為,漢傳阿含經的歷史可能要比南傳的更為久遠。這是因為阿含經在漢傳佛教當中不受重視,後世的增刪很少,較為純粹的保存了早期部派佛教文獻的原貌。而南傳的相應部,後世的編輯痕跡比較明顯。已經不是太純粹了。

就中原漢地而言,傳播範圍最廣的經典主要是金剛經,心經,六祖法寶壇經。金剛經最受歡迎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其具體內容是佛陀和須菩提通過問答方式,解釋佛法和空的關係。具體闡述了中觀思想。所謂中觀思想,指的是佛法皆空但又不空。應該在空與不空之中認識佛法。心經實際上是一段咒,比較短,用來祈福消災。六祖法寶壇經是記錄六祖慧能生平和言行的一部書。由後世弟子輯錄而成。主要闡述了禪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傳教思想。主張在修行的時候直接頓悟,達至大成境界。

就佛教界內部而言。各宗派都有自己比較重視的經典。比如法華宗,以法華經為本;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本;法相唯識宗以瑜伽師地論為本。

總的來說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如果不是專注於佛教或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實際上沒有必要花大力氣閱讀。佛教講究萬法歸宗,所以能夠讀懂一本佛經,其實也就讀懂了所有的佛經。金剛經其實不長,但能夠讀懂的人也不多。普通人讀一些常見的佛經,對佛教有一定的瞭解就可以了。至於深入其中,那就轉化為信仰,另當別論了。


zyb38537240


長期的誦持之中,感受心曠神怡,體味到咒力帶來的清涼,心生歡喜,願誦持和聽到楞嚴、大悲、十小咒的人,身心柔軟,但願能夠發開富貴,心想事成。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二、《金剛經》

《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中國依鳩摩羅什譯本為流行本,一般所說的《金剛經》都指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科判則依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金剛經》古來依無著和世親的論釋為中心被理解,爾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的觀點加以理解和發展。

三、《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上的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楞嚴經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是末法時期的種種亂相,佛在本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得十分透徹、明白;並且也指出各種對治之方。因此,本經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於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轉、所誑惑、破壞。

若有本經住世,則正法得住持世間,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經若滅,魔力則無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經典尚在之良機,於菩提道深種善根因緣,速修無上。

四、《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盤之最後一時。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譽為「經中之王」。

五、《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

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淨行品等。

六、《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只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阿彌陀經》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首先詳細地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種種殊勝,令眾生生起信心,信仰唸佛淨土法門。佛告訴舍利弗尊者,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諸佛國土,那裡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那個世界裡面,有佛名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普度眾生。這個世界的環境,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華、七寶樓閣、黃金為地都是七寶做成。風吹羅網,常作天樂,眾鳥齊鳴,皆演法音,眾生聞是音已,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說:微風吹動,行樹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

七、《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唸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 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汙穢不堪等內容。

八、《觀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 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淨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

九、《長阿含經》

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中國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經的,但還是將之結集,編入大乘三藏經典。我大致看過一下,認為此經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相信對欲進行實修的人,會很有幫助。當然前面的佛經,也都講了深度精進修行,只是此經中涉及的細節較多。

十、《地藏經》

前面經典多是講修行、開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當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經中之王,如果你要消災、免禍、求福、避免遭三惡道苦,那麼首選《地藏經》。

現代人業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難以向上追求,那麼首先要避免,向下墮落遭苦,這時,就最好多讀《地藏經》了。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其他著名佛經還包括:

四阿含經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方等多部

《維摩詰所說經》、《圓覺經》、《大寶積經》、《大集經》、《楞伽經》、《藥師經》、《地藏經》等等多部。

十大般若  

《大般若經》、《放光般若》、《摩訶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學品般若》、《勝天王所說般若》、《仁王護國般若經》、《實相般若》、《文殊般若》。

涅槃  

《涅槃經》


菩提佛語


釋迦牟尼佛講經七七四十九年,留下的佛教經典有三藏十二部,內容可謂浩若煙海,博大精深,每一部可以說都是經典。

如果非要挑選出幾部經典的話,那就列舉一二吧:

最短的一部佛經——《心經》,僅260個字,流傳有很多版本,但漢傳佛教通行版為玄奘法師編譯的這部,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也是流傳最廣,最易接受的一部經典。《心經》雖短,卻囊括了佛教的核心思想,讀懂本經,便可通所有其他經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心經》。

第二部就是《金剛經》,這是部大乘佛教的經典,在禪宗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其影響源遠流長,《金剛經》裡有很多佛教名言名句,流傳廣泛,因此也是大眾比較熟悉的一部佛經。

佛教經典實在太多,說之不盡,只能略舉一二了。


一聲佛號一聲心


佛教的經典汗牛充棟,推薦下對現實生活最有用處的幾本。

一,《心經》

最短小精湛,玄奘法師取經時所得。那時可沒飛機高鐵,一路上荒山野嶺窮山惡水,時不時出來夥殺人強盜、狼蟲虎豹、魑魅魍魎;玄奘法師靠念《心經》躲過這些侵擾。並且讀《心經》最能開通人的智慧。有朋友介紹過,他一同學腦子比較“僵”,後來靠讀《心經》開悟了,考上了研究生;以他原來的水平,根本不可能的事。


二,《金剛經》

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唐朝時武則天讓三教各推一本最重要的典籍,儒教推《論語》,道教推《道德經》,佛教推的則是《金剛經》,千百年來一直最受推崇。無論在義理方面,還是帶來的功德方面,《金剛經》都是首屈一指。共五千多字,背誦不算困難,熟讀更加簡單,經常讀誦不僅讓你明白佛教的甚深義理,還能帶給你無窮的福報。運道不順,事業不成,可每日讀誦《金剛經》,哪怕只讀四句偈,也超過佈施成百上千七寶的功德,必使你財源廣進、事業紅火。


三,《虛空藏神咒》

增強人的記憶力。個人認為,這個咒怨不一定跟宗教有關,它是通過帶動你聲音和心神的節奏,引起某種“核磁共振”的東西,大幅度開發你記憶的潛能,讓你大腦中未開發的區域開發出來。不少人熟誦《虛空藏神咒》之後,甚至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以前印象模糊的東西,現在也清楚起來。篇幅不長,一分鐘能誦一遍,特別適合備考的人讀誦,但一定要專心。


四,《地藏菩薩本願經》

故事性比較強,據說冤親債主最喜歡聽,消除業障的功能又最強。所以,古代超度或者給自己消業,經常用《地藏經》。並且地藏菩薩願心最強,經常讀《地藏經》可實現願望。篇幅較長,共三品,一次讀完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一開始堅持不下來,可一次讀一品。

五,《楞嚴經》

個人緣法,比較喜歡《楞嚴經》、《金剛經》、《壇經》這種靠講邏輯講道理讓你信服的,對那些充滿神神鬼鬼的不怎麼感冒。《楞嚴經》義理雖然博大精深,但並不難懂。可惜房融為了進程皇室或為了炫耀自己的文采,把好好的一部《楞嚴經》“潤色”得佶屈聱牙,很多地方比《離騷》還難讀通,比《史記》難懂十倍,讓我這樣喜歡看《古文觀止》、《資治通鑑》的看得都抓狂。所以,別的佛經我都推崇讀原文,但讀《楞嚴經》最好有個白話譯本。可惜鳩摩羅什大師沒有翻譯《楞嚴經》,把房融的蛇足去掉,像他翻譯的別的佛經一樣,變得跟流暢且精煉,有文采而易懂。


待我施為地煞變


我們現在說的佛教普遍的是漢地佛教,漢地佛教有宗派分別是禪宗,密宗,瑜伽宗,淨土宗,天台宗,律宗,華嚴宗。

禪宗又名佛心宗是從印度,達摩傳到中土來的,禪宗講以心印心,達摩傳的就是心印,讓大家知道佛性本自具足,禪宗的主要經典是《金剛經》《六祖壇經》《心經》《楞伽經》《圓覺經》《維摩詰經》《楞嚴經》又稱禪宗七經。

密宗由印度傳來,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代一行得兩宗真傳,密宗以密法奧秘,不經密宗上師親自灌頂,親自授三昧耶戒,並且持戒不嚴明沒達到標準,傳授不能互相傳習及顯示者非密宗信眾,因此稱為密宗,密宗主要經典依據《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經》。

瑜伽宗又名唯識宗早期是印度彌勒,無著,世親菩薩創立後由玄奘法師傳入中國與其弟子窺機創立唯識宗,其主要經典分為六經十一論即 《大方廣佛華嚴經》《楞伽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 密嚴經》《 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 辯中邊論》《觀所緣緣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 《分別瑜伽論》《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十地經論》《集量論》《唯識二十論》。

淨土宗由東晉廬山慧遠大師在廬山創立,淨土宗依據《佛說阿彌陀經》而立弘揚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淨土宗經典為《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統稱為淨土五經。

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其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天台宗以《 法華經 》《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為主要經典。

律宗又稱南山律因其初祖道宣在終南山創立律宗,又因其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又稱為四分律,律宗以《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瞭論》等為經典。

華嚴宗 依據華嚴經而建立主要經典為《大方廣佛華嚴經》。


春秋史社


佛教經典多了去了

但為人所熟知的也就那麼幾部而已……

1:《心經》:我都會背誦,尤其是最後的“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也經常被自己所念,用來壯膽驅邪,效果很好👍

2:《金剛經》,被譽為能斷一切,煩惱貪嗔痴慢疑,也會背誦半部,以前抄寫很多本!

3:《地藏菩薩本願經》,也叫《地藏經》,更被譽為孝經,尤其是為亡者超度,功德很大!

4:《妙法蓮華經》,眾經之首,讀過若干遍,不求甚解……

5:《僧伽吒經》,據說是功德最為殊勝的一部經,也曾經抄過很多遍,確實不錯

6:《大悲咒》:會背誦的人有很多,可惜我還不會背誦,慚愧

此外還有《楞嚴經》《無量壽經》《華嚴經》等,無論哪一部經,哪怕一句一偈,常唸誦之,都是功德無量🙏福慧資糧……

🙏謝謝



隱子書法


佛教經典浩如煙海,最全的是《大藏經》,最短、一般入門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但請注意海量佛經中也是有很多偽經的。但佛陀悟道後各主要時期講法的佛經,都是佛教經典,如《華嚴經》《金剛經》《法華經》等,如果非說最能代表佛經的經典,個人推崇《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下圖是發現於敦煌石窟藏經洞的唐代雕版印刷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存大英博物館。


天台宗的五時判教說

參考天台宗的五時判教說法,佛陀講經分為五個時期:

1.華嚴時:佛陀成道後,最先對大菩薩宣說《華嚴經》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得道以後,用妙觀察智、觀機施教,對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滅場中,現出千丈盧舍那佛圓滿報身,說圓頓修多羅的大教的《華嚴經》。一共說了七處九會,教導菩薩因地發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萬行的因華,來莊嚴最上一乘的佛果,這是《華嚴經》的中心思想。佛得道後,最初說《華嚴經》,譬如太陽初升,先照高山。《華嚴經》佛共說了三七二十一天。

2.鹿苑時(阿含時):佛陀大概用12年時間說人天、小乘阿含教

阿含經是佛對小乘聖人說的。華嚴大法不契合於小乘根機的人,羅漢、辟支佛二乘人,雖然在座聞法,教大機小,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佛不得已隱大施小,到鹿野苑去。為五比丘說四阿含經的小乘教法,主要有苦、集、滅、道四諦、十二因緣等小乘教法。譬如太陽照到幽谷。四阿含經就是《中阿含》、《雜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一共說了十二年時間。

3.方等時:其後8年說《方等經》《維摩經》《思益經》《金光明經》等,待機將弟子導入大乘

佛看到羅漢、辟支佛,對於四諦,十二因緣教法,都能領悟。也能夠依教修行,斷了見、思煩惱之惑,得證偏真涅槃之樂。他們以得小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眾生。不肯從空出假,涉俗利生。沉滯到化城之中,不肯再求進步。所以再說方等《解深密經》、《維摩經》大乘教法。維摩詰居士,善說不二法門,對小乘人呵斥了一頓。使羅漢、辟支佛自恥小乘,仰慕大乘,發菩提心,引小乘人,入大乘道。繁興六度萬行,趨向佛果菩提。就象太陽普照大地一樣,方等教法,共說了八年時間。

4.般若時:其後22年時間說般若部經典如《金剛經》等,淘汰大小乘之分別見地之時

般若就是智慧的道理,《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分為八部般若。闡述實相真空妙理。因為小乘人雖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可是還有許多疑情和偏見的妄執、不能夠頓時泯滅,所以佛再廣談般若妙慧,予以淘汰。《金剛般若經》是《般若經》的節本,使二乘人斷疑生信,絕相超宗。《般若心經》教二乘人以觀音菩薩為榜樣,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能夠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智度論》說:般若象大火炬一樣,四邊都不可相觸,觸之則燒,攖之則爛。它能將二乘聖人所有疑情妄執,偏見執著,統統消除乾淨。回小向大,發四弘誓願,修六波羅密,直趨無上菩提,就象正中的太陽普照一切。《般若經》共說了二十二年

5.法華涅盤時:最後8年說《法華經》,以令弟子證入真實理境。臨終前3個月補說《涅盤經》

佛最後說《法華經》與《涅槃經》。經過華嚴、阿含、方等、般若四個時期的說法,發生了很大的功效,許多羅漢、辟支佛以及諸大菩薩,他們根機都在不斷的提高和成熟。佛此時可以在靈山會上暢談本懷,稱性說法,使二乘人會權乘歸於實教,了知妄心即是真心。說出過去長劫以來的早已成佛的遠本,顯示幽微不可思議的甚深妙道,令上中下三根眾生都能得到殊勝的利益。佛給他們授記作佛,同時佛又說明他過去所說三乘教法,都是隨機說法的方便法門。《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說完《法華經》看到還有少數眾生末曾得度,所以接著再用一天的時間,說了《涅槃經》闡明遺餘的教法,使應度眾生,皆能得度。機薪既盡,應火潛輝。佛說完《涅槃經》後,就入大涅槃,證得不生不滅常寂光淨土。《法華》、《涅槃》共說了七年時間。

對佛一生說法的內容和時間,概括為四句偈:最初《華嚴》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七年。了《涅槃經》闡明遺餘的教法,使應度眾生


樂儀書院


佛經浩翰如海,很多經典都值得讀,讀過思考,都有自己的收穫。比如《金剛經》《心經》《華嚴經》,非常經典,讀過之後你會發現很多書裡的佛理,都是相通的。而且每次讀,每隔段時間,你的體會可能都有不同。

一,建議看佛經原版的,自己去讀去悟,這段時間想不通,過段時間再看看卻開悟了。各有各的因緣。

二,要弄清佛教佛學的歷史起源及發展,不能搞個人崇拜,不能人云亦云,迷信盲從,同時自己未證得的,不能妄語。

三,你領悟到的,首先不一定是對的,同時別人也不一定受用。“佛說是經已”,經書上面都有,各有各的因緣,勸人行善,讀書學習,總歸是好的。

四,建議不要輕易註釋經書,不要輕易寫佛經的釋義的書。

五,現在很多人打高僧大德的招牌,行欺世盜名之事,欺騙善男信女,袈裟和寺廟也變成其賺錢謀利的工具。要樹立正信,不搞個人崇拜。

六,“如是我聞”,“佛說是經已”。



萌哥蛋蛋看世界


佛教的典籍分為經律論三部分,《大藏經》中是如此分類的,“經”指佛陀所言,是佛一生所說的言教的彙編;“律”是戒律,是佛陀為教徒們制定的規則,用來調伏眾生的心性;“論”是菩薩們或各派的論師們依經而闡發的論言,解釋經律中的教義或重要思想。想要閱讀佛教經典,最好先知曉一些佛法常識,瞭解佛法的修學體系,知道從理法上認識佛法的目的,然後再選擇性地閱讀經論。佛法常識可從趙樸初的《佛教常識問答》、多識仁波切的《藏傳佛教常識300題》來了解,然後可根據中華書局出版的“佛教十三經”來選擇自己有緣的一部經來精讀,比如經典的《楞嚴經》,最好配合一些法師的解說,以免理解偏頗。若要鑽研佛法,實證佛法,可閱讀一些通俗的解釋的書其中也涉及佛教許多經論,能夠系統瞭解佛經所言何意。


例外狀態


佛親口說《法華經》是經王,其實《楞嚴經》也是經王,因為《楞嚴經》就是《法華經》,懂得這兩部經的都知道,兩部經其實是一部經,《法華經》為綱,《楞嚴經》為目,綱舉目張,矚目歸綱。

《法華經》從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體,《楞嚴經》從各個側面,以‘肯定’與‘否定’交錯進行,一點一滴一劃,一字一句,由淺入深來闡述宇宙人生本體。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說:不讀《楞嚴經》,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經》,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有道是,成佛的法華,開彗的楞嚴,富貴的華嚴,而被稱之為經中之王的是《法華經》。

這三部經在佛教裡的地位恐怕是最突出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說:“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有道是:成佛的法華,開彗的楞嚴,富貴的華嚴,而被稱之為經中之王的是《法華經》。說《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是佛金口玉言,在《法華經》裡多處提到,特別是有一處打了10個比方來說明,隨摘幾段如下:

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若聞是深經, 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 聞已諦思惟,

當知此人等, 近於佛智慧。

藥王今告汝, 我所說諸經,

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

我為佛道, 於無量土,

從始至今, 廣說諸經,

而於其中, 此經第一,

若有能持, 則持佛身。

所以,佛親口說《法華經》是經王。其實呢,《楞嚴經》也是經王,為什麼呢?因為《楞嚴經》就是《法華經》,懂得這兩部經的都知道,兩部經其實是一部經,《法華經》為綱,《楞嚴經》為目,綱舉目張,矚目歸綱。《法華經》從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體,《楞嚴經》從各個側面,以‘肯定’與‘否定’交錯進行,一點一滴一劃,一字一句,由淺入深來闡述宇宙人生本體。。即使不懂楞嚴法華,也能在《楞嚴經》裡找到一些語句: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除了有“妙蓮華”外,“佛知見地”也與《法華經》裡說的一大事因緣一樣,說“佛之知見”)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楞嚴經》的另外一個名字,妙蓮華王)

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最上乘,而且懂了《楞嚴經》成佛非常容易,如順風揚灰,和《法華經》一個調調)

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與法華一個腔調,把法華楞嚴之外的經典說成戲論,《法華經》裡說的是“蠲除諸法戲論之糞”,不但是是戲論,還是糞,都是通過貶低以前說的法,突出法華楞嚴的真實了義,不是經王是什麼)。

勝淨明心,本週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這直接就是《法華經》裡的“衣珠喻”,只是語言更概括,法華說這個比喻更詳細)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又和法華是一樣的,眾生當下聽懂當下證果成就,低了是阿羅漢,高了能到大菩薩,不要修,聽懂的當下成就,《法華經》裡8歲的龍女甚至當場聽懂當場成圓滿佛,和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真是絕無僅有)

至於《華嚴經》,肯定沒有法華楞嚴的地位高,為什麼呢,在天台判教裡,說《華嚴經》是一權一實,也就是說,是一分方便法,一分了義法。而《法華經》呢,是唯實無權,沒有方便法,全是了義法。所以啊,《法華經》是經王,《楞嚴經》和《法華經》實質上是一部經,楞嚴法華里那些都是絕無僅有的。《華嚴經》裡也沒有,華嚴不是經王。

有人講萬法平等,那佛為什麼又講《法華經》是經王,其它經就是戲論?無分別不妨分別,在沒明心見性之前就是不平等,等你明心見性之後,有沒有哪一部經不是《法華經》,《地藏經》、《華嚴經》是不是《法華經》?《聖經》、《伊斯蘭經》是不是《法華經》?天文經、語文經、物理經、化學經、牛經、馬經、蘋果經、金戒指、金耳環經、牛屎經、狗糞經是不是《妙法蓮華經》啊?這叫萬法平等;沒有明心見性而講萬法平等,就是廢話。所以什麼時候平等,什麼時候不平等,要搞明白了,這個不是講口頭禪。法華楞嚴把三藏十二部經,乃至一切萬法統統歸納為一法,都是佛法,這是“大乘”、“一佛乘”,絕對沒有排除小乘,但是它是通過排除小乘,而達到圓融小乘,法華楞嚴“如來藏心地法門”,就是要通過這種手段而把一切的萬法通通提升為“法華、圓教大法”。

風起雲湧演楞嚴,石破天驚觀法華。法華楞嚴是圓教一乘的大法。宣化上人說,“法華會上說的這部《法華經》,以天台的觀點,就是“圓、頓”之教。這個圓教,就是最圓融的了;最圓融,如果再加上一個“頓”,就是立刻成佛,不需要等著,即刻成佛。”所以,看懂聽懂法華楞嚴,無修無證,在懂的當下成就,淨宗十三祖印光法師也說,“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