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視何時休

說實話,對於異鄉客這個名字我是非常抗拒的,每每聽到別人說,那誰誰是從外地來的時候,我都會多看說話的人幾眼,心裡莫名其妙對說者就有了意見!

不為別的,可能跟我小時候的經歷有著直接的關係吧!

那一年我離開家鄉的時候,只有三歲,當時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離開,也不知道是如何來到這個新城市的!

初來之時,我心裡是興奮的,新的環境,新的物事,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還是很有新鮮感的!

但是姐姐的眼神裡卻剛好跟我是相反,她總是嚷嚷著要回老家去,陪爺爺奶奶,最後還是在父母努力的喝罵聲中漸漸停止了吵鬧!

那時候總是聽母親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我們是外地人,這裡沒有咱們的親戚,你們放學就直接回家,省的讓人擔心。”

不知道姐姐聽進去沒有,反正我嘴上答應著,心裡卻不住的頂嘴,完全沒有將母親的話放在心裡。

混不知母親的話,是有另一種含義的,可惜當時並不能夠領悟。

放學的時候,不會先回家,總是和幾個朋友相約是他們家!這也得益於我小時候學習不差,又是班裡的班長,所以大多數男孩子總是在放學的時候,邀請我去他們家玩耍。

我們家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住的是兩口廢棄的窯洞,上面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土疙瘩,時不時下雨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泥頭落下來,比之陝北的窯洞還要差一些,就是這樣的兩口黑乎乎的洞,還要每年給人家付80元的房租。

而同學的家裡基本上住的都是平房,而且裡面裝修的也很白,初次去的時候,當同學打開他們家的大白燈的時候,我的心裡還是比較拘束的。

一雙穿著球鞋的腳,更是不知道放在何處比較合適!

好在他們的大人,知道我是班裡的班長,學習又好,並沒有在意到我拘束的表情!

又或許注意到了,但是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罷了!

“你家是哪個村子的?”

“徐X村”

“哦,哪個村子我熟悉,但是姓王的我基本都認識”

“你爸叫什麼名字,或許我還認識呢。”

奇怪的問話方式,是我不喜歡的!我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只不過是自己心裡牴觸。

家長們問的我爸的名字,一般我是不願意回答的,不是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知道,而是在我心裡,直呼父親的名字是不尊敬的。

往往閉口不答的時候,大人們還以為我比較害羞,有點認生的緣故,也不好再過度的相問,不住的說道:“喝啥,吃啥別客氣。”

回家的時候,跟母親說起今天在同學家的事情,她沒有因為我沒聽她的話生氣。反而笑著說:“人家父母沒有瞧不起你,還給你吃著吃那的?”

我奇怪的說道:“怎麼會,對我可好了,還說讓她娃像我學習呢。”

她笑著道:“那什麼時候,把人家娃帶到咱家裡,我也給他做好吃的。”

聽到這話,我真是高興壞了!

第二天放學的時候,就把同學帶到家裡,把一些平時都捨不得讓姐姐吃的水果拿出來,給我的同學吃。

同學也很開心,還說比他媽做的都好吃!

其實這句話我還是相信的,因為那個時候,家裡雖然很窮,但是母親從來沒在吃的上面虧待我們幾個!

送同學出門的時候,他還不住說:“你媽做的飯真好吃,下回我還要來。”

聽了這話,我心裡很歡喜的!

“你家怎麼還住的土窯洞,我們家好幾年都不住了,你家沒有蓋新房嗎?”

“我家不是本地的,是從外地來的,老家也是平房,而且還挺大的。”

我不知道就是因為我這一句外地人出口,我倆之間都能走到決裂的地步。

第二天的時候,他不在和我一起早讀,一起說話,我還正納悶是什麼原因的時候,我同桌跟我說道:“你們家是外地的?”

我看了看她道:“你怎麼知道的?”

“那誰誰今天一早來就說的。”

一聽這話,我終於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放學的時候,我還找他理論了一下,他大聲的告訴我:“我媽不讓我以後和你這種人來往。”嘴裡說的其他的惡毒言語讓我一聽就想錘死他。

至此,我在班裡似乎被孤立起來,以他為首的一群人整天就想辦法來欺負我。

他打不過我,就找一些高年級的娃來欺負我。

每次受到他們欺負的時候,還會附帶一句:“叫你爸媽來,看我怕不,外地人窮光蛋,跑我們這裡混吃混喝。”

說良心話,對於他們我也沒怎麼怕過,所以每次帶傷回家的時候,母親問道我的傷的時候,我總說是和朋友玩耍的時候造成的!

她也很忙,也沒怎麼在意!

一次下午的時候,我在門口一個人玩耍彈球的時候,一個比我高三屆的孩子,過來就跟我一巴掌,一下子就把我打趴在地,疼的我直接就哭了出來。

不知道當時是傻,還是怎麼的,眼睜睜的看著人家罵了我幾句跑掉了。

這一幕剛好被母親看見,她放下手中的摘菜的鏟子就追了出來,追了大概有幾分鐘時間,最終還是被他跑掉了。

回到屋子裡的時候,母親看著我的臉,一邊用蒸熟的雞蛋在我臉上來回的轉動,一邊在問我來人是誰?

我說出不認識的時候,她又問相貌怎麼樣,我簡簡單單的描述的一下,她似乎認可的點了點頭。

“為什麼自從他們知道我們是外地來的,就不跟我在一起玩了?我對他們那麼好,而且有好的就給他們吃。”

“他們骨子裡就瞧不起外地人,地域歧視我們,覺得我們是窮地方來的。”

這些話在我幼小的心靈種下了根!

所以為了不受別人欺負,我開始變了,變的對學習成績不在乎,開始練拳,在我心裡認為只有拳頭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但是最後同年級幾乎沒人敢欺負我了,但是他們依舊瞧不起我。

反而因為這樣成績下降,有的老師也拿外地人這個梗來辱罵我。

孩子的家長一旦知道是我欺負了自己的娃,一定會是來找我麻煩的!

而且總是附帶一句話:“你個外地小雜種,還欺負我娃,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漸漸的外地人這個詞彙在我心累成了一個累贅,不管走哪裡,只要聽到這三個字,我心裡就會不舒服。

不管他們說的是什麼事情,我一概論之。

異鄉人這個詞當時的生存程度,就好比現在外國的種族歧視一般

也就自然明白了王維所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我不知道,他當時是什麼情景,但是看他寫的那麼淒涼,也許遭遇好不到那裡去。

受人冷落,被人欺負,是常有之事。

如今隨著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地域歧視已經在慢慢消化,融合。

但是在一些落後的城鄉中,這樣的問題還存在不少。

甚至在如今一些大企業中,還會偶爾聽到這樣的事情。

這也就是如今當我看到一些為了家人過上更好生活背井離鄉的人們,說實話我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難受的。

他們有時候或許要比別人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平等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