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成长吧

为了孩子,成长吧

两个孩子走在春天的绿地上

人有两种生存方式,一是随机摆动,二是有目的前进。

随机摆动,就是按照身边大环境的套路过日子,你让我读书就读书,你让我工作就工作,你让我成家就成家,他们最后一般固定在工作地点,直到退休。

随机到发达地区,那感谢命运。这个比例是低的。

随机到落后地区,自己的改变就显得更加迫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世界和平,物质充沛,也没有大的风险,一切都会有的,只不过是低配版的:房子不值钱,车子不值钱,生活质量相对比较低。只满足于生存的话,是不错的。

这种生活方式唯一的不足就是,人总是不满足于生存。人解决生存以后,将释放出更多的欲望,这就是进化的驱动力,这可以说是城市化的人性基础。

城市化提供更细的分工,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可能,它满足人性无尽的欲望与追逐。为了得到城市的好处,城市新移民可以忍受贫民窟,上班族可以接受令人窒息的交通、更小的居住面积、更大的阶层压力。

但城市化不是单向流动,每一天,总有人离开城市回到乡村,也有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只不过是后者在数量与质量上远胜于前者,这就是城市化的规律。最后,村庄、乡镇与小城市,总还是会有居民的,只不过,他们是更低欲望,只求生存的随机者。

有目的地前进,是更有挑战的生存方式,是理性的产物,是人特有的。这需要人延迟满足,成年人的世界,开始行动10年后才得到满足,很正常的事,新工作、新技能,在一座城市里安家立业,都得吃很多苦,也得付出成本。意志薄弱的、容易动摇的、娇生惯养的,随时都会回到随机状态。

但孩子往往会断你逃跑的后路。

绝大多数父母,是真爱孩子的,他们愿意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仅仅是为了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机会,就足以让中国的父母进入城市。也迫使他们早早制定计划,才能踩准孩子成长的节拍,比如你2岁的女儿,要让她到成都读小学,这5年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落户、积分、各种条件满足,才有可能得到学位,环环相扣,父母决定了,就得行动,没有时间犹豫,没有时间自怜。

很多成年人,让他们为自己创造机会,逼自己跨越阶层,他们往往没有这个决心与意志,有了孩子以后,就被这个小魔鬼诱惑,为了满足他的愿望,一步步前进,每天解决困难,想退很难退,因为孩子无法退货,他不可逆,跟定了你,不知不觉,你意志变强大了,能力也更强了,所以,很多成年人,应该感谢孩子,逼迫他们成长。

当然,也有不被诱惑的家长,他们把孩子扔进随机状态,活得怎么样,看你自己的造化吧,他们的孩子,成材的概率低一些是必然的。

你还年轻,为了孩子,应该摆脱随机状态,任何行动,都有成本,比如暂时分离的思念,比如金钱的付出,不想付出,既要熊掌又要鱼,那就永远无法行动。

为了孩子,成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