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里不尋常的愛!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一雙巧手

一顆愛管閒事兒的心

一道道熱氣騰騰的家常菜

食物妥帖了胃,愛意溫暖了心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葡萄枝葉密密鋪滿了牆壁

盛夏時節

院子的上空一片搖曳的蒼翠

清風徐徐地一搖

幾片碎碎的陽光

偶爾從葉縫間掉落下來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古奶奶,你走慢點,到家了給我打個電話。”站在葡萄架下,不斷髮出叮囑聲的就是奶奶廚房的發起人“劉奶奶”。

週三,“奶奶廚房”固定活動的日子,也是劉奶奶一週中最忙碌的一天。

老磚牆、舊花園。小稅巷是玉林的一個老舊小區,“奶奶廚房”就藏在這裡。用“酒香不怕巷子深”來形容“奶奶廚房”可能是最貼切不過。

拉開簾子,走進飯堂。

一張竹簾,隔開的是兩個世界。

外頭是靜謐的小區,裡頭是另一番熱鬧的天地。飯堂不大,粉白的磚牆,暖黃的燈光,幾張桌子拼湊成一方長桌,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吃茶,聊天,看電視。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室內比起以前明亮了不少,冰箱、抽油煙機、空調.......傢俱一應俱全,這是改造過後的奶奶廚房。

“是熱心人士出資幫我們改造的,出去耍了10幾天,回來就變成這樣子了,很滿意,很感謝他們!”說起新廚房,劉奶奶臉上有掩藏不住的笑意。

在這裡,最多時一餐有30多位老人一起吃飯。大家採取AA制,由團隊中熱心而有威望的老人管財務,收到的資金作為團隊開展公益活動的愛心基金。

雖然說是“廚房”,但是吃飯在這裡成了最普通的事兒。來吃飯的,很多都是空巢老人,每次過來和別的老人一起,擺擺龍門陣、唱唱歌,排解寂寞,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週三是“奶奶廚房”固定活動的日子,然而,除了週三,想要去奶奶廚房吃飯,劉奶奶也會很歡迎你。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沈奶奶就住在黌門公館,她今年已經85歲了,現在一個人居住,她已經在“奶奶廚房”吃了一個多月的飯了,每天中午11點半和下午6點半,她都準時過來。

“我第一次見劉奶奶就覺得很親切,她很關心我。有時候因為有事情來晚了走到小區門口就看見她在等我,很貼心。”

七朵金花,一片綠葉。

七個“美女”嬢嬢和劉奶奶的老伴組成了“奶奶廚房”的志願者固定班子。然而,從飯堂開展至今,來“奶奶廚房”做志願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百人,最小的志願者僅8歲。

“奶奶廚房”就像一塊磁鐵,源源不斷的匯聚愛心,又將這愛意輻散出去,這個小院子裡,集結了眾多的熱心腸。

“來做志願者感覺很有意義,看見老人們吃的高興、玩的開心,我就滿足了。”多多是一個聲音甜美的小姑娘,她是一早從溫江趕過來的,洗菜、切菜、洗碗,一早上,她就沒有停下來過,她還帶了兩個西瓜來給老人們解暑。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現在,劉奶奶已經步入古稀之年,有人問劉奶奶,等她忙不動了,廚房怎麼辦呢?劉奶奶爽朗一笑:“我忙不動了還有別人嘛,我們這這麼多志願者,社區也很支持我們!”

自發而成,平淡卻不平凡。

“奶奶廚房”破解了社區居家養老難題,低齡老人服務於高齡老人,鄰里之間相互幫助、抱團養老,是老人們最喜歡的養老方式。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在玉林

在奶奶廚房

講講老成都的故事,唱唱歌

成了生活中暖心的小確幸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玉林|講講故事,唱唱歌,奶奶廚房,家常菜裡不尋常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