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畫冊 聲波

鐵壺裡熱氣騰騰的茶

浸泡著塵封的回憶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吹開飄搖的茶葉

清香四溢

而這傳家的濃香

在玉林

-1-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紅星牌的收音機、鳳凰牌的自行車、飛人牌的縫紉機、上海牌的手錶……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這“三轉一響”

承載著60年前無數家庭的夢鄉

而現在,它們和玉林人的故事

將被永遠記在這間

——玉林傳家寶生活博物館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64歲的黃先瓊正和玉林東路社區的街坊圍坐,講述著自己和“三轉一響”故事。

在她身旁,一臺已經微微發黃的的紅旗牌收音機,是開啟黃婆婆半個世紀回憶的鑰匙。

“1970年,我和我先生相識結婚,這可是我的結婚彩禮哦!”記憶略顯羞澀,卻透著一絲甜蜜。

花費近4個月工資買下那是最時尚的電子設備,黃婆婆和老伴兒省吃儉用。共患難齊享福,這臺近40年的收音機,見證了黃先瓊的愛情從青澀走向成熟,也見證著時代不斷髮展更替的前進步伐。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那時候的生活過得非常節儉,我還要養兩個在體校學習的孩子,為了讓他們營養能跟上,每天都會縫衣服到晚上12點,這樣補貼一點家用。”黃婆婆說。

這樣的好家風,漸漸融入到這些年代感十足的老物件裡,流傳給了玉林的孩子們。

“聽了黃婆婆的故事才知道以前的生活這麼艱難,我也學到了黃婆婆身上勤儉節約的精神,這是聽了‘三轉一響’的故事後我最大的感受。”現場聽故事的孩子說。

在玉林,傳承不僅體現在“傳家寶”的代代相傳,物件背後的精神傳遞更為珍貴。

-2-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有故事、有記憶的老物件

在玉林重新彙集

玉林傳家寶生活博物館

凝聚著

玉林人世代相傳的情懷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走進博物館大門

一臺插著天線的電視靜靜佇立在中央

發灰泛黃的外殼

讓人很難猜出它的年代

作為西南地區

最早生產出電視機的成無一廠

成都牌電視

不僅承載著

上世紀70年代末成都人的歡樂記憶

更是玉林的寶貴財富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環望展廳,5個房間裡放著老畫冊、黑膠唱機、鐵飯盒、手電筒等老物件,它們走過的歷史,成為城市記憶中鮮活的標籤,承載著新舊成都和新老玉林的故事。

“我們從3月就開始籌建玉林傳家寶生活博物館!大家都把自己家中有意義、有故事的老物件、傳家寶捐贈到社區來,通過講述它們的故事來回味玉林的記憶,品成都的生活。”玉林東路社區楊書記說。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從開始的1件到現在近40件,20多個家庭把他們的記憶凝聚在了玉林。

每週五,老物件的主人會帶著他的物件在博物館內,給街坊鄰里講述著物件背後的感人故事。

讓老物件重新展現成都“和諧包容、智慧誠信、務實創新”的獨特文化品位,這是玉林傳家寶生活博物館建立的初衷。

任憑歲月如何更迭

玉林“傳家寶”

最珍貴的依然是

精神的傳承

記憶的陪伴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玉林|“老成都”傳家寶:傳承記憶,傳承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