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七月初七,草木飄香。

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

著名漢學家張昌餘教授走入玉林,講述七夕文化的演變之路。

文人雅客,紛沓而來。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七夕拜禮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七夕拜禮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顏容。

七夕,又名乞巧,傳聞過去,真正的七夕是女兒節。這一天,妙齡女子們總會聚在一起,相約鬥巧、拜織女,祈求美好姻緣。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七夕拜禮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詞說鵲橋

“大家都覺得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嗎?”見大家都點頭,張昌餘教授笑了笑,開始講起了“七夕節”文化內涵的演變。

提起“七夕節”,很多人都會想起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日這一古老傳說。牛郎織女相戀,卻因為王母的阻隔,天各一方,一年只能見一次面……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詞說鵲橋

雖已年過古稀,張昌餘教授卻仍舊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七夕的文化內涵漸漸變得立體起來。

這一天,來玉林過七夕節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到他的故事中去了 ……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織就蓉城

衣食住行,“衣”從來就是排在首位。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一種氣度,一種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中華服飾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

七夕,玉林。這一天,身著漢服與旗袍的纖纖淑女們為眾人展示了“華服之美”。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織就蓉城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織就蓉城

嫻靜猶如花照水

行動好比風撫柳

若隱若現的縷縷琴聲,悠悠揚揚,女子身著漢服,伴著古琴聲翩翩起舞。

少女們以足為軸,輕舒長袖,嬌軀隨之旋轉,愈轉愈快,衣袂蹁躚,漢服之美,盡現於此。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縷縷琴聲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鑼鼓聲聲,雅樂陣陣

禮樂相和,錦繡霓裳

或撐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或手握華美的絹扇,從遠處走來,落落大方,猶如古詩所云:“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飾”。像一朵蓮花,香遠益清,亭亭淨植,開在水中央。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錦繡霓裳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錦繡霓裳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錦繡霓裳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輕捋羅袖露出十指纖纖

七夕,玉林。小朋友也成為了“文化使者”。身穿漢服的小淑女,一邊唸詩,一邊彈著古箏。

輕捋羅袖露出十指纖纖,顫、按、滑、揉,頓時曲韻悠揚妙曼,將觀眾帶到雲裡霧裡,飄飄如仙。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黌門街文化傳承志願者”

而這一天,玉林人還收到一份特別的聘書。從此,她們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黌門街文化傳承志願者”。

她們中,有熱愛文化的社區居民,亦有文化底蘊豐厚的文人。常常自發組織居民參加玉林的文化活動。

“最美不過夕陽紅,即使我已經退休了,但是我覺得我還能夠發揮我的餘熱,為社區文化建設獻出力量!”拿著鮮紅的聘書,譚萍女士掩不住臉上的笑意。

擇美而從

擇善而行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

人間無數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玉林|樂活七夕節,齊作鵲仙橋;千年的浪漫,傳承的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