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人物介紹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艾薇塔·貝隆

艾薇塔·貝隆(西班牙文名:Eva Perón,1919—1952年7月26日),前阿根廷總統胡安·庇隆(又譯胡安·貝隆)第二位夫人,又稱“貝隆夫人”,被譽為阿根廷“國母”、阿根廷永不凋謝的玫瑰。

艾薇塔·貝隆原來是一個窮人家出身的私生女,後來成為胡安·貝隆的夫人,與丈夫一起推行“貝隆主義”,創辦並建立了阿根廷"第一夫人"基金會與窮人救助中心,為阿根廷婦女贏得投票權等一系列權利,維護窮人利益,受到民眾愛戴。

“我準備為窮苦人燃燒我的生命。”她去世時,整個國家都為之悲慟。七十萬人從阿根廷各地趕來瞻仰遺容。紀念她的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和電影《貝隆夫人》經久不衰,阿根廷甚至將她的頭像放在阿根廷紙幣最高面額100比索上,以示尊敬。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我從未離開過你……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首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1996年麥當娜主演的電影《貝隆夫人》的主題曲。想當年從麥當娜口中唱出來,感動了多少人啊。

現在提起阿根廷,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梅西、馬拉多納,除此之外你可能還會想到阿根廷探戈。再有呢,你可能就說不出來,抓耳撓腮。而在幾十年前,人們一提起阿根廷想到的卻是“富裕的像個阿根廷人”和貝隆夫人。想當年,阿根廷真的很富裕,連歐洲人都羨慕。

為什麼後來阿根廷衰落呢,或多或少就跟貝隆夫人有點關係。

貝隆夫人本名叫艾薇塔,1919年出生在阿根廷潘帕斯省一個偏遠鄉村裡。艾薇塔是一個農場主的私生女,出生後便被狠心的父親拋棄了,母親朱亞娜帶著艾薇塔艱難度日,靠給別人縫縫補補做針線活拮据地生活著。

沒有父親家裡又很窮的艾薇塔從小被人欺負,看慣了人情冷暖,艾薇塔決定長大了要成明星,要賺大錢。15歲時一個歌舞團到她所在的小鎮演出,艾薇塔和歌舞團的一個年輕歌手好上了。年輕歌手說希望帶艾薇塔離開小鎮,進到繁華都市,賺大錢過富人的生活。艾薇塔畢竟太年輕了,不知世事兇險,竟然相信了歌手的鬼話。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艾薇塔來到了阿根廷深度布宜諾斯艾利斯,年輕歌手玩夠之後卻拋棄了她。艾薇塔該怎麼辦呢,她沒有文化,在繁華的大都市裡甚至找不到一份工作。她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而且她也沒臉回家面對母親。

為了生產,艾薇塔不得不到夜總會當舞女。她年輕漂亮,很快就用美貌征服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那些有權有勢的男人們,無數老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這些有權有勢男人們的幫助下,艾薇塔開始演電影、話劇、當主持人,總之迅速上位成功。

她獲得這些成功要付出什麼,大家都懂的。這種事情即使現在也經常發生。

1944年阿根廷聖胡安發生了大地震,至少有1萬人遇難,阿根廷全國沉浸在悲痛之中。時任阿根廷副總統兼勞工部長鬍安·貝隆在一個公園裡公開發表演講,為無家可歸的難民捐款。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胡安·貝隆極具感染力的演講瞬間感染了當時在場的艾薇塔。這個49歲的老男人渾身散發著成熟男人的魅力,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睿智氣質,從小沒有父親的艾薇塔非常迷戀這一套。

當胡安·貝隆演講完之後,艾薇塔像個小迷妹一般擠到前面,握著貝隆的手激動地說:“謝謝您的存在”。而胡安·貝隆也被眼前這個漂亮的年輕女子迷住了,從此他們結下了緣分。那時艾薇塔只有25歲。

在認識一年之後,胡安·貝隆和艾薇塔結婚了,艾薇塔便成了後來世人皆知的貝隆夫人。

1946年,貝隆夫人極力支持丈夫競選阿根廷總統。由於貝隆夫人當時有自己的廣播節目,她是節目主持人,她利用這個節目為丈夫拉票,號召窮人選舉胡安·貝隆。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貝隆夫人用自己貧寒的出生迅速博得了底層窮苦大眾的認可。貝隆夫人還信誓旦旦地說,貝隆當選總統後將為窮苦大眾、失業人員、單親家庭、未婚母親、無家可歸者、無所依靠的老人們謀福利,後來這一政策發展為“貝隆主義”。

貝隆夫人還陪著政府到全國各地巡迴演講宣傳自己的執政理念,他們走到哪裡都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貝隆夫人的人氣甚至超過了胡安·貝隆,因為她的身世更能引起窮人們的共鳴,而胡安·貝隆畢竟是軍人出生,多少與民眾有點距離的。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在貝隆夫婦堪稱教科書的宣傳營銷攻勢下,胡安·貝隆終於當選阿根廷總統。成為“第一夫人”的貝隆夫人也有了更多權力為窮人謀福利,她為窮人修住房、建學校、醫院、養老院等等。而對富人卻態度蠻橫不講道理,越是這樣越能獲得窮人們的支持。窮人們甚至把貝隆夫人畫像與耶穌像掛在一起,她是“救世者”,她是阿根廷底層窮苦大眾的“女神”。

可是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貝隆夫人卻忽略了。把工廠老闆都打到了,工人們也開不了工;把精明的商人們都打倒了,國家經濟也要完蛋了。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1951年,貝隆夫人幫助丈夫成功連任總統,但那時她其實已經患上了子宮癌。當“第一夫人”身患癌症的消息傳出後,頓時阿根廷的教堂被人們擠爆了,他們在為貝隆夫人祈禱。

人們的祈禱最終也沒有用,1952年7月26日,貝隆夫人走完了他的一生,那時她只有33歲。

貝隆夫人的死讓全阿根廷陷入了悲痛之中,所以才會有“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不過,也有一些人並沒有哭泣,他們甚至很高興,就是那些富人們,一直打壓他們的惡毒女人終於死了。

阿根廷第一夫人:從夜總會舞女到總統夫人,死後遺體被人鞭屍

貝隆夫人去世之後,貝隆總統效仿列寧遺體的處理方式,對貝隆夫人的遺體做了防腐處理,放在阿根廷總工會大樓裡,每天民眾絡繹不絕來瞻仰她的遺容。

1955年時阿根廷發生政變,推翻了貝隆政府,胡安·貝隆被迫流亡西班牙。而貝隆夫人的遺體被政變者鞭屍,因為據親歷者說“鼻子上有個大坑,臉部和胸部有被擊打的痕跡,背部也有痕跡。”

1957年,梵蒂岡教會人員將貝隆夫人遺體運到意大利,埋在米蘭的一處公墓裡。

1970年代初胡安·貝隆王者歸來再度當上阿根廷總統,他命人將貝隆夫人的遺體挖出來,運到馬德里的別墅中(他曾經流亡在這裡)。

1974年,阿根廷當局又把貝隆夫人遺體運回阿根廷,埋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公墓裡。

但在1980年代貝隆夫人的墓被仇恨者盜墓,貝隆夫人家族的人不得不將她的遺體放在一個5米深的地窖裡,上面有三層鋼板。從此再也沒有人能打擾這位傳奇女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