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故事」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匯聚「魔鬼與天才+創新模式」的創新型孵化器

有一座深咖顏色、造型獨特的建築,矗立於海淀大街一號(一號樓),位於中關村西區東大門,這便是海淀國企——中海投資主辦的中關村夢想實驗室,這裡為創業者造夢、築夢和圓夢,是一個匯聚了“魔鬼與天才+創新模式”的創新型孵化器。

2017年,是中關村夢想實驗室成立的第五年,張岐作為中關村夢想實驗室的運營主管,不僅見證了一號樓25年裡所經歷的風霜雪雨、榮耀與輝煌,也見證了海淀大街30年的歷史變遷。

「西區故事」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匯聚“魔鬼與天才+創新模式”的創新型孵化器

海淀大街“一號樓” 見證中關村歷史變遷

中關村夢想實驗室所在的一號樓,於1992年啟用,先後用於政府辦公、電子商城及創新型孵化器,她不僅見證了中關村從一個區域名稱,發展到“中國的硅谷”的變遷,同時還見證了中關村在中國科技產業發展歷史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2009年,隨著國務院下達關於“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覆,中關村迎來了新一輪發展契機。2010年,中海投資對一號樓進行重新定位、規劃、清理、改造裝修、招商入駐等一系列舉措。

經過改造,一號樓外表煥然一新,先後引入了清科時代、創客空間、英特物研院、全電智領、天使聚場、智能硬件夢工場、機器人開放空間等創業團隊進駐,並創新運用“搭建平臺,聚集要素,對接資源,比肩成長,跨界融合,協同創新,血脈相連,攜手共贏”的孵化理念,以及“聚焦目標、頂層設計、營造生態、精準孵化”的運營模式,創新孵化的功能。以順應形勢的功能定位為方向,以“魔鬼+天才”的創業創新要素的匯聚為基礎,以先進運營理念和模式為保障的孵化器,被中關村管委會命名為——中關村夢想實驗室。

據中關村夢想實驗室運營主管張岐介紹,在一號樓華麗轉身的過程中,中海投資對一號樓從功能定位、清理騰退、規劃佈局、裝修改造、定向招商、孵化運營進行全面改造,實現了創業生態形成的全過程。

在中關村夢想實驗室1-9層步行梯的牆面上,以繪畫為基礎,照片模型為補充,運用VR和可見光通信技術,再現了中關村科技產業發展30餘年的歷史——中關村科技產業發展畫卷。畫卷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海淀的標誌性街道——白頤路開始,再現了電子一條街、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全國首家)的設立、電子大賣場、互聯網時代,以及創新驅動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時代,最終點題--海淀區要成為“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這幅畫卷,是由張岐帶領團隊創意並組織完成,長達1層至9層,從1樓到9樓的圓柱上,由尾到首,形成騰飛而上的巨龍。龍頭在9層樓頂位置與一幅中國地圖相接,龍眼正是中關村夢想實驗室的標識,寓意著中關村夢想實驗室乘勢騰飛,爭做龍眼。張岐表示,海淀一條街便如同一條科技巨龍般霸遊天下,而中關村夢想實驗室所處的海淀大街一號則是龍頭位置,龍的兩隻觸角分別伸向北大、清華、中科院,這無疑是中關村作為中國高科技產業源頭創新資源的標誌。

砥礪五年 創新孵化碩果累累

2017年,中關村夢想實驗室成立五週年了。五年的時間裡,中關村夢想實驗室的孵化成果累累。由中關村夢想實驗室率先提出的“數字設計,成就創業夢想”的運營理念已走出國門,登陸美國時報廣場;由夢想實驗室率先引入孵化、股權扶持的清科股份、全電智領、創客空間、天使聚場、文創聚場等一批代表性的企業,已在其相關的智能硬件、文化創意及互聯網等領域產生極大影響,並取得豐碩成果。

其中,清科股份於2015年初,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中關村夢想實驗室首家孵化上市企業;全電智領研發的可見光通技術應用,已經開始惠及文化、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並代表中關村科技成果參與了2017世博會,即將走進人們的生活;創客空間,作為國內最早將“創客”文化引入並加以本土化的傳播者、踐行者,已經成為國內創客組織的一面旗幟,其完全有能力成為推動創客繼續前行的引領者;天使聚場的互聯網金融,正在以“天使茶館”的形式,遍佈國內,正在走向國際;文創聚場經過孵化,研發的可視化整體解決方案(VOS),已經得到影視、文創區域、商品物流及風投等領域的青睞,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提出共同行動綱領 創新孵化3.0

由共同目標、共同理念、共同舉措、共同模式形成的《共同行動綱領》,是中關村夢想實驗室未來的共同目標,也將是夢想實驗室創新孵化的3.0標誌。

張岐表示,共同行動綱領中,共同目標是指成果轉化、產業促成;共同理念是指品牌、資源同享,創新驅動;共同舉措是指平臺匯聚,精準孵化;共同模式是指資源融合,協力眾贏。由此構成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創新孵化3.0的基本要素。

在今年5月26日,中關村夢想實驗室五週年之際,為落實推進創新孵化3.0的目標,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啟動了“4+1”新舉措,即,四平臺一智庫。其中,圍繞可見光通信技術應用推廣,擬設立中關村可見光通信技術應用研究院;圍繞創新傳統醫療運營方式,擬設立VR醫療孵化平臺;圍繞文化創意產業,設立VOS文創平臺;助力推動機器人開放空間——因創實驗室;同時,擬通過合作設立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夢想智庫”。

在中關村夢想實驗室的孵化企業中,像鋮果科技、文創聚場、天使聚場等企業的命名,均來自張岐的構想。他說自己喜歡“聚”字,意為“聚合”,他認為中關村不乏創新創業的個體,卻缺少聚合的平臺。

張岐認為,作為創新型孵化器的中關村夢想實驗室,如今正在順應市場需求,在“孵化+投資”基礎上,聚焦產業需求,並側重在以科技成果為核心,相關資源匯聚的平臺為基礎,運用“科技成果+產業資源”創新孵化方式,並通過探索創新孵化運營的機制和模式,加速促進創新孵化3.0的實現。

展望未來,中關村夢想實驗室作為國企主辦的創新型孵化器,還將進一步提升創新孵化層級,並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指導方針,力求在創新孵化中發揮國企引領示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