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進的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已超1萬公里,爲何還要研製轟炸機?

李先森77998


洲際彈道導彈迄今為止在實戰中從來沒有用過。而轟炸機不管是大戰還是小戰經常使用。洲際彈道導彈裝備的都是核彈頭,在實戰中沒人敢用。就算換成常規彈頭,也有可能會被誤判,導致世界大戰的爆發。所以大家都是拿洲際彈道導彈嚇唬人的,不敢用。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裝備不起洲際彈道導彈。而且洲際彈道導彈也是非賣品,拿錢買不到。但是轟炸機就不一樣了。狂風這樣的戰鬥轟炸機。圖16這樣的中型轟炸機,任何一箇中等國家都買得起。手頭自然是有什麼就用什麼咯。

至於戰略轟炸機只有英國蘇俄和美國才有。戰略轟炸機是經常用的。比如在馬島戰爭的時候,英國就動用了戰略轟炸機轟炸馬島上面的機場。B-52轟炸機在越南戰場上的地毯轟炸,打得越南人心驚肉跳。



就算是最貴最強大的b2轟炸機,也參加過多次實戰。轟炸南聯盟轟炸科索沃轟炸阿富汗,B-2就真的像幽靈一樣無處不在。美國從來沒有把b2轟炸機藏起來,不用,只要一抓住機會就讓b2上戰場練練手。

雖然很多人都看不起轟六轟炸機。覺得他又醜又弱。如果真要沒有這個轟炸機,美國海軍就會住在家門口,賴著不走了。根本就不用操心搞什麼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去圍堵封鎖。中國的轟六k出來以後,美國現在覺得連關島都不安全。



對於中國來說,是必須要搞轟20轟炸機的。中國雖然有東風五導彈,東風41導彈,東風31導彈。但美國人並不怕,因為它知道你不敢輕易使用。但是中國轟20轟炸機出來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美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航母上邊兒是不是有幾家轟20在遊蕩。


厲兵


洲際彈道導彈可以飛一萬多公里不假,但洲際彈道導彈能隔三差五飛去其他國家門口秀肌肉嗎?洲際彈道導彈可以像戰略轟炸機一樣飛出去執行完任務然後再返回基地嗎?洲際彈道導彈可以像戰略轟炸機一樣參加軍演扔炸彈嗎?答案很明顯,都不能,洲際彈道導彈的終極性、一次性、戰略性等屬性決定了它在三位一體核力量體系中的地位,終極但不全能,還需要其他核武還彌補其缺陷,即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

戰略轟炸機相比洲際彈道導彈,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它具有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只要在其壽命範圍之內,戰略轟炸機可以不停地起降執行任務,好比迴旋鏢,扔出去還能回來;但彈道導彈就像射出去的箭,射出去就回不來了。而我們都知道,在實際的使用中,戰略轟炸機的出動頻次要比洲際彈道導彈高得多,美國、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時常活躍在中東,中國的戰略轟炸機活躍在西太平洋,但是這三國的戰略彈道導彈換了一代又一代,至今沒有實戰機會,英國、法國的戰略彈道導彈也一樣,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戰略轟炸機的話,這些任務應該由什麼來執行?用洲際彈道導彈嗎?明顯不現實。當然,戰略轟炸機的戰略性也是因國而異的,英國、法國的戰略轟炸機在退役之後就再沒有研發新的,而美國、中國、俄羅斯均在研發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


軍機圖


世界上最選進的洲際彈道導道,要數美國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中國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和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最為先進,這三款導彈不反射程遠,而且可攜帶多枚分導或核彈頭,其精度和殺傷力相當驚人。


美國的民兵3洲際導彈

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導彈

中國的東風41洲際導道

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程轟炸機,有美國(B52、B2),俄羅斯的(圖160、圖22M、圖95),中國的(轟6、轟7、轟6K),其中美國的B2和俄羅斯的圖160遠程轟炸機,這兩款轟炸機型,不僅航程遠,而且載彈量大,是世界轟炸機的佼佼者。



洲際導彈雖然射程遠,威力驚人,但各國的洲際導彈都處於模擬狀態,並沒有經過實戰演練。而遠程轟炸機不同,它不僅航程遠,而且機動性和靈敏性要優於洲際導道。


烈熱中的太陽


圖注:美國戰略轟炸機B-1B

人們說到核力量,常說三位一體,指的就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它們分別可以從陸上、海上、空中對敵人進行核威懾或核打擊,這三大武器雖然作用趨同,但各有優勢,所以不能簡單說用誰取代誰。這就如同你手裡有蘋果和鴨梨,不能說有了蘋果,就可以不需要鴨梨!各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能二選一,用一個否定另一個。

就拿戰略轟炸機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來說,前者的缺點是速度慢,且有人駕駛,飛臨戰區有被擊落的可能。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則不然,它的優勢是飛行速度快,人在後方控制指揮,飛行乃至落在敵人目標區域過程中,不存在人員傷亡的風險。就此相比之下,似乎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更好一些。

但是別急,所謂優點和缺點,其實往往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優點當中其實蘊含著缺點,而缺點當中自然也蘊含著優點。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是飛得快,但它是一次性使用,從研製到部署,再到維護,本來就已經耗資巨大了,再加上最後是一次性使用,打出去之後就是一去不返,綜合成本高昂。而戰略轟炸機有人駕駛,飛出去執行任務之後還可以飛回來,反覆使用,綜合成本上就很有優勢。

其實,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而言,如果一定要說有了一個就可以不需要另外一個,一定要在兩個當中來一個二選一的話,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選擇更傾向於保留戰略轟炸機,比如五大國之一的法國,歷史上和美蘇等國一樣同步發展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但後來卻放棄了陸基彈道導彈,而將空基核力量保持至今。


兵工科技


的確,自從核武器出現之後,美蘇等核大國的核武器運載工具當中,洲際導彈曾經卻而代之,讓戰略轟炸機一度下崗了,原來類似於中國的轟-6,英法分別有3V(火神、勝利者和勇士)中型轟炸機和幻影IV超音速轟炸機用於執行核攻擊任務的,但後來英法不僅讓它們解甲歸田,甚至只保留了戰略核潛艇搭載的潛射洲際導彈。

但後來,巡航導彈的出現,小而精的B61這樣的戰術核航彈的出現,讓戰略轟炸機的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巡航導彈可以讓非隱形的戰略轟炸機脆弱的生存能力得到保障,禦敵於千里之外,而B-2這樣的隱形轟炸機,可以攜帶B61執行核攻擊任務,而且精度要比圓概率誤差(CEP)至少百米(三叉戟IID-5潛射洲際導彈,90米,目前已公開的最高精度)以上要準的多。

(攜帶Kh-101隱形巡航導彈的老熊在敘利亞)

在常規打擊任務上,戰略轟炸機更是比洲際導彈好用多了。雖然美俄中的洲際導彈也時常進行抽檢試射,但都是本國領土或者固定的海上靶場(美國主要是太平洋誇賈林環礁),很難用於實戰,即使裝載常規彈頭,也很容易引起別的核大國的誤判導致不可想象的結果,這種風險戰略轟炸機完全可以化解。

(LGM-118“和平保衛者”洲際導彈10個核彈頭再入場景,就算換成常規彈頭扔在阿富汗,中俄肯定難以接受)

因此在阿富汗、敘利亞戰爭中,你可以看到美國的B-52、B-1、俄羅斯的圖-160、圖-95MS攜帶巡航導彈、航彈攻擊敵方重要目標,卻沒有看到核大國手上的洲際導彈實際使用過一次。


跟烏龍漲姿勢


洲際彈道導彈與轟炸機二者雖然都可以飛一萬多公里,均為國之重器,但是二者的戰略威攝和戰術目標以及其價值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戰略轟炸機造價是洲際彈道導彈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但是戰略轟炸機可重複使用,可攜帶常規武器(普通炸彈,防區外發射空射巡航導彈等)也可攜帶核武器,打擊方式靈活,且攜帶量大,隨著現代戰機隱身技術的發展,加強了戰略轟炸機的空防能力,以及隨意現代高尖端發動機技術的突破,使得戰略轟炸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其次戰略轟炸機是一個國家重要戰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武器重要運載工具,是構成三位一體核打擊之一,是一個政治大國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在和平時期,戰略轟炸機還是重要的威攝手段,任何國家都不敢忽略它的存在。



洲際彈道導彈雖然造價遠低於轟炸機,然而它不可重複使用,是無法與轟炸機可重複使用相比較的,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國之重器,一般用於攜帶核彈頭,是核打擊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只有與敵國發生大規模戰爭(極可能發生核戰爭)時才會使用,一般情況下只作為一種威攝手段,發生局部戰爭或與敵國發生小規模衝突時首選還是戰略轟戰機。



大風起兮雲飛揚y


首先洲際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作戰平臺,兩者之間本身並不具備互相取代的關係,就好比坦克不能取代火炮一樣,因此也並不存在“有了射程上萬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還要不要研製轟炸機”的這個命題。

洲際彈道導彈是無可爭議的戰略核打擊主力

其次在作戰功能方面,洲際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存在一定的共同點,那就是兩者都負擔著執行遠距離戰略核打擊的任務。洲際彈道導彈的優勢是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可以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將核彈頭投擲到上萬公里以外的目標,這是戰略轟炸機所不能比擬的。



戰略轟炸機的作戰任務彈性是洲際彈道導彈所不具備的

但是戰略轟炸機同樣也有自身的特點,那就是部署更加機動靈活,彈藥投送量更大,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快速集中兵力對特定目標發動高強度的打擊。然而總的來說,效率更高的洲際彈道導彈在目前世界主要核大國的戰略打擊力量中佔據著主導地位,戰略轟炸機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打擊力量存在。


除非爆發核戰爭,否則洲際彈道導彈只能作為昂貴的擺設

不過戰略轟炸機有另外一項作戰功能是洲際彈道導彈所不具備的,那就是極其強大的常規打擊能力。洲際彈道導彈屬於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單位造價昂貴、打擊精度較低,基本上沒有用於執行常規打擊任務的價值。戰略轟炸機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飛行器,航程遠載彈量大、單位火力投送成本較低,正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戰略轟炸機卻能夠在常規戰爭中大顯身手

既可以攜帶遠程巡航導彈實施防區外精確打擊,也可以攜帶大量低成本制導或者非制導彈藥突入敵方防禦縱深進行大面積密集轟炸,是在常規戰爭中最有威懾能力的作戰平臺之一。美軍的B52、B2戰略轟炸機在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局部常規戰爭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洲際彈道導彈卻完全派不上用場,不得不淪為袖手旁觀的看客。


刻雨無痕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洲際導彈和轟炸機。

洲際導彈,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執行大洲之間打擊任務的一種超遠程武器,是一種彈道導彈,射程8000公里以上。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重要一環。注意,洲際導彈是跟核武器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洲際導彈都是帶有核彈頭的,這種射程上萬公里的戰略武器,沒有那個傻子會去裝上常規彈頭,難道好不容易突破你的反導網,就為了炸掉一座大樓?是不是太奢侈了?所以洲際導彈肯定是用來執行核打擊任務的,不到生死存亡時刻根本用不上,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威懾力量存在。

至於被稱為

空中堡壘的轟炸機,用途就比較廣泛了。轟炸機可以分為戰術轟炸機(載彈3~5噸)、戰役轟炸機(載彈5~10噸)和戰略轟炸機(載彈10~30噸)三種類型。大家聽得比較多的應該及時美國的B-2轟炸機和俄羅斯的圖-160了,這兩種轟炸機可以說是當代轟炸機的典型代表(有著上萬公里的航程)。轟炸機也是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空基核力量的組成,可以直接投擲核彈,但是前提是你要能突破對方的防空網,不過自從有了巡航導彈以後,轟炸機就可以不用飛到目的地進行核打擊了,可以在幾千公里以外發射巡航導彈(巡航導彈的飛行高度只有幾十米,隱蔽性高,不容易被雷達發現,而且精度很高,可以說是指哪打哪,比洲際導彈的打擊精度要高)。

再者,執行常規打擊的時候,轟炸機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你用常規導彈打擊幾千公里乃至上萬公里以外的目標,代價太大,或者說太燒錢了,打擊效果也肯定有沒轟炸機扔個幾十噸炸彈下去來得實在,而且現代轟炸機的航程飛個幾千公里完全不是問題,不說B-2(唯一的隱身轟炸機

,美國佬的黑科技)和圖160這兩個變態了。總之,轟炸機是目前空軍的主力作戰武器之一,在有限衝突中的作用不是洲際導彈能比的,那個大炸逼只能在核大戰的時候用用,不然平時就是個威懾力量,你見過現在有人用洲際導彈去懟別人的?貌似還沒有國家用過吧。

以上內容只是個人見解,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我是軍事問答達人哨兵ZH,領域解析,獨特見解,歡迎大家關注。


哨兵ZH


陸基洲際導彈、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是核打擊三位一體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三者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路基洲際導彈和戰略核潛艇都強調隱蔽性,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在任何對手的視野之中,只有戰略轟炸機屬於可以主動出擊的空基戰略打擊力量,這種戰略威懾力量經常被用於顯示實力,比如美軍轟炸機經常在亞太地區和中東區域活動,俄羅斯轟炸機也經常繞飛歐洲及日本列島。

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一般在1萬公里左右,這樣的射程已經足夠對全球大部分區域構成威懾作用,海基核潛艇由於擁有長期水下隱蔽活動能力,因此能夠從更加難以防禦的角度發起導彈襲擊,是最主要的二次反擊力量。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未有陸基洲際導彈和海基核潛艇發射核彈頭打擊對手的案例。當年美國用原子彈打擊日本,也是通過轟炸機實現的,由此可見轟炸機確實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投擲平臺。

嚴格意義上講,如果真的要發動核打擊的話,洲際導彈的速度和效率並不比轟炸機慢,甚至可以說更快,因為轟炸機需要起飛準備,還必須裝彈,洲際導彈進入大氣層之後的射速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這是戰略轟炸機所不能比擬的。但是在相對和平時期,戰略轟炸機所體現的威懾作用,又遠遠超過隱蔽的洲際導彈。

另一方面,戰略轟炸機也不一定只能用來投擲核力量。事實上,美國和俄羅斯的轟炸機大多數時候都是用於執行巡航任務,作戰時則用於投擲常規武器。這些大規模空投平臺所發揮的多元作用,絕非其它平臺所能輕易替代的。所以轟炸機在未來仍然是必須重點發展的一個武器項目,“導彈替代飛機”的理論早就已經被證實不能完全成立。


白虎堂


遠程打擊一般的打擊手段分為:陸、海、空三位一體的遠程打擊體系。陸基發射又分為固定發射井發射、移動汽車陸基發射車及移動火車陸基發射車三種發射模式。

陸基發射洲際導彈一般在發射前都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這就造成了生存幾率低的特點,固定發射井一般早就在敵人的監控範圍以內,戰爭開始第一波攻擊發射井生存的概率很低。汽車和火車的發射平臺受地域和發射場地的限制,能在第一和第二波生存下來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即使有生存下來的對敵人的威脅也不是很大。

空中和海中相對於陸地生存幾率就大好多,因為敵人很難掌握空中和還中的具體目標座標。而海軍又是軍隊的底牌,不到最後一般不會動用海基洲際導彈發射。所以空中轟炸機就成了生存幾率較大的打擊力量。只要飛機起飛,飛機可以在敵人的防空區外發射遠程空對地打擊,即有效的打擊敵人又有效的保護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