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感人 爲民暖人

平“语”感人 为民暖人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創作的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好評如潮,反響強烈。節目擷取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的詩詞典故,透視其語言深處的真實情感與思想內涵,從親民、立德、民本、家風、孝道、修身、實踐、學習、廉政、理想信念等角度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博大醇厚的人民情懷。

//

平“語”真情感人

//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語言平和質樸、典雅通俗、簡潔明瞭,引用了中國經史典籍中的華章佳句,把治國理政的深刻道理以樸素語言娓娓道來,似春風化雨,直抵人心。他用“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句坦誠愛民為民親民惠民心聲;用“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的比喻闡明以民為本對治國理政的重要性;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的道理闡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用“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的典故闡發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處處彰顯人民立場、人民情懷,淳樸近人、真誠感人,潤澤人心,通達心靈。

言為心聲,話語深處,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習近平總書記的平實話語透射出真摯的人民情懷,而他的人民情懷與他在陝北的七年知青歲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在陝北,青年習近平與群眾甘苦與共、情同手足,涵養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懷,熔鑄了他以民為本、服務人民的篤定信念,培育了他紮根人民、愛民為民的人民情結。之後,從河北正定到福建寧德,從浙江到上海,最終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總書記走到哪裡就把造福百姓的人民情懷帶到哪裡,始終強調“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在幹部的心裡有多重,幹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這些情真意切的語言透露出情繫人民、真摯為民的濃厚情感與心繫蒼生的天下胸懷。最是真情感人心,正因於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飽含的人民立場、飽含的為民利民惠民情愫,最能打動人心,撥動心絃。

//

為民思想暖人

//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平易近人,貼近民心,直抒民意,入情入理,而且承載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擔當與使命,蘊著價值立場、思維方式、理想信念等重大問題,以其思想之博大而精深,溫暖人心、凝聚人氣、贏得民心。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大眾話語、人民情懷背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它的內涵豐富、境界高遠,構成一個嚴密的邏輯體系。堅持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追求人民幸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人民利益至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在上述思想中,人民立場是立足點,人民主體是基本遵循,人民幸福是方向,人民標準是尺度,以人民為中心是價值取向,它們相互作用、相互補充,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體現了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的大情懷、大視野、大格局,既符合人民創造歷史的群眾史觀,又體現“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佔據了真理和道義的精神制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