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是怎麼練成的?

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於1cm) 深.

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前人曾以“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刻入絹素”、“筆力槓鼎”等形容用筆所顯示的力量。從事書法的人都知道所寫的筆劃要有力才好,因而朝夕追求,艱苦研討,不斷實踐,去摸索用筆規律,求得把字寫得有力。而有的則走捷徑,竟要拼命把筆甩出去,認為就會有力。特別是寫彎鉤或撇、捺時,常因用力過猛,筆墨一過顯得毛張鋒露,猛看形似有力,而細辨則空洞無物。也有人認為將筆左右橫掃,或使盡渾身解數用力往下扎就會將墨深入紙內而“力透紙背”。


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是怎麼練成的?


奈毛筆性軟,腕力不足,按下之筆,鋒不易起,墨色滲化,顯得黑墨一團,軟弱無力。再者宣紙單薄,筆溼力猛,也易於將宣紙弄破。筆力不是使用鋤頭錘子物理的硬力。如果用筆一味霸悍,不是真正懂得了筆力,所寫出的點劃定是徑直少曲,拋骨露筋,硬而燥,溼而軟,不論粗細,一覽無餘,還有何力可言。其實筆力是發於身心應於手腕而生,是一種巧力,在理論上是來自書家對用筆辯證的,深刻地理解,在實踐上他是從合乎正確執筆,運腕得當,行筆有法,使矛盾統一於用筆中得來的。

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是怎麼練成的?

入木三分”源於王羲之的傳說,據唐代張懷璀《書斷》載:王羲之書祝版, “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力透紙背”見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當其用 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又唐代韋續《墨藪》:“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 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後來遂成了兩個帶誇張性的成 語,用來形容書法筆力的強健。


好的筆劃以此衡量書法有無筆力,要看所寫出的點劃,是否筋骨血肉皆備。但是這四者具備的獲得,是靠書者正確使用手中一支毛筆,調和水墨來體現的。筋生於腕,要想得筋,必須腕臂皆懸,靜心斂氣,逆入裹毫,提筆使鋒,筆走中路,所謂鋒不提筋不勁。骨生於指,若思得骨,必須指尖捏筆密實,五指齊力,萬毫齊鋪,提頓不斷交替運行,出以平頗,所謂不頗則骨不駿。血生於水墨,水墨濃淡適中,濃不燥枯,淡不滲化,幹則充實,溼能遒勁,運筆揮毫,血氣必活。肉生於毫,毫鋒協同,飽和水墨,以圓健的毛筆,靠腕力攝墨使毫平鋪於紙上,運行,所得肉勻而遒潤。

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是怎麼練成的?


筋骨血肉具備的點劃,必然是含蓄飽滿,柔中寓剛,骨挺肉豐,焦潤相生,粗能遒勁,細則挺拔,渴筆不空,溼筆筆跡所至,氣滿神足,不言有力而筆力自然顯示出來。而筆力的得來,確實不容易,它是由正確的執筆,合理的運腕,臂的空懸,按照用筆規律,經過持久練習,熟練的掌握筆墨技巧,達到心手相應,行筆有法,其力蘊藉於內,筆鋒著紙貫注於外得來的,這是要花費一些時日的艱苦勞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