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火車站「全貌」首次揭開 6條地鐵線路經過

广州白云火车站“全貌”首次揭开 6条地铁线路经过

广州白云火车站“全貌”首次揭开 6条地铁线路经过

金羊網記者 馬燦 通訊員 廣宣 許素華

廣州白雲火車站(棠溪站)的建設備受關注。日前,廣州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工程開始環評公示,白雲火車站的“全貌”首次揭開:除了新建火車站場外,還將配套建設東、西兩大廣場,以及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旅遊大巴站、出租車站、地鐵五大交通站場。它將成為廣州第一個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理念打造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配套工程擬2022年底完成

據介紹,廣州白雲火車站項目工程計劃2019年1月開工,2023年12月完工,總投資220.21億元。該站未來將承接廣州、廣州東兩站全部普速車,併兼顧部分高鐵和珠三角城際客流。工程內容包括:新建廣州白雲站、大朗客整所(包括預留大朗機務折返段)、既有廣州機務段適應性改造、新建京廣高鐵聯絡線廣州北~廣州白雲站19.284公里,廣州白雲~廣州西增複線5.140公里,以及預留廣湛高鐵等需同步實施的工程。

本次進行環評公示的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工程是白雲火車站的配套項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配套場站工程,周邊配套市政道路工程(白雲二線、棠槎路、鐵路東路),地鐵預留工程。配套工程計劃2018年10月開工,2022年12月底完成,總投資77億元。

配套工程總建築面積464935平方米,道路建設1.58公里,佔地面積13.76公頃。用地範圍主要為棠湧村、潭崗村範圍,主要為霸王國際大酒店用地、棠湧村福廕堂用地、駱駝大廈和長盛工業園廠房用地,以及部分未建設用地。項目拆遷總建築面積約90950平方米,其中樞紐配套場站工程拆遷建築面積72158平方米,地鐵預留工程拆遷建築面積18792平方米。

環評中透露,未來白雲火車站將建設成為“綠色、環保、智能”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廣州市第一個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理念打造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6條地鐵線路經白雲站

白雲火車站主體站場兩邊將建東、西廣場,東廣場面積23056平方米,西廣場15799平方米。此外,四大交通站場分佈在火車站的東南西北四個角上,均為地上三層、地下四層建築:公交樞紐站在西北角,將設落客車位20個、上客車位20個、蓄車100個;旅遊大巴站在西南角,將設落客車位5個、上客車位5個、蓄車5個;出租車站場在東北角,將設落客車位20個、上客車位70個、蓄車100個;長途汽車站在東南角,將設落客車位20個、上客車位20個、蓄車80個。車站內設有地下兩層的社會停車場,停車位2662個。經過白雲站的6條地鐵線路,分別是12號線、8號線、24號線、22號線、佛山8號線東延段,以及一條預留的地鐵線。

根據設計文件,白雲站未來旅客發送量7.48萬人次/日。地鐵為客流的主要集散方式,約佔全方式的54%,其次為公交與長途方式。由於白雲站周邊道路交通運作較為緊張,小汽車與出租車出行比例較低。預計六條地鐵線地面集散客流共計約50萬人次/日,高峰地面進出客流每小時6.1萬至6.5萬人次,地鐵各線間換乘客流總量約15萬人次/日。

重塑棠溪地塊帶動周邊升級

作為廣州鐵路樞紐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廣州白雲火車站(棠溪站)的建成對擴大廣州鐵路樞紐客運系統能力、優化客運分工、滿足新建高鐵線路引入都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規劃,白雲火車站項目是釋放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客運集配套機輛設施能力的交通基礎設施,有利於廣汕(含京九)高鐵動車引入廣州東站,以及京廣、深茂、貴廣、南廣等高鐵動車引入廣州站,為下一步廣州站改造提供過渡條件,是構建“五主三輔”廣州鐵路樞紐客運系統能力建設的關鍵性工程。

此外,白雲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地處廣州主城中心,土地資源稀缺,區位條件優越。但由於既有棠溪站系鐵路貨運站,周邊產業集群以商貿物流為主,業態層次較低、配套設施陳舊,削弱了地塊價值,也影響城市風貌和環境品質。通過配套工程的建設,進行站區及城市開發一體化設計,不僅可改善這一城市“門戶”的面貌,更能促進樞紐周邊地區乃至更大範圍的土地利用和開發建設,重塑棠溪樞紐地塊城市定位,帶動周邊地區產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