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

斑馬消費 任建新

1.35億元貸款逾期,揭開了天神娛樂流動性危機的潘多拉魔盒。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曄在被立案調查4個月後,於中秋節前夕決定退出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

在這個多事之秋,深陷業績危機的天神娛樂,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8年上半年,天神娛樂營業收入12.34億元,同比下滑22.34%,淨利潤2.09億元,同比下滑58.72%,扣非淨利潤更是下滑70.93%,僅為1.35億元。

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天神娛樂斥資百億激進併購,讓公司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業績翻番。當遊戲行業進入下行週期“擠泡沫”,天神娛樂的“空中樓閣”更加風雨飄搖。

利空交加,天神娛樂市值已由高峰期的400多億,縮水到如今的60億。

流動性危機一觸即發

2018年上半年的大崩潰,與天神娛樂(002354.SZ)2015年-2017年的業績形成鮮明對比。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2018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了現金流量淨額為-2.33億元,同比下滑143.50%。

因此,近期兩筆合計1.35億元的貸款逾期,也在意料之中。

2016年-2018年上半年,天神娛樂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3.10%、33.71%、28.62%。2018年上半年負債率下降,主要是因為公司總資產縮水。

從數據上來看,天神娛樂的債務壓力並不大。但是,在公司134.77億元的總資產中,僅商譽一項就高達65.41億元,流動性危機實際上早已潛藏。

截止到2018年6月底,公司總負債36.87億元;1年以內負債高達21.1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6.78億元。同期,公司的貨幣資金餘額合計18.22億元。

今年以來,遊戲行業下行趨勢恰逢行業強監管,天神娛樂扭轉業績頹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個1.35億元的逾期,可能只是公司流動性危機的開始。

實際上,早就今年上半年公司公佈2017年年度分紅派息方案時,業績下滑和流動性危機就似有端倪。

儘管公司2017年取得了10個億的淨利潤,但現金分紅金額僅1873.69萬元,佔比1.84%。2016年和2017年,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在淨利潤中的佔比都高於20%。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影視新業務毛利率腰斬

天神娛樂成立於2010年3月,以頁遊《傲劍》在行業立足,2014年作價24.51億元借殼科冕木業上市。

上市後,天神娛樂通過併購建立起四大業務板塊:網絡遊戲、應用分發、互聯網廣告、影視娛樂。

網絡遊戲是天神娛樂發家的主營業務。2018年上半年,公司遊戲板塊的營業收入為5.96億元,同比下滑19.54%,毛利率同比下降了5.33個百分點。

對於天神娛樂來說,更嚴重的問題是,遊戲業務缺乏拳頭產品。

旗下主要的遊戲產品包括:頁遊《傲劍》、《飛昇》,手遊《蒼穹變》、《坦克風雲》、《超級艦隊》。這些名字是不是都似曾相識?沒錯,公司旗下產品大多疑似“換皮遊戲”。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影視娛樂是公司2017年新增的業務板塊。到了2018年上半年,這項新業務成為公司四大板塊中唯一的增長點。

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公司影視娛樂板塊的毛利率從去年上半年的84.69%暴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3.29%,下降了41.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就地域來看,如果不是海外業務支撐,天神娛樂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恐怕會更差。

2018年上半年,公司境內業務營業收入8.15億元,同比下降30.30%,境外業務4.19億元,同比下降0.14%。

斥資百億“買業績”商譽埋雷

2014年借殼上市當年,旗下僅有遊戲業務的天神娛樂營業收入4.76億元,淨利潤2.32億元。

3年之後的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31.01億元,增加了5.5倍,淨利潤10.20億元,增加了3.4倍。

正是在泛娛樂帝國夢的驅使下,天神娛樂斥資百億激進併購,走上膨脹之路。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2015年-2017年,公司開展的單個標的過億元的併購有8起,交易總金額達113.68億元;另外小型併購和併購基金的資本運作,以及各種子公司的投資,難以計數。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如此彪悍的資本運作,不得不提幕後操盤手——天神娛樂實際控制人之一,公司前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曄。

朱曄,早年在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任CNNIC業務代表,後多年從事廣告、銷售業務,2010年創立天神娛樂。朱曄最常被人提起的一件事,乃是2015年斥資1500萬元拍下巴菲特飯局。

天神娛樂百億“買業績”大崩潰:市值縮水4/5,65億商譽懸頂

不過,2018年5月,朱曄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

4個月後,朱曄發佈公開信,宣佈辭去在天神娛樂董事會和高管層的職務,但堅稱“每一次外延式發展,都經過了深思熟慮,絕非貿然激進”。

事實上,正是不斷的併購,掩蓋了子公司的業績波動。

2015年斥資8.8億元收購的雷尚科技,2015年-2017年的業績承諾為扣非淨利潤不少於6300萬元、7875萬元、9844萬元,同期該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3040.98萬元、8760.00萬元、8819.51萬元。

2015年斥資5.89億元收購的妙趣橫生,2015年和2016年完成業績承諾,但2018年上半年直接虧損2306.51萬元。

2017年斥資34.17億元收購的幻想悅遊,2016年-2018年的業績承諾為扣非淨利潤不少於2.5億元、3.25億元、4.06億元,該公司2017年的淨利潤為2.98億元,2018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僅為1.21億元。

公司百億併購積累的商譽高達65.41億元,這會是懸在天神娛樂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