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茅台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我們葉檀財經一直在理性分析市場,上百萬的檀香在一起,支持原創、支持理性,說人話,辦實事。

最近,最熱鬧的市場是股市。各方連串出臺股市呵護舉措,這些政策早已出臺,現在出現了大案例,燃起市場的熱血。

10月30日盤中,證監會發表聲明,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股市要起來,長期來看,上市公司質量得上升;短期來看,資金得源源不斷入場。資金入場正在進行。

這兩天最驚人的是茅臺和平安。

價值投資的象徵茅臺居然跌停了!下一個產量大年是2020年

10月28日,貴州茅臺披露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營收197.18億元,同比增長3.18%,歸母淨利潤為89.69億元,同比增長2.71%,低於預期。第二天,7.8萬手封單直接把茅臺按在跌停板上。

白馬股聞風喪膽,就連上海機場這種與白酒風馬牛不相及的股票也被直接幹到跌停。

市值一天蒸發了768.7億元,整個白酒板塊蒸發了1370億元。

上一次,貴州茅臺跌停是2013年9月2日。

現在解釋茅臺股價的理由,都不通。茅臺股價下跌不是從三季報發佈開始的,從10月23日以來,茅臺累計跌幅超過20%,超過1800億元市值化為烏有。從日K線來看,9月底開始,茅臺出現了一輪下跌行情。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現在市面上茅臺還是買不到的搶手貨。不是今年業績太差,是茅臺去年的數據太好,預收太高。

這兩年是產量小年,如果不漲價,終端不配合,預收款就會下行。

2017年一季度以來,貴州茅臺存貨連續6個季度小幅上升。2017年3月底至2018年6月底,存貨分別為207.6億元、208.5億元、208.7億元、220.6億元、220.3億元、220.8億元,波動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同期預收賬款,分別是189.8億、177.8億、174.7億、144.3億、131.7億、99.4億元,累計下降幅度接近一半。

2018年三季度,茅臺預收賬款出現回升,9月底的餘額為117.7億元,比年初的144.3億元減少26.6億元,但比6月底的99.4億元增加18.3億元,環比增加近19%;存貨則為218.6億元,比去年底的220.6億元小幅減少1.9億元。

茅臺為什麼恐慌到這種程度?

從股市上來說,很有可能是輪動之後的補跌。從市場角度說,去年做了產量,預售款特別好,今年進入小年。資深業內人士告知,2020年,產量會進入下一個大年。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茅臺的股價變化,是非理性恐慌之後的下跌,跌出一個空間,讓後來的投資者有生存餘地。

中國平安憑什麼起死回生?

平安業績低於預期?假象!

從三季報顯示,中國平安淨利潤同比增長19%,遠低於半年報33%的業績增速。表面上看起來很糟糕,但是如果仔細閱讀一下中國平安的三季報,造成業績增速低於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平安採用了新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即:IFRS9。

根據IRFS9要求,即使沒有平倉的金融資產的浮動盈虧也要計入企業當期利潤,今年以來的中國金融市場表現很不理想,浮虧拉低了中國平安的利潤水平。

如果採用之前的準則,中國平安三季度的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可以達到895.88億元,同比增長35.1%!

在新準則下,明年資本市場如果大漲,平安金融資產的浮動收益可以增加淨利潤。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中國平安是 “全牌照”金融集團,但是它最重要的還是保險業務,尤其是壽險業務。

目前資本市場上對保險公司的估值普遍採用: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倍數,其中內涵價值不怎麼變,因此新業務價值成為估值的核心。

平安的新業務價值到底咋樣,前三季度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554.25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第三季度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0.9%,增速為今年最快的。

從業績上看,平安不錯。

平安的回購是種姿態!

你的月薪是多少?不超過10萬。到底是多少?3500。

回購很可能變成上面的段子。10月30日,支撐平安股價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平安計劃大規模回購,

平安給足了面子,回購總額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是法律能及的上限,平安非常配合。

“千億大回購”、“A股史上最強回購”刷屏,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針。

當然,10%是上限,有可能實際操作是1%。一切都是未知數。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回購公告有兩種風格,一種是公司擬回購金額為一個區間,比如回購金額在5億到10億之間;另外一種是擬不超過XX億。第一種比較誠懇,第二種有點滑頭。

A股上市公司天夏智慧就玩過這樣的遊戲,今年5月22日天夏智慧公告,公司計劃回購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超4億元。結果最後實際回購金額196萬,不到200萬。

法律已經鋪平道路。2018年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其中有條萬能條款: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所必需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等。

監管方式正在發生轉變,30日,管理層盤中喊話,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

總結,不管水從哪裡來 股市一定會有水。

葉檀:茅臺和平安到底怎麼回事?


首先,從股權質押開始,消除市場凍結現象,不管注不注資,先不準抽資。我們上週的文章已經分析過,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對銀行與保險提出要求。不管銀保給不給錢,必須避免雪上加霜,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險資已經開始動作。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近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後,多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正在設計專項產品。10月29日,“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登記手續,成為保險業首隻落地的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專項產品。

除了回購,殼資源不再一刀切,,殼資源概念股近來頗為走俏。

“好學生”下跌恐慌,監管層發佈三條聲明,其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價值投資”,無疑在給好學生“打氣”,上證50、滬深300、創業板50等股票大漲,予以回應。

先穩定,放大招,銀行、保險、上市公司、民間機構等紛紛注水,市場自然會有起色。強調,別害怕,害怕也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