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寧蒗縣易地扶貧搬遷城鎮化安置成績斐然

「脱贫攻坚进行时」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成绩斐然

點擊上方“寧蒗宣傳”關注我們

「脱贫攻坚进行时」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成绩斐然
「脱贫攻坚进行时」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成绩斐然

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二期

攝影/王正寧

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脫貧“五個一批”中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寧蒗縣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列入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9083人,佔麗江市搬遷任務的85.2%。

針對搬遷規模大、發展條件受限、縣城土地資源緊缺、集中安置難度大的縣情,寧蒗縣委、政府確立了“進城安置為主攻方向,集鎮安置為示範,其他安置為補充”的工作思路,秉承“真心實意謀劃搬遷、真金白銀推進搬遷、真抓實幹成就搬遷”的工作理念,攻克“徵地難、拆遷難、改變搬遷戶生產生活方式難,社會管理難”等困難,走出了一條易地扶貧搬遷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計劃在縣城安置11037人,已完成入住1284戶5583人,計劃集鎮安置8個點259戶1043人,已建成7個點入住219戶877人。

一是精準鎖定安置對象。聚焦“六類區域”,把3人及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至少1人具備務工條件、自願申請進城並簽訂搬遷協議、就業協議、拆舊協議符合搬遷條件的農戶按照“戶申請、組審議、村初定公示、鄉鎮複核、縣審定公告”的程序認定為搬遷戶,確定2509戶11037人為進城安置,259戶1043人為集鎮安置對象。

二是科學編制安置規劃。堅持“一切向精準扶貧工作讓路”的原則,克服縣城建設用地資源緊張的困境,選擇“黃金”地段拿出230畝建設用地用於規劃建設進城安置項目,切實做到最好的土地資源用於最需要脫貧致富的貧困群眾,入住的房子增值有保障。項目計劃總投資7.97億元,規劃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計劃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541戶2322人,項目總投資2.26億元;二期工程計劃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660戶2840人,項目總投資2.01億元;三期工程計劃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205戶5288人,項目總投資3.7億元。

三是嚴守搬遷安置紅線。進城安置嚴守“不讓貧困群眾因搬遷負債、不因搬遷影響脫貧”的紅線底線,在嚴格執行政策標準的同時抓好建築質量安全,確保建成實實在在的安居工程、惠民工程。第一、嚴格控制住房面積。進城安置規劃建設戶型為60㎡、80㎡、100㎡三種戶型,按照進城安置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分別安置3人戶、4人戶、5人及以上貧困戶。第二、嚴格控制安置房建設成本。住房面積實際造價每平方米控制在1800元以內。第三、嚴格抓好質量監管。聘請第三方監督工程建設各環節全過程,確保建設質量。第四、嚴格兌現安置住房建設補助和獎勵政策,嚴格按照人均2萬元建房補助,拆除原居住地住房每人獎勵0.6萬元的政策標準執行,獎補資金基本持平建房成本,搬遷戶可實現拎包入住,確保不因建房舉債影響脫貧。集鎮安置的,縣人民政府每戶流轉分配3畝農業生產用地,確保穩得住。

四是堅持安居樂業並舉。完善進城安置的公共服務設施。在進城安置點選址時,充分考慮水、電、路、訊、環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養老、休閒等公共服務設施,確保搬遷戶真正享受到最優質的公共服務;紮實抓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由縣人社局負責培訓和轉移勞動力就業,確保安置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認真落實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在戶籍方面,農民變市民,符合條件的納入城市低保範圍,產業發展上實現貧困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土地和林地鼓勵流轉,流轉不了的嚴格落實人均至少1畝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對城區保潔、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優先照顧搬遷戶。對大病患者全部納入安置地醫療救助範圍,對貧困戶子女上高中、大學的給予免除學雜費等優惠政策;成立安置點管理服務中心,對搬遷戶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