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泡尿引發的悲劇,法治社會,爲何有人喜歡以暴制暴?

10月25日,廣西省平南縣一家超市門前,一名男孩因為尿急便在超市門前一棵下撒尿,老闆上前制止,用腳踹了小男孩一腳。隨後訓斥了小男孩一頓,又用手機把男孩拍了下來,本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但是沒想到當天下午,這名男孩和男孩的家長帶著一群人來到超市,將超市老闆一頓暴打,超市老闆被打後報警,警方目前已抓住幾名打人者,還有幾名仍在抓捕,超市老闆目前因為受傷在醫院接受治療。

由一泡尿引發的悲劇,法治社會,為何有人喜歡以暴制暴?

圖文無關

這又是一起典型的”以暴制暴“的事例,理性的看,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涉事的成年人稍微有點理智,事情都不會發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首先,超市老闆用腳踹男孩肯定不對,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區別,不僅在於年齡的大小,更在於成年人在處理矛盾的時候比未成年人更理智,更成熟,對於男孩小便這事,超市老闆作為成年人可以對男孩進行教育和訓斥,男孩肯定是因為尿急才會這樣,訓斥加包容這事就能過去。作為男孩的家長,也要認識到自家孩子也是有錯的,家長可以去超市向老闆討要說法,讓超市老闆道個謙就可以了,畢竟自家孩子也沒有受傷,如果這樣處理,這事也會過去。

由一泡尿引發的悲劇,法治社會,為何有人喜歡以暴制暴?

圖文無關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樣發展,而是以暴力開頭,以暴力結尾,一方被抓,一方受傷住院。於是有一個問題便產生了,現在有人為什麼喜歡“以暴制暴”?這首先是因為採用暴力比較簡單有效和直接。在生活中,老百姓之間發生糾紛時,報警是合理的選擇,但是很多以暴制暴者不選擇報警,這是因為很多時候老百姓之間的糾紛是很小的,本文中的事例就這要的小糾紛。以暴制暴者認為報警也沒有用,警察不會管的,還有的以暴制暴者根據生活經驗認為就算是報警,警察出面處理,事情的結果也不會讓自已滿意,因此,還不如用暴力直接解決,即簡單有效又直接。

由一泡尿引發的悲劇,法治社會,為何有人喜歡以暴制暴?

圖文無關

其次,一般使用暴力者,都是認為自已的“武力”勝過對方,超市老闆對男孩使用暴力是這樣想的;男孩的家長對超市老闆使用暴力,也是這樣想的。另外,從人類的復仇心理來看,復仇者追求的不是對等傷害,而是要讓對方受到更深一點的傷害,這樣復仇者才會有快感。“以暴制暴”者就是一種復仇者的心態。

由一泡尿引發的悲劇,法治社會,為何有人喜歡以暴制暴?

圖文無關

“一泡尿”引發一個悲劇,這說明再小的糾紛,如果處理不好都會升級為更大的禍,因此,當人們之間有糾紛,處理糾紛時,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智。在法治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更要講理智和包容心,處理糾紛時如果以大欺小,以強凌弱,這樣的方式都會極大可能引起“弱小”一方的報復,也就是“以暴制暴”,“以暴制暴”的結果就打贏坐牢,打輸住院,這其中是沒有贏家的,是雙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