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在文明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东南亚一直处在文明的边缘地带,河流的广布与岛屿的破碎导致东南亚地区一直处在分裂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分裂性质也使其极易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东南亚两大政治板块--中南半岛与南洋群岛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与此同时,东南亚几乎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明体系,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明都在这里扎根。从泰国柬埔寨的佛教世界,菲律宾东帝汶的基督教世界,到新加坡越南的儒家世界。我们将东南亚的文明社会体系列举出来:

以佛教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

伊斯兰文明社会: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大部

基督天主教文明社会:菲律宾,东帝汶,印尼东部

儒家文明社会:越南,新加坡,槟城,印尼山口洋

印度教文明社会:巴厘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东南亚各个文明势力进入东南亚的时间和各个文明的特点。

一、湿婆之舞

在印度教婆罗门教中,湿婆之舞的宗教意义就如同耶稣的十字架和观音坐莲一般,代表了这个宗教的意义。

位于爪哇岛的婆罗门教古迹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印度学者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写下了关于东南亚群岛的印度教王国的文章。印度最早的史诗“ 罗摩衍那 ”中提到了“Yawadvipa” 。印度南部地区的商人经常光顾东南亚,商人和婆罗门教士的到访使东南亚地区开始迅速的印度化,而古代东南亚确实是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单一世界。

印度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路线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在公元4世纪时,东南半岛上的扶南王国和占城国开始了印度化的进程,尽管两国公元一世纪起就开始存在;马来半岛历史上最早的两个王国--印度化的刚迦王国和狼牙王国也开始建立;在同一时期的东南亚群岛,也兴起了三个最早的印度教王国,分别是西爪哇的塔鲁玛迦王国、中爪哇的闍婆王国和东婆罗洲的库泰王国。

扶南王国(funan)与占城王国(champa)位置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位于北马来半岛上的狼牙王国,大致以今天泰国的北大年为中心,该国2世纪就已经存在,是最早印度化的地区,也是印度文化向东南亚辐射的第一个落脚点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下图为塔鲁玛迦王国,塔鲁玛迦是雅加达的旧称,印尼至今都有一所大学叫塔鲁玛迦大学,坐落于雅加达西区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中爪哇的闍婆王国,爪哇人第一个建立的国家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位于东婆罗洲的库泰王国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印度化和南印度商人的贸易分不开关系,最主要的传播者被认为是南印度泰米尔的三个王国,尤其是朱罗王朝。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强盛时期的朱罗王朝甚至占领了东南亚部分地区,南印度商人和婆罗门的到来使东南亚迎来了第一个全面的印度化时期,印度教王国在东南亚遍地开花。在佛教国家强势之前,东南亚一直都是印度教的天下。

即便在佛教强势之后,在爪哇地区也一直都是印度教的世界,在经历了梅丹王国,谏义里王国两个时期之后,爪哇的印度教强国满者伯夷甚至打败了强大的室利佛逝王国,统一了整个香料群岛,将东南亚印度教世界推向了极盛。

满者伯夷是印尼历史上最强盛的国家,开创了印尼统一的先例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在伊斯兰教入侵之后,残存的印度教爪哇人逃到巴厘岛建立了巴厘王国。到了今天,巴厘岛依然是印度教文明社会体系,印度教徒占岛民人口的绝大多数。

二、佛门广播

在阿育王开始创立佛教后,佛教紧追印度教之后,开始来到东南亚地区。但佛教真正形成独立政权的时间较晚。佛教进入东南亚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来自海上的南印度,另一个方向则来自中国。

室利佛逝帝国

在公元683年左右,室利佛逝帝国开始兴起于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这个帝国大约和唐朝为同一时期建立。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室利佛逝帝国官方信仰的是大乘佛教中的金刚乘,金刚乘是一种密宗,该佛教不同于斯里兰卡地区的小乘佛教,而更大的可能性是由孟加拉地区的波罗王朝传入(波罗王朝是南印度地区的最后一个佛教王朝)。

同时,这个帝国和周围的印度教国家都爆发了尖锐的战争。极盛时期的室利佛逝入侵了爪哇岛,并击溃信仰印度教的谏义里王国,并入侵中南半岛的吴哥王朝。但好景不长,室利佛逝帝国最终遭到了印度教的朱罗王朝和重新崛起的吴哥王朝的联合进攻而衰落,最后被满者伯夷所灭亡。

蒲甘王朝(缅甸第一帝国)

在云南的南诏王国统一之后,南诏王派兵入侵并灭亡了缅甸地区的骠国。但在南诏灭亡之后,留在缅甸的南诏士兵开始建立起他们的第一个王朝--蒲甘王朝。与此同时,汉藏语系的缅语开始取代当地南亚语系的孟语和印欧语系的巴利语(雅利安语言)成为主流用语。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但与南诏国不同的是,蒲甘王朝信仰的是小乘佛教,传入缅甸的小乘佛教自于斯里兰卡狮子国的小乘佛教僧侣,这与南诏国的佛教--滇密完全不同,亦不同于波罗王朝的大乘佛教。

高棉的信仰转变

在11世纪之前,高棉帝国一直以婆罗门教作为国家官方的意识形态,并在8世纪和朱罗王朝一起对抗崛起的佛教帝国--室利佛逝。在这个时期的吴哥还是彻底的印度教国家。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但到了11-12世纪左右,吴哥王朝开始陷入了残酷的权力斗争。与此同时,东面的占城国开始入侵吴哥王朝,在一次海战中杀死了高棉国王并征服了吴哥首都,高棉各地开始陷入混乱,高棉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阇耶跋摩VII(阇耶跋摩七世)开始登上舞台。

阇耶跋摩七世接受了来自斯里兰卡王子的军事援助,并皈依了佛教。同时凭借自身的能力,击败了占城的入侵,使吴哥复国。复国之后的吴哥王朝开始立佛教为国教,开启了高棉佛化的进程。佛教势力的阇耶跋摩七世上台和与占城的对抗是造成高棉信仰转变的主要原因。

泰民族的南下与皈依

南诏灭亡后,重新建立的大理国开始压迫南边的泰族群,泰族被迫向南迁徙。迁徙南下的进程中,泰族受到高棉和蒲甘的影响,开始佛教化。

泰民族的南迁是东南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将深深改变东南亚国家的进程。在后续的文章将详细介绍泰民族的迁徙。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三、中华南来

事实上在汉朝时期,东南亚就开始与汉朝接触;林邑国(占城国)最早也为汉朝时期日南郡的象林县所分出。137年,象林县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为占城独立之始。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占城国为何选择印度化而非汉化?相比于中国,占城离印度更加遥远,且由中国直接分出。

这可能与当时中原王朝的轻视,以及海外贸易还未兴起有直接关系。但也可能与文明的特性有关。相比于儒家文明,印度教文明借助宗教,似乎更容易得到外族的接受和传播。

不管如何,占城最终接受了印度化,印度教(婆罗门教)成为占城的国家意识形态。

越南与占城:千年的战争

在10世纪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开始脱离中国走向独立,并自称南天中华。从此开始,越南开始与南边的占城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文明的战争。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对于越南而言,北边是强大的中原王朝,西边是山地,东面是海,向南扩张几乎是一种必然。

下图是越南南进的时间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尽管在占婆国后期,占婆国王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希望得到伊斯兰国家的帮助,但这似乎无济于事,占婆国最终还是灭亡了。

到了18世纪,越南人得到高棉国王的准许,开始大规模迁移到湄公河三角洲,最终使该地儒化,柬埔寨也失去他们最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

与此同时,在元朝之后,南方人开始大规模南下东南亚,并在清朝达到了高潮,在东南亚建立了不少华人国家,比如兰芳共和国和戴燕王国,河仙国,并在槟城和新加坡,山口洋占据多数;新加坡是仅剩的华人国家,儒家文明至今在这里昌盛。

四、星月的照耀

9世纪开始,伊斯兰商人势力开始进入东南亚。在这里,他们急需一位代言人,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最初,伊斯兰教的传播是缓慢而渐进的。尽管历史文献不完整,但有限的证据表明,伊斯兰教的传播在15世纪加速了,因为今天马来西亚马六甲苏丹国的军事力量马来西亚和其他伊斯兰苏丹国在穆斯林政变的支持下主导了该地区。

当葡萄牙和荷兰商人等欧洲商人在16世纪开始在印度尼西亚积极贸易时,佛教和印度教在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岛屿上灭绝,除了像巴厘岛。巴厘王国在15世纪穆斯林苏丹国和印度教王国战争之后,它成为印度教徒从印度尼西亚其他岛屿避难的地方。

最早伊斯兰化的是西苏门答腊岛的亚齐城邦,在这里,第一个东南亚伊斯兰国家--亚齐苏丹国开始建立。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伊斯兰教的传播最初是由于群岛以外的贸易联系增加所致。交易员和主要王国的皇室通常是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人。占主导地位的王国包括马塔兰在中爪哇和的苏丹国特尔纳特和蒂多雷在马鲁古群岛到东部。

到了13世纪末,在苏门答腊北部建立了伊斯兰教; 14世纪在马来亚东北部,文莱,菲律宾南部和东爪哇的一些岛屿之间,以及马六甲和马来半岛。虽然众所周知伊斯兰教的传播始于群岛的西部,但零碎的证据并不表明通过邻近地区的转变浪潮; 相反,它表明这个过程既复杂又缓慢。

可以明白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在满者伯夷攻灭室利佛逝帝国之后,苏门答腊和马来亚地区开始进入权力真空;为了得到穆斯林商人的帮助,和对抗满者伯夷与佛教的暹罗,落魄的室利佛逝王子决定选择皈依伊斯兰教。在伊斯兰商人的帮助下,马六甲苏丹国建立,标志着东南亚香料群岛伊斯兰化的真正开始。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在15世纪满者伯夷衰落,并为崛起的淡目苏丹国灭亡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穆斯林最终占领雅加达,在这次征服之后,同化迅速增加。

在伊斯兰化进程中,来自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和中国的回回穆斯林充当了很大的推手。

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在40 - 50年的时间里,伊斯兰教在爪哇才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接受,而在此之前很难发展?

为什么印度,埃塞俄比亚和中国成功抵御了中世纪伊斯兰扩张期,而香料群岛却沦为了伊斯兰教的飞地?

五、天主的祝福

16世纪之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西方文明的崛起。

葡萄牙,西班牙到来之后,在遥远的东方分别建立了两块殖民地--菲律宾和东帝汶。作为经历过百年收复失地运动的两个国家,对穆斯林有着天然的敌视,和对传教异乎寻常的热情。

天主教自然而然地被带到了菲律宾和东帝汶,并且,西班牙殖民者灭亡了吕宋苏丹国和苏禄苏丹国,使菲律宾群岛去伊斯兰化,一如他们在伊比利亚半岛所干的事情。

东帝汶现在是世界上天主教信徒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高达97%。

东帝汶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荷兰也将天主教带到了东香料群岛地区。

印尼信仰分布,黄色部分为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地区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结语

作为世界上最丰富文明的地区,东南亚也最为复杂。文明的战争,信仰的争夺在这里也更加残酷。

处于贸易节点上的群岛

总的来说,东南亚文明的复杂性也许是因为,群岛的地形支离破碎,使它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香料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进行统一的整合十分的困难。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处在东西方贸易的节点位置,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区之一,这意味着,世界上强大文明的个体商人都会涌入这里,阿拉伯商人,中国商人,印度泰米尔商人······都在这里交汇。

若非是处在贸易节点上的群岛国家,反而有着截然相反的特点,显得与世界更为孤立,并对外界文明有着天然的恐惧和敏感:比如日本,英国,新西兰和爱尔兰。

地缘政治的对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的宗教选择往往与区域的地缘政治有着强烈的相关性。

作为印度洋贸易的下游地区,室利佛逝帝国选择佛教而非印度教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方便与上游地区的朱罗王朝进行对抗。同样,马六甲苏丹国的建立和高棉帝国的宗教转变可能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以便他们对抗印度教的满者伯夷与占城。但这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文明的转变,仅仅是原因之一。

同时,东南亚也是佛教文明的大本营,世界上的7个佛教国家,有4个位于中南半岛。

文明看世界(二)东南亚篇:东南亚文明世界概况

下一章将讲述中南半岛的民族更迭和文明更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