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無效,不想30多歲遭遇職場危機,就要學會這一點

焦慮無效,不想30多歲遭遇職場危機,就要學會這一點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不久前收到一位讀者的後臺留言,大意如下——

“曉璃老師,你好。

我今年30多歲了,一直在一家公司做著出納工作,每天不得不面對繁瑣重複的工作內容,我最近慢慢意識到不能這樣渾渾噩噩下去了。

但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往哪個方向努力?是考證,還是其他?

我十分願意公開我的問題,希望我的留言能被選中,並能能給予一定的思路和指導。”

這位讀者的困惑特別具有代表性。

從我經手的職業案例來看,有不少30多歲上下的職場人深感焦慮,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漸漸失去了年齡優勢,卻沒有相應的提升和積累,想改變,卻苦於不知道從何下手。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到困惑的你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PS:文中故事源於真實諮詢案例,為保護當事人隱私,特地隱去關鍵信息並進行了文學加工與處理,旨在用來呈現問題及解決思路,特地申明。

一、“我也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了,但總感覺沒有底氣”

來訪者陳女士(化名)年近40,但讓她焦慮不安的是,這些年自己一直從事最底層的工作,沒有一絲長進。

這些年單位效益越來越差,陳女士的焦慮感越來越重,她擔心等自己到40歲上下,萬一單位出現變故,以自己現在的實力很難在人才市場謀求一份體面的工作,而那些基層工作機會也會因為她的年齡向她關上大門,萬般焦灼之下,她找我尋求幫助。

看完陳女士的履歷,我感慨萬千。

陳女士的起步並不算差,10多年前她畢業於一所師範大學的財政學專業,但財政學專業就業面很窄,於是陳女士就在畢業前考了個會計證,考慮到自己非會計專業出身,僅憑一星半點兒的會計基礎知識恐難應付複雜的工作,於是畢業後的陳女士應聘到了一家公司做起了出納員。

這一做就是五年。

剛開始陳女士兢兢業業,也曾想過幹幾年後跳槽謀求更好的發展,但每次打開求職網站,看到主辦會計崗位的要求一律是“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中級以上職稱”,她瞬間就打消了跳槽的念頭。

她覺得先考個證書吧,這樣至少自己也有些底氣。

但是等她拿到教材的時候徹底傻了眼。

原來,陳女士一直是商貿公司的出納員,而中級職稱教材尤其是中級會計實務基本就是一家制造業的上市公司全盤賬務處理,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賬務處理同時會計基礎薄弱的陳女士而言,複習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

畢業後的第五年,陳女士第一次嘗試中級職稱考試以失敗告終,後來又忙著結婚生孩子,就耽誤了職稱考試,這一拖又是五年。

在諮詢過程中,陳女士也心知肚明,自己欠缺的就是實際做賬的經驗,但她一直強調說“自己準備不足”,在她的心目中,彷彿非要拿下中級證書才能接觸賬務處理,如果可能,她還想拿下CPA。

非要準備好才開始嗎?

機會和經驗,到底存在怎樣的關係?

二、一個人要想獲得順利發展,不能忽視環境的影響

曾經有篇文章犀利地指出,對很多職場人而言,我們的工作對象並不是自己,而是以客戶、同事、老闆、員工等為代表的他人;而我們的工作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物體(例如農民種地、修理工維修機器等),而是相對“軟”的東西,例如客戶滿意度、老闆重視度,等等。

因此,我們的工作實踐註定要依賴他人,要在組織環境中得以實現,如果僅有良好的願望和蠻幹的勁頭,缺乏相應的實踐環境,最終無法達成良好的職業發展。

就像文中的來訪者陳女士那樣,即便她真拿下了會計中級職稱證書,只能說明她瞭解一家制造業上司公司全盤賬務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流程。

如果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主辦會計,離不開大量的實踐積累,要去接觸多行業的賬務,不斷摸索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既不違背會計準則,又能夠最大化地為公司節約稅收等成本;同樣一筆業務,由於可以做不同的理解,歸屬的科目和處理方法也會多種多樣,這裡面的玄機和奧妙,必須建立在大量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否則,如果缺乏這一環的磨練,僅憑一紙證書,是不大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主辦會計的。

換句話說,我們很多人想要順利度過“新手期”成長為一名“熟手”,離不開實踐的機會和土壤。

很多經驗不是寫在書本里,而是要靠大量的實踐去歷練去總結,才可能摸到工作中真正的“竅門”。

三、如何衡量自己獲得了職場成長?

隨著諮詢案例的累積我發現,很多人在進入職場之前,缺乏對職業起碼的認知,TA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哪一層,未來要往哪裡發展,由於目標缺乏方向不明,每天都是渾渾噩噩,蹉跎著自己大好華年,任機會一次次從身邊溜走渾然不覺,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才發現悔之晚矣!

從工作的複雜度和難度區分,我們可以把工作分為三個層級:

1、以重複瑣碎著稱的工作,靠的是熟能生巧

譬如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運維工程師等,這類工作要求從業者每天解決大量問題,你解決的問題越多就越有經驗,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就能很快解決。

要做好這類工作真的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大量反覆地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積累多了自然就有了經驗,慢慢地就能成長為“熟手”。

2、以綜合能力為衡量標準的工作,靠的是項目錘鍊

類似於互聯網運營、軟件工程師、市場部管理人員等職位,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綜合能力,既需要一定的專業能力(例如文案策劃與寫作能力),又對通用能力(例如商務談判能力、溝通能力)提出了很好的要求。

以互聯網運營為例,既涉及到文案策劃、用戶轉化這樣的線上內容,又要涉及線下的活動策劃、對接資源等內容,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就需要你通過參與到項目中,漸漸承擔起重要角色,才能真正提升自我。

3、帶有創新性質的工作,靠的是職業判斷

這類工作沒有現成的知識或經驗可以照搬,例如研發、戰略等工作內容,這部分工作內容需要不斷地嘗試摸索,同時還取決於對趨勢的判斷與把握。

事實上,這三個層級並非孤立存在,任何一個崗位,如果你仔細挖掘,都能發現其中或多或少包括這三個層級的內容。

我們以財務工作為例。

1、瑣碎重複的工作內容:

這部分多是一些基層工作內容,例如費用的審核與報銷、發票開具、數據核算與賬務處理,等等。

2、考驗綜合能力的工作內容:

這部分是得力的會計人員和基礎會計人員重要的差別所在,例如稅收優惠的申請與辦理、國家及相關部門扶助資金的申請與辦理、成本的控制與優化、客戶的分類管理,等等。

3、創新性的工作內容:

這部分則能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價值所在,涉及到公司重大戰略政策的制定。

例如,站在財務的角度,幫助銷售部選擇哪一個價格優惠策略最節稅;在財務分析的前提下,給公司管理層提供建議,包括公司的產品戰略應該如何制定,要大力發展哪類產品,弱化哪類產品;每一類產品可以採用怎樣的定價策略;為確保公司的現金流,未來公司的回款政策應如何制定,等等。

而一個人想要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就必須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即,如何獲得大量的實踐機會,以及,如何獲得高質量的實踐機會。

四、對機會的判斷、把握乃至爭取,是至關重要的核心能力

對前文的陳女士而言,如果她決定繼續在財務領域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不是去考什麼中級證書更不是考什麼CPA,而是尋找機會從核算會計起步,到實踐中去接觸真實的賬目。

想要真正明確未來的發展道路,必須明確以下兩點:

1、職業規劃的第一性原理,就在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職業理想)

我想到了另外一位來訪者小敏(化名)。

小敏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然而她對自己的專業並不感興趣,於是在畢業的時候,她看好了互聯網行業,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PC端的運營。

由於公司產品在PC端需要推廣及銷售,小敏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幫助公司優化文案,通過投放時間等不斷調整,增加廣告的點擊率,從而提高產品銷量。

然而讓小敏沒有想到的是,公司PC端業務逐漸萎縮,高層決定調整公司戰略,之前的PC端運營部被撤銷,在拿到一筆補償金後,小敏需要重新尋找工作。

在尋找工作之前,小敏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她想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小敏想要成為頂尖的文案寫手,她就應該尋找文案寫作方面的工作,她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打磨文案寫作,爭取寫出優秀的文案作品,有了作品之後,小敏在市場中就漸漸具備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而如果小敏無意成為頂尖文案寫手,她對談判溝通更感興趣,後期則可以重點考慮接觸實際項目,即積累線下經驗,承擔起多重角色,包括對接資源、商務談判、帶領團隊等等。

2、在平臺的選擇方面,不妨從產品特性、客戶群體、發展空間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例如 ,一名畢業生想要在專業上有所發展,去代賬公司是不是好的選擇呢?

首先,從產品特性考慮。

代賬公司出具的賬有個特點,就是簡單粗暴,不會涉及到繁雜的賬目核算。

其次,從客戶群體考慮。

代賬公司的客戶群體主要以小企業或者對財務核算要求不高的企業居多,這些公司就不會把自己的核心業務放給代賬公司處理,頂多會把一些無足輕重的業務外包給代賬公司。

最後,從發展空間考慮。

代賬公司的發展空間,大約是從學徒做起,然後慢慢接手小規模公司的賬,再接手一般納稅人的賬,漸漸成長為一名代賬會計(一個人帶几几十家賬的那種),發展的順利,則未來可以入股代賬公司成為股東,或者自己單幹成立代賬公司。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得知,代賬公司對賬務處理的專業度要求並不高,代理的賬目也不涉及公司核心業務(例如成本核算),在那個地方,業務開拓及談判能力反而比專業能力重要的多,因此從專業成長性角度考慮,不建議應屆畢業生去代賬公司。

以上。

“寂靜在喧囂裡低頭不語,沉默在黑夜裡與目光結交,於是,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泰戈爾。


焦慮無效,不想30多歲遭遇職場危機,就要學會這一點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