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裝學習,90%的家長還在忽視這個細節……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 關注後回覆【大禮包】送您一份見面禮 ↑

作者 | 粟言點點 編輯 | Myra

加入【Readfirst寫作計劃】(←點擊瞭解詳情)獲豐厚稿費

著名的聲音專家Julian Treasure在TED的一次演講中指出:“我們正在喪失傾聽的能力”。他說:“我們交流過程中60%的時間都是用來傾聽的,但其實我們並不擅長傾聽,我們只保留了25%所聽到的內容。”

書寫、錄音、影像的發展,使我們的記錄方式不斷升級,但在精準傾聽上卻越來越差。噪音汙染,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變得浮躁,不屑於去傾聽,也疲於去傾聽。

更令我們擔憂的是,很多孩子聽的習慣和能力也在逐漸弱化和被忽視。不僅學習上遇到障礙,學習力減弱,人際交往能力也受到影響。

在很多家長的意識中,往往會忽視聽的重要性,認為說比聽更重要,更不會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聽的能力。

小辛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活潑、開朗,她特別喜歡交流,喜歡錶現,喜歡和同學、老師分享趣事。

開學剛一週,小辛的媽媽就被老師請到了學校。老師說小辛思維活躍,積極熱情,敢說愛說,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小辛表現欲太強。每次老師問問題,她都會一直把手舉得很高,若老師沒有叫到她,就明顯不高興了,有時還會生氣發小脾氣或小聲嘟囔幾句。

有時,老師提及一個話題,小辛就會迫不及待的和同桌,甚至前後桌的同學討論起來。小辛思維活躍,腦子常常冒出很多想法,即使老師正在講課,她也一定要立刻插話提問。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愛問問題本來是好事,但有時,問題的答案老師很快就會講到,只要再耐心聽一會兒,就會知曉。而有些問題和講課的內容沒有關係,老師讓小辛先集中精力聽課,課下老師再幫她解答。但這時小辛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問題裡,注意力分散。

在和其他同學交流時,小辛特別喜歡插話,她經常打斷別人的發言,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小辛表達太迫切,一些同學就只好給她“讓路”,慢慢的別人都不太喜歡和她做朋友了。

有一天,她找到老師委屈的說:“老師,同學們都不和我玩。”老師只好開導小辛:“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非常好,可傾聽別人也很重要。如果你能做個耐心的聽眾,在表達時也排排隊,朋友們就會回來了。”

老師給出的結論是:小辛表現欲太強,常常專注於自己的想法,沒有養成很好的傾聽習慣。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回家後,媽媽發現老師提到的情況,小辛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突出。小辛會在爸爸媽媽說話時,隨意的打斷,問:“你們在說什麼”,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回答她,她就會很焦躁,反覆問。

如果她有問題要問,無論父母是在打電話,還是在和別人交流,她都會立刻插話,提出自己的問題,沒有等一等的意識。

張老師是位在教學一線工作了20年的優秀教師,他發現聽的能力較差的孩子,在課堂上會存在一些問題。

1

喜歡問,卻不善於聽

有這樣一部分學生,他們熱情、積極、愛問問題,但卻不容易靜下來,認真傾聽和思考。就像安布羅斯·比也思所描述的那樣:“當你想讓他聽的時候,他卻非要說。”

這樣的學生往往在聽上更薄弱一些。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他們常常有選擇性的聽。他們喜歡聽有意思的東西,小故事、小視頻很容易吸引他們。對於複雜的,太麻煩的內容,則自覺屏蔽,如果認為課枯燥,甚至馬上“不聽了”。

他們常常帶著情感色彩去聽。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聽還是不聽。老師的聲音、衣著或偶然的某句話,都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然而,聽課要求孩子帶的是大腦,而不是情緒。

他們還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分散注意力。腳步聲,開門聲,鉛筆掉落的聲音,都容易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2

坐得住,卻聽不進

小軒是個安靜的姑娘,她上課的時候總是正襟危坐,眼睛一直盯著老師。老師很享受小軒聽課的狀態,但老師每次讓小軒回答問題,她都支支吾吾。後來老師注意到,小軒雖然給人感覺很認真,她的聽力和思維卻沒有和老師協調一致。

有些孩子聽課的狀態帶有欺騙性。他們會假裝安心聽講,但眼光遊離,腦子放鬆,不能及時準確的get到重點內容。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3

筆記漂亮,卻聽不好

很多孩子聽課時,喜歡把內容詳細記下來,過分追求筆記的風格和形式,卻忽視了講課的內容,看似很忙,效果卻不理想。

上課是一個主動傾聽,積極的思考過程。筆記只是輔助手段,需要要有選擇的記錄。過分對老師講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複製粘貼,反而影響聽課效果。

培養聽的能力需要有專注的傾聽習慣,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有對所聽內容的辨析能力以及排除干擾能力。

1

家長成為好的傾聽者

孩子想參與大人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時,父母常常會說 “一個小屁孩,懂什麼?一邊待著去。”“你還小,不懂,聽媽媽的。”

父母不屑於傾聽孩子的表達,孩子也很難養成傾聽他人的習慣。

不被傾聽的孩子,便覺得不被尊重,於是常常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久而久之會變的沉默、壓抑,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自卑感。而有的則滑向另一個極端,變成“槓精”。心理學家提示:“如果父母從不聽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後往往要經過許多年才能恢復自信。”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好的家長,首先是優秀的傾聽者,做好榜樣,讓孩子看到什麼叫傾聽。

傾聽孩子說話時,父母首先要端正姿態,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耐心、真誠和尊重。如果有不同意見,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觀點。千萬不要只是表面上傾聽,實際上卻無視孩子的感受,千方百計想出一些理由來反駁和否定他。

家長樂於傾聽孩子,孩子就更樂於傾聽別人,也會有更開闊的心態和思想,能接納不同觀點。

2

糾正不良習慣,培養聽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認為無關大礙的做法,卻成為培養孩子聽的習慣和能力的障礙。

①縱容孩子的插話

大人們在交談或聊天時,孩子若有問題或需要幫助,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插話。這時,很多父母往往中斷談話,轉頭先解決孩子的問題,讓別人等著。這就是無意識的縱容了孩子插話。

縱容孩子插話,不僅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更會打擾到孩子的傾聽能力。長此以往,孩子常常無視環境,無視對象,想說就說,漸漸就忘記了聽而重在於說了。

孩子插話時,父母要對孩子說“寶貝,請等一等”。 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要讓他等到家長說完,允許他說的時候再說。這個時候等一等,不僅提高孩子的傾聽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記憶力、專注力等。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②因小事打擾孩子說話

孩子興高采烈地講故事,稍微有些小小的錯誤,父母便立即插話,及時糾正。

孩子興致勃勃地畫畫,塗色塗到了畫面外面,父母立即提醒,“塗到外面了,注意點。”

孩子從地上撿起一個東西,正在好奇地觀察,父母立即說,“髒,快扔了。”

父母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擾孩子,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及探索精神,更會打擾到孩子聽的能力。

習慣是會傳染的,習慣了被人打斷就會習慣去打斷別人。孩子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麼錯,因為他們一直習慣了被打斷。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③不給孩子安靜的時間

很多父母喜歡活潑開朗,能說會道,愛表現的孩子。對安靜、靦腆、內向的孩子,則過於擔心焦慮。

他們會不停地和孩子說話,向孩子提問,即使是廢話和無意義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能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如果孩子安靜的思考,不願回答,他們還會動怒或訓斥。

父母要給孩子一些安靜和獨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學會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

3

掌握聽的技巧,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老師不能把知識放進你的腦子裡,實際上,你應當自己從老師那裡搜索,捕捉知識。掌握一些聽的技巧,尤為重要。

Julian Treasure 提出5個提升傾聽能力的簡單技巧:即“安靜”、“混合器”、“品味聲音”、“傾聽狀態”以及“RASA”。

一個好的傾聽者,要能夠讓自己安靜下來,能用心去聽日常生活中的聲音,聽出感覺。在嘈雜的環境中,能辨別出一些獨立聲音。

“RASA”中的“R”指的是 RECEIVE (關注),“A”代表APPRECITE (賞識),“S”代表SUMMARISE (總結),第二個“A”則指ASK(詢問)。

也就是說,在與人交談時,要關注與你交談的人;要做出反應(比如對,不錯等);還可以總結一下他說的話和表達的意思;並提出一些問題,幫助更好的理解。要學會一邊聽,一邊思考,就必須先學會一門困難的技巧——集中注意力。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在假装学习,90%的家长还在忽视这个细节……

閱讀是孩子提高專注力的重要方法,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訓練孩子捕捉關鍵詞和線索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開展朗讀和聽力對抗賽,輪流為對方朗讀,聽完後複述所聽的內容。


在生活中,對孩子說的話,只說一遍,不要重複或過分嘮叨。


讓孩子聽喜歡的聲音,包括喜歡的歌曲,下載一些優質的故事或文學讀物錄音給孩子聽。


在一些嘈雜的場所,讓孩子有意識的從中分辨某些聲音。

聽的能力是“文明人的標誌”,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只願說而不願聽,是貪婪的一種形式”。幫助孩子建立起聽的習慣和能力,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