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與時勢相向而行,探索中前進

中國與越南既有名山大川的相接相連又有歷史悠久的古代民族淵源。

近年來,中越雙方合作不斷拾階而上,兩國高層往來頻繁,經貿關係密切,人文交流升溫,各領域都取得了佳績。不過,如今,在貿易戰開始不斷擴大的新形勢下,各國的發展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獨善其身。中越合作同樣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新的載體和平臺去應對新的形勢。

從 2013 年 10 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越期間,中越兩國達成建設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以下簡稱跨合區)的共識起,5 年來,跨合區已然站在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肩負起了更多的期待,承載了更多的合作構想。

設立跨合區時勢所趨

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與時勢相向而行,探索中前進

9月12 日,第三屆中越跨境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專場推介會在中國南寧舉行。

與會期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治理創新研究院院長趙龍躍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道:“在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的促使下,每個國家及地區都在不斷探索新的區域發展模式,積極開展次區域經濟合作,在不斷探索實踐後,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創新合作方式便不斷髮展開來。”

對於跨合區這種創新的合作方式,越南—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委員、越南社科院科學理事會委員、原中國研究院院長杜進森表示認同,他說:“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創新的世界。開放和創新使國家進步和發展,反之,封閉、不創新也就意味著國家將會落後。因此,跨合區應當作為開放和創新的典範,成為中越合作的重要平臺。”

從大方向上來看,跨合區的建立是順應時勢之必然,從務實層面來說,跨合區承載著更多的合作構想。廣西大學商學院院長陸勇善表示,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在製造業生產方面各有優勢,同時也各有劣勢。東南亞國家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成本方面,而中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和產業鏈等方面,而這兩方面的優勢是互補的。

他認為,跨合區能夠將東南亞國家的成本優勢與中國的技術和產業鏈等優勢結合起來,這樣的製造業將最具有全球競爭優勢。因此,中越跨合區完全有條件在跨境產能合作領域,打造新時代跨境合作示範區。

無論是世界經濟新形勢下的順勢而為,還是產業互補促進中越產能合作的互利共贏,跨合區的建設意義都承載了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就如趙龍躍所說的,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中國新時代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對於落實“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政策,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新一輪對外開放,推動廣西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它有利於推進中越關係邁向新臺階,為中國—東盟合作注入新活力。走過 15 年戰略伙伴關係的中國—東盟合作,同樣需要新的合作動力,跨合區無疑是這樣的動力之源。”趙龍躍說道。

跨合區建設初具規模

2017 年 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越時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共同商議加快推進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目前,中越兩國政府商務部門已明確將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作為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首個試點,並有望於近期正式批准設立。

據廣西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管理年介紹,幾年來,跨合區通過積極探索,在開放開發建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總體規劃和產業佈局已經確定。經過中越雙方的緊密對接,跨合區雙邊核心區總規劃面積共23.13 平方公里;中方園區規劃面積 9.63 平方公里,越方園區規劃面積 13.5 平方公里。”管理年介紹說。園區將實行“兩國一區、境內關外、自由貿易、封關運作”管理模式,實現“一線放開、自由流動、二線管住、高效運行”。

據管理年介紹,中方園區按照“1+7”,即 1 個核心園區(圍網區)9.63 平方公里和 7 個配套園區74 平方公里進行規劃,實行“前店後廠”的產業發展模式,加快產業佈局。

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與時勢相向而行,探索中前進

跨合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進一步得到完善。中越北侖河二橋口岸聯檢設施建設重點推進了“一橋一樓一場五路”建設,“兩縱一橫一環”路網基本成型。“而且,經過與越南的多次磋商,北侖河二橋口岸預計2018 年底將開關運營。”管理年說道。

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使得企業投資入駐持續升溫。2017 年以來,跨境合作區以金融商貿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紡織服裝產業園、臺灣加工貿易產業園為抓手,實施精準招商。目前,已經註冊和即將註冊企業20 多家,簽約總金額達 120 億元。

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跨合區的不斷推進,吸引了諸多企業和商協會的關注。世界華人精英聯合會理事會主席管必紅表示,該理事會將大力引入區塊鏈金融、區塊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通過資本運作引進團隊企業入駐園區進行合力開發建設,加快園區的產業發展。

不過,在不斷探索發展的過程,跨合區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問題。如何讓這個中越合作的新平臺更加穩步前進?相關專家學者指出問題所在的同時,還探討了各種方案的可行性。

越南工貿部工商戰略政策研究院可持續發展經濟研究廳廳長尹功慶也指出,近年來,兩國已經舉辦了多次關於中越跨合區模式的研討會,但實際看來,在建立合作區模式的機制、政策及管理方式上雙方還缺少認識和經驗。

對此,趙龍躍是這樣建議的:首先,要立足中越兩國實際,充分考慮雙方訴求。通過深入溝通交流,交換意見,達成共識,建立目標一致的共同發展方案,保證跨合區各方園區的建設發展步調一致。其次,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完善國際規則。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處於關鍵時期,重振 WTO 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成為大勢所趨。

“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應該積極對接國際國內規則,主動參與規則制定,為完善國際治理貢獻力量。對於跨合區的意義和作用,趙龍躍作出如此更為大膽的設想。

對於跨合區未來的發展規劃,杜進森有著更為務實的想法和建議,

他說:“跨合區應當作為開放和創新的典範,走‘綠色、清潔、美麗’的發展路子。雙方的發展規劃或戰略要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共同可持續發展,既要經濟增長,又要注重解決社會問題和保護生態環境。”

在中越友好合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們有理由對跨境合作的未來充滿信心。正如尹功慶所說的:“如果我們決心做出改變,那麼越中貿易的藍圖就會有所突破和起色,為越中關係創造新局面。”

文: 林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