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明:年近八旬退而不休,爲華僑街坊效力

劉道明,廣重社區居民,原為廣州重型機器廠僑聯主席,退休後擔任沙園街僑聯主席至今,主要負責組織、慰問、探訪沙園街華僑退休職工,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

劉道明:年近八旬退而不休,為華僑街坊效力

從1984年市僑聯成立以後,劉道明就一直為華僑工友、華僑居民服務,從重型廠到迴歸社會,從廠的僑聯辦到社區裡的僑聯組織,劉道明一直秉承自己“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如今,劉道明已年近八旬,但他依舊活躍於社區當中,四處奔走,為街坊效力。

懷著感恩的心,為人民服務

作為僑聯主席,劉道明同時也是華僑,是當年新中國成立後主動提出歸國的青年之一。據瞭解,劉道明於馬來西亞出生,其父母為被售往南洋的華工,1959年,劉道明剛剛初中畢業,適逢新中國成立之初,加上當時馬來西亞排華氣氛漸濃,家人建議劉道明回國發展,既能效力祖國,也為自己謀出路。“當時我們很多華人同學,都選擇入中國籍,一同回國發展,政府十分關照我們,將我安置在廣州,還讓我進入廣州重型機器廠做學徒。”

劉道明直言,十分感謝黨和國家的培養,沒有政府的扶持和幫助,就沒有今天的生活,“當時回國的華僑,多多少少和社會有些脫節,中文學不好,有專門的培訓班給你學習,住宿也替你安排得當,後來我把家人都接回來國內生活,廠和政府都有給予政策支持,我十分感恩。”基於感恩黨和國家的培養,無論在廠還是社區當中,劉道明都會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

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盡全力,退休後組織還願意重用我,十分感激。”

劉道明從2001年退休至今,一直從事僑聯辦的工作,甚至得到了省僑聯、市僑聯的認可,致力於幫助華僑同胞在華生活,為人民服務從不停歇。

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為居民出心出力

秉承著“活到老,做到老”的精神,劉道明儘管退休十多年,也依然活躍於社區。他不僅擔任沙園街僑聯主席,更是廣重社區業主委員會的委員,替居民解決大小生活事。“平日要經常聯繫華僑同胞,關心他們的生活之餘,還要組織他們參與集體活動,讓僑胞能夠有一個溝通的平臺,互相關照。”此外,劉道明也經常探訪、慰問一些生活狀況欠佳的僑胞,給予精神上的關懷和慰藉,“有些僑胞這麼多年都是自己一個在國內,很少親人,需要特別關注。

除了關注華僑同胞生活以外,劉道明還特別關心社區居民生活,經常為社區居民反映意見,長期駐守社區居委會,成為居民與居委會的溝通橋樑。“劉叔每週上午都會來居委會關心我們的工作,經常給居委工作提意見,十多來年風雨不改,實在很難得。”廣重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劍龍如是說。

圖文記者 利思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