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和上海地鐵

這幾天在北京面試,於是數次在地鐵上擠來擠去。

前段時間在上海逗留許久,天天面基,在地鐵裡擠來擠去。

突然意識到北京和上海的地鐵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嗯,準確講是北京女孩兒和上海女孩兒的區別。

當然,在我說起我這個想法的時候,Z老師說我,不都是外地女孩兒麼。嗯好的,那就是北漂女孩和滬漂女孩。

可能是因為受到新世相那篇文章的影響,我在這兩個城市的時候,下意識會去留意周圍的人群。(嗯,新世相那篇文,括弧,推薦了N次新世相,真想等到有一天能被打錢……《北漂女忙得像年薪百萬,滬漂女活得像年薪百萬》)

的確誠如很多人對比的樣子,我在北京地鐵裡看到的姑娘們,絕大多數穿著休閒隨意,幾乎看不到化妝的妹子,更幾乎看不到穿高跟鞋的妹子。

而在上海的地鐵裡,我幾乎看不到不化妝不穿高跟的妹子。

當我說完這個現象的時候,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的Z老師毫不客氣得指出了我的視野偏差和謬誤。

他說,北京的不同區域之間區分是很明顯的,中關村附近幾乎都是碼農,xx附近都是xx,yy附近都是yy(原諒我沒記住),所以你看到的都是不化妝的妹子,你想找化妝的妹子得去xx區。

上海就不一樣了,上海是多中心發展,徐匯啊,xx啊,都是中心區域,都有不同的群體。

想起“倖存者偏差謬誤”和“孕婦效應”,人有的時候,接受到某一種訊息之後,就會下意識去朝著這個方向靠攏,用各種方式來佐證這個說辭是正確的。

比如我之前多次看到滬漂姑娘比北漂姑娘過的精緻的文章,我就下意識將在地鐵裡看到的現象做了對比,並且加深了自己的認同認知。

但其實按照Z老師的說法,很可能是因為我看到的,只是這個龐大城市的一小部分。

很多的爭執有時也是如此。

那些相互對立排斥的群體,往往會接受到越來越多有利於己方的證據,然後費解於對方的腦殘。

但其實,很多時候,對立的觀點,往往各自有所佐證。


吶,這又是辯論賽教會我的。

(尤其當你需要打循環賽,需要準備正反兩個持方的時候)


林一夕

2018.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