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老撾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很多人也會管它叫龍玻邦,位於南康江和湄公河匯合處,其狀似“L”型,市區沿湄公河而建,另一側是植被蔥蘢的普西山。琅勃拉邦是十四世紀瀾滄王國國都所在地,現如今,王宮已改為國家博物館。雖說是曾經的舊都,其實大小和國內的小古鎮差不多,就那麼幾條手指頭都能掰得過來的街道。

我們在萬象那幾天,某日吃飯時遇到幾位銀行女職員,問她們對琅勃拉邦的印象。答曰:和萬象完全不同,用的是非常驕傲、自豪的語氣。可見琅勃拉邦在普通老撾國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圖為琅勃拉邦最有名的香通寺(Wat Xieng Thong)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雖然城市不大,琅勃拉邦卻曾經擁有過非常悠久輝煌的歷史。早在2千年前,這裡就是一個老撾部落的都城,時稱孟沙瓦,意為“王都”。8世紀中葉,坤洛建立瀾滄國(亦譯南掌國),定孟沙瓦為王都,並易名香通,意為“金城”。相傳14世紀50年代,(一說為13世紀),當時的國王得其岳父柬埔寨國王所贈一尊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意為“薄金佛”),這尊佛像被視為“王國的保護者”,並作為國寶珍藏在市內一座古老而精美的寶塔中。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1560年,塞塔提拉王遷都萬象,勃拉邦佛則留在舊都作為鎮城之寶,該城由此更名為琅勃拉邦,意為“勃拉邦佛之都”。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琅勃拉邦精緻而古雅,置身其中,再浮躁的心也能慢慢地沉浸下去。瑞士姑娘向我們抱怨“到處都是遊客”,可是對來自中國的我們來說這裡已經是相當的幽靜了,相比麗江的喧囂和浮華,琅勃拉邦簡直可以用寧靜來形容。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最重要的理由跟佛教和信仰有關。琅勃拉邦市內寺廟眾多,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聳立。寺廟裝飾的主色有的以紅為主,華貴雍容;有的以金色為主,燦爛輝煌;有的以黑色為主,莊嚴沉貴。參觀老撾的寺廟基本上都不收費。老撾的寺廟跟國內的寺廟不同,國內的寺廟宅高院深,給人的感覺總是壓抑、沉重的。寺廟中的菩薩是用來賺錢的,行走其中,整個人都會被濃郁的銅臭味和香火味包裹。但是老撾不同,他們的寺廟呈開放性徵,院內草木芬芳,藤蔓婀娜,生機勃勃,充滿了世俗的溫暖和人情味,菩薩與金錢不搭邊兒,只與信仰相關,與佛相對時的感覺是無邊的寧靜和坦然。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我們手拉著手慢慢地在各個寺廟穿梭,累了,便在廟前坐下,跟小和尚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拉拉家常。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圖為寺廟的和尚為我們蓋戳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在眾多的寺廟中,香通寺(Wat Xieng Thong)最為著名,它是老撾最美麗的寺廟之一,據說從前國王的婚禮和葬禮都在這裡舉辦。香通寺內至今還保存著老撾最後一代國王的遺骨和歷代國王使用過的靈車。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香通寺構築別緻,陳設堂皇,宏偉的大殿、玲瓏的佛塔、精美的雕刻和華麗的鑲嵌聞名於世。主建築的三層重疊屋頂很是少見,壁畫更是富麗堂皇:火樹銀花,走獸飛禽,農人勞作,仙女跳舞,貝殼和玻璃材質的光澤柔和而優雅,那叫一個美麗。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主殿後牆上的這幅玻璃鑲嵌畫,正中是棵大樹,畫面描述了釋伽佛祖的往生故事。樹的枝葉上鑲嵌著玻璃和瑪瑙,還有叫不出名字的閃閃發亮的寶石,據說全老撾的人民都會慷慨地把微薄的收入全部捐獻出來,只為了給這棵樹再加一塊寶石,頗有些布達拉宮的做派。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距離香通寺不遠的地方,也有一個寺廟,幾乎沒有名字,卻是村婦心中的更愛。相比香通寺,它大紅、圓融,美麗得更為香豔,尤其那門,鏤空雕刻,線條委婉柔韌,構圖和諧,畫面語言嚴謹流暢,雖然表現的都是宗教故事,卻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情趣。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可惜,當日寺裡除了我倆再無其他遊客,它的美便有些落寞的味道。

寺門緊閉,門前有張關於“佈施”的告示:

僧侶清晨沿街接受信徒佈施是琅勃拉邦當地傳統的佛教風俗,當地的人們稱之為“塔芭”。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人們給這一古老的傳統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而使之經久不衰,成為當地一大佛教民風民俗。

怎樣來表示對“塔芭”的尊重:

1、在儀式進行過程中,請靜靜地觀摩,在對這一習俗的意義產生共鳴並能夠文明參與的前提下,你才可以奉上自己的那一份;

2、施捨給僧侶的米飯,應在當天清晨早些時候,在當地的菜市場購買。而不要在僧侶們清晨接受佈施者必經的街道旁,向沿街兜售的商家小販購買;

3,如果不打算參與奉供,請保持一定的距離並注意行為得體莊重,並請注意不要在僧侶和信徒們的隊列中擋道;

4、避免與僧侶發生肢體觸碰。

是的,佈施,是老撾人接近神性的天梯,明日細作描述。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我倆還去瞻仰了皇宮博物館(Royal Palace Museum/Haw Kham),門票3美金/人。這個館是老撾十個博物館中最大的館。它的前身是“老撾前皇宮博物館”,國王西薩旺·馮 (Sisavang vong)在位時建造,之前,曾被用作國王的府邸、辦公室以及皇家收藏室。1975年12月2日,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西薩旺·凡達納國王被迫退位,博物館及其所有皇家收藏被收為國有,並於1993年正式更名為“老撾國家博物館”。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博物館拒絕遊客著無袖衫、超短裙等裝束入內,館方會提供長袖衣服,但是需要租金,揹包免費寄存,館內禁止拍照。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博物館牆壁上的繪畫金碧輝煌,均以瑪瑙寶石鑲嵌,很有老撾特色,講述的全部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體現“和諧”精神。因為原來是皇室家族生活起居和接待外國政要的地方,所以裡面依然保留了他們原來的一些衣服和傢俱以及各國贈與的禮物。老撾國王被推翻後,舉家逃入深山,從此徹底消失,再無消息。看著這些昂貴精美的擺設,想著他們的多舛命運,如此大幅度下降的境遇,想來換了誰都是巨大的打擊,況乎王族?還不如尋常百姓,雖平淡,卻能平安一生。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我們當晚6點去皇宮劇院欣賞老撾傳統歌舞劇《羅摩衍那》。演出前十餘名劇院工作人員在舞臺上呈一字形面向觀眾盤腿席地而坐,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估計都不小於50歲,簡短的祈禱過後他們紛紛走下臺來,恭敬地單腿跪在每位觀眾跟前,低聲說著祝福詞,然後在每人雙腕上各系一條白絲帶。

看著年紀這麼大的阿姨跪著給自己繫絲帶,村婦心中實在有些消受不起。之後演出開始。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作為一個皇宮歌舞劇團,排場實在有些簡陋。伴奏樂器種類很少,非常單薄。老撾傳統歌曲節奏相當緩慢,故事本身很簡單,講的是將軍受國王之託,幫忙從妖怪手裡去營救美女的故事,劇情簡單,卻被拖得漫長無比,坐在我們前面的一位老兄乾脆睡著了,手中的書掉在地上都不知曉。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由於今天是週末,皇宮的辦事機構無人上班,皇帝的蓋章願望未能實現。

晚飯後逛夜市時再一次遇到了從萬榮同車來的瑞士女孩兒Sujata,帶她去吃餃子,卻被告知她是素食主義者,被我們狠狠地同情了一把。她很不喜歡老撾,認為物價太貴。

繼續逛街,竟然又遇到了在萬榮一起一日遊的美國情侶,和他們約好4月初深圳的約會。


這家寺廟來頭不小,皇家婚禮葬禮都在此舉行,存有末代國王靈車


分手後,我們直感嘆世界太小,這兩天在琅勃拉邦的經歷完全可以用緣分、奇遇、驚喜和友誼來形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