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對孩子「哭窮」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說家裡沒錢

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都在從中國發展比較困難的時候過來的,因此作風都很簡樸,老一輩更不用說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我們大多都從歷史書上了解了。所以導致現在有的家長會一直給孩子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勤儉節約,這個想法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帶來的後果真的就如我們期盼的一樣嗎?

家長該不該對孩子“哭窮”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說家裡沒錢

事物都有兩面性,這種做法也會有兩種可能的結果,一種是子女自卑纏身抬不起頭,另一種是自強不息努力奮鬥。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其原因在於家長灌輸“窮”的重點。

第一種,重點是哭窮,消極情緒是主要內容

從自己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剛剛開始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認知,就對他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然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孩子想要買什麼好玩的,好吃的,也不考慮這東西對孩子是否有好處,一律以家裡很窮作為藉口打發。長此以往下去,只會讓自己的孩子在同學,朋友面前越來越自卑,甚至不敢與別人交流,因為人家有的東西,他都沒有。況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虛榮心也會增長,你讓他們怎麼面對在最虛榮的年紀卻一無所有的窘境。

家長該不該對孩子“哭窮”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說家裡沒錢

第二種,重點是改變現狀的決心,對未來的信心,對現狀的不甘心等等

用這種方式讓孩子戒驕戒躁,從小養成百折不撓的勇氣十分重要。如果是這種,尚且還值得肯定,至少能夠讓自己的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品性,對未來也有壯志,知道應該去改變這種現狀。

家長該不該對孩子“哭窮”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說家裡沒錢

總的來說,是要拿捏好方式和度,挫折教育必不可少,從小什麼都是伸手就要還能得到的孩子,太過嬌生慣養,而從小什麼都得不到的孩子則很可能會自卑。告訴TA奮鬥的作用,沒有的可以自己賺,已經有了則應照顧他人的感受不去炫耀,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人格獨立健康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