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曲池穴的名詞解釋:

曲池穴,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陽澤、鬼臣、鬼腿。屬手陽明大腸經,合穴,五行屬土。

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窩部。

曲池穴:“曲”,隱秘也,不太察覺之意。“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溼濁之氣。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位處地之上部,性溼濁滯重,有如霧露,為隱秘之水,故名“曲池穴”。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之上部的霧露之氣,受脾部之熱而氣散於天,有土的不動之義和對金氣的長養之性,故其屬土。

定位: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曲池穴的療法:

刮痧療法: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曲池穴3—5分鐘,可緩解治療便秘、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可改善肘痛、上肢痺痛等。

曲池穴的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彈撥曲池穴,可防治肩臂肘疼痛。(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穴,每次1-3分鐘)。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刺法:

直刺1.0-2.5寸,深刺可透少海穴,局部酸脹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治肘部疼痛時可用"合谷"刺或"齊刺"法或三稜針點刺放血。

按摩: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拇指彈撥法等。

注意: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佈,故不宜自行針灸。

中醫病症:

半身不遂,肩痛,臂細無力,肘臂攣急或弛緩,肘中痛難屈伸,手臂紅腫,腰背痛;腹痛,吐瀉,便秘,痢疾,腸痛;瘰癧,癭氣,溼疹,丹毒,疥瘡,癮疹,皮膚乾燥;頭痛,眩暈,耳鳴,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頸腫,咽喉腫痛;

月經不調,乳少;瘛瘲,癲狂,善驚;胸中煩滿,咳嗽,哮喘;熱病,傷寒,傷寒餘熱不盡,瘧疾,消渴,水腫等。清熱要穴,十三鬼穴之一,統治一切癲狂病。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配伍應用:

便秘(實證):曲池、中脘、足三里、內庭(《針灸學簡編》)。

嘔吐,肝氣犯胃:曲池、肩髃、中脘、足三里(《針灸學簡編》)。

痰厥頭痛:曲池、豐隆、風池(《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

齒痛:曲池、少海、陽穀、陽溪、二間、液門、頰車、內庭、呂細(《神應經》)。

保健養生:

發熱感冒及咳嗽、哮喘時,可用刮痧板刮拭,如有痧排出,可以迅速解表、退熱。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每次1~3分鐘,可改善上肢癱麻、哮喘等症。

每日按壓曲池穴1~2分鐘,使酸脹感向下擴散,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