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股走牛,千萬別相信這種分析師、大V、專家、博主的話!

本文1982個字,預計閱讀5分鐘

前幾天,一個粉絲給我轉了一篇文章,十分恐慌的問我,中國經濟真的這樣了嗎,我到底該怎麼辦?

打開文章一看,是知名財經博主“葉榮添”的最新博文,我就已經不想看了,但粉絲問我,只好硬著頭皮看下去!

簡略瀏覽,我跟這個粉絲講,這篇文章有很多問題,比如說中國跟著美國加息,這根本是不現實的,中國經濟現在處於相對寬鬆週期,前些天還在降準,我們的經濟沒有好到可以支持加息的程度;還有,通脹目前也是不現實的,我們的M2最近一年多都在大幅縮減,而且房地產價格恐怕在很長時間內難以再持續大漲,菜肉瓜果這種週期性上漲難以持續等等,最重要的是後面還補了一句:股市也沒有那麼差,不會跌到2200,而且歲末年初往往會有紅包行情。

為什麼聽到“葉榮添”的名字我都會眉頭一緊,我們得回溯到十年前。

2008年A股很慘,但有幾個財經博主是大火特火,最火的兩個應該是看空派“侯寧”和看多派“葉榮添”。

當時我還只是個小散戶,每天白天追著新浪微博,看這些大V品評市場,晚上回家就是鳳凰臺或中央2臺的財經節目,我覺得這幫人太厲害了,對市場的分析頭頭是道,每句話都特別有道理,但我也沒想過,我有一天能成為他們這樣的人。

因為愛好,我堅定了要做財經方面的工作,所以進了國內知名的財經媒體。

因為工作關係,我開始接觸大量的財經評論員、股票分析師、基金經理、知名專家、博主,甚至還有“民間股神”,我覺得我特別幸運,能不斷的吸收他們每個人身上的精華,學習他們理論知識,熟悉金融行業內部的事兒。

但時間久了我發現一個問題,當你以為你知道的越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知道的事情更多。

後來我知道了,原來分析師在媒體上的言論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民間股神基本上一直都是虧損的;原來基金經理都是屁都不懂的90後官富二代;原來財經大V都沒學過金融;原來講師自己都沒有一套系統的技術理論...

是的,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窮人給富人講成功學;沒進過公司的老師給企業家講創業和管理,因為只要你能說、敢忽悠,就有人買賬,因為很多人其實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他們只是需要一個確認通道,當有人迎合了他自己的認知,他們就會產生共鳴,所以人們相信的其實不是那些所謂的牛人,相信的只是他自己。

而葉榮添之流,就是深諳迎合之道,他們深知普通老百姓心裡想什麼、怕什麼,要麼說你怕的,要麼說你想聽的,但他們實質上根本不懂金融、不懂股市,更不懂市場和經濟。

每一輪牛市都能產生幾個大牛人,但每次熊市,絕大部分牛人都會跌落神壇,具體哪些人的話不能聽,我給大家盤點一下:

第一,直播大神的話別聽。財經直播這塊,因為工作關係,我也研究過,也做過,不管是文字直播還是視頻直播,基本上都是說的比做的厲害。比如王者、唐能通之流,是懂些技術分析的,但他們用僅有的一點理論知識去博得你的認同,大多數時間都是扯沒用的,即使是知識點,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沒有乾貨,這類人一般實操能力極差,買啥虧啥,也容易產生黑嘴,這種人的話千萬別聽。

第二,假公知,偽知識分子。這裡面既有金融行業的大佬如李大霄,也有團隊運作的作品葉榮添,一群不懂股市的偽君子在那談金融,坑的就是那些比他們還不懂經濟的人。李大霄無論在哪就知道讓買白馬股,遠離“黑五類”,今年如果聽他的,你至少虧50%,你要是相信他的嬰兒底、兒童底、鑽石底,那你更能死在抄底的路上;葉榮添真人基本不公開露面,想見其真容的好像都要交大筆學費才能聽其課程,這貨基本上只會看多不會幹別的,評論經濟更是亂來的,怎麼聳人聽聞怎麼寫,有內部人士告訴我是一個雲南的私募團隊包裝的這個人。這類人的話千萬不要聽。

第三,這類人的話可以信一半,那就是如葉檀、郎鹹平等人。他們確實有團隊搞分析,做調研,數據處理能力極強,只是數據處理往往帶有主觀色彩,他們對經濟的判斷往往片面,不夠宏遠,有對有錯。對股市來講,這是既講究理性,又要洞悉人性的地方,他們的分析過於理性,忽略人性,可以關注學習,但是不要迷信。

第四,偽經濟學家。如鈕文新、韓志國、劉紀鵬等人,他們只是純粹的辯手,找個適合自己的角度切入,用理論堆砌去印證自己的觀點,在市場經濟裡,任何觀點都可以找到論據印證,這是在玩小孩子過家家,沒有意義。

第五,我,值得信的人。我深耕A股市場十幾年,辦講座,做活動,搞私募,弄產品,發研報,寫股評...一直在一線跟股民直接交流,我在財經媒體工作十年,深知老百姓的痛點,也熟悉金融行業的套路,我做自媒體、做投教工作就是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希望大家是抱著投資心態在市場裡持續穩定盈利,這,就是我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