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我想好的電視劇或者好的電影引申到一本好書,它們最終都將會在時間的洪流下得以保存,它們所表現的那種精神將一直被觀者、被讀者銘記,拋開一切表現形式,真切的情感,總是刻骨銘心,也更容易流傳下去,畢竟,人是情感感知的一種動物。”

在看了《非自然死亡》之後,又看了《逃避雖可恥卻有用》,為什麼一直看日劇呢?主要是很喜歡日劇裡那種細膩的情感表達,還有劇中表現出的那些我在平凡的生活中總是會忽略的一種珍貴的道理。生活的真諦要在電視劇裡去發現,那麼自己置身於生活中到底在幹什麼呢?

劇中說,逃避雖可恥卻有用是匈牙利的一句諺語,我是看了這個劇之後才知道的,這句諺語的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要太勉強自己,雖然逃避是可恥的,但活下去是更為重要的。這是這部劇的一開始男主平匡對女主實慄說的話。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在生活中,面對一些事情都會有想逃避的時候。工作太辛苦, 不想工作,於是便辭職在家想著先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喜歡一個人,想要表白,但又害怕被拒絕,害怕受傷害,索性就不表白了;自己不善於與人交流,一說話就臉紅,害怕把氣氛弄的尷尬,索性就緊閉心門,再也不跟別人交流;覺得做飯好麻煩,覺得吃飯好麻煩,所以便一直叫外賣,一天三頓飯變成一天兩頓飯或者是一天一頓飯~~~

我想,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想要逃避的時刻,雖然說活下去更重要,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到結尾時,男主平匡又說出了“逃避雖可恥卻有用”的後半句話:如果什麼都嫌麻煩,一直逃避,那到最後,連吃飯、呼吸都會是一件麻煩的事,那麼,不也就接近死亡了嗎?

我想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大致都可以劃分為這兩種類型:一種是勵志類的,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大的打擊、傷害,都應該勇敢微笑地活下去;一種是很喪的,沒有勵志,沒有鼓勵的話語,只有失敗、痛苦、傷害、死亡。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無論它們以哪種形式表達作品的主題,我想,我們作為看劇的人都應該脫離開它們,應該自己掌握自己生活的真相,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都在努力地發出他們的聲音,這些聲音,影響著很多人,但是,被這些聲音影響是一件好還是不好的事情呢?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交流、去傾聽,不被過多的聲音影響,這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劇中的男女主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難題,男主平匡是一個三十五歲的處男,沒有談過戀愛,想著一輩子都過平穩的單身生活,所以一開始在跟實慄的交往中,不太在意實慄的感受;實慄作為一個研究生畢業的職場新人,在職場上屢屢受挫,最終去到平匡家以做家庭清潔為自己的工作,並主動提出跟平匡建立一種契約關係——即在外人眼中他們是一對普通的夫婦,而實際上只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

這個劇跟之前看的韓劇《今生第一次》在劇情主題上有些相似,都是互不認識的兩個人“假結婚”最後真正相愛的故事。我不想比較它們兩個誰好誰不好,因為它們都很好地表現了各自國家的那種氣質。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當我看到劇中女主以一個研究生的學歷而去做一個家庭保潔員的工作時,我想到了曾經的自己有過的一個想法。

以前的我認為什麼樣的學歷就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一個大學生去做餐廳的服務員是萬萬不可以的,這對於自己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如果別人問起我的工作,我也會羞於啟齒。以此類推,如果我要找男朋友的話一定也要是大學生的水平,無業者或者是手工業者比如力工、技術工人也是絕對不可以的,家裡把我培養成為一個大學生,我怎麼能找那樣的男朋友呢,怎麼能對得起父母辛辛苦苦培養自己上大學呢?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但,它還有下一句!

我不想否定過去的自我,說過去的自己是錯的多麼離譜,但我現在更願意接受這樣一種事實,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以金錢的多寡、階層的高低來劃分人群,這不過是人給人貼上的標籤。在標籤之外,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去關注,當你真正懂得對那些東西表達尊重,你才越接近真實的自我,越接近“人”的本質。

我想,那些想要去愛卻有表達障礙的人可以去看看這個劇,或許你會得到一些啟示,新垣結衣只有一個,她的美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願你做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我還是更傾向勵志的,所以我還是想說: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會有逃避的時候,但是,逃避過後,還請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互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