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加速器實驗失敗有三個風險,每一個都可以毀滅地球

粒子加速器,最知名莫過於為科學界帶來無數里程碑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比如 2012 年證實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圓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缺口。但人類已經全盤瞭解物理極限了嗎?英國理論天文學家馬丁‧里斯大膽指出,粒子加速器始終存在一些渺小但絕對足以毀滅地球的風險。

粒子加速器實驗失敗有三個風險,每一個都可以毀滅地球

第一個風險是形成黑洞,地球將自己吞噬殆盡;第二個風險是夸克重新組裝成奇異物質,這道物理機制本身無害,但在某些理論假設下,一個奇異物質可以感染陌生人,將之轉換成全新形式物質,最終結果即地球被壓縮成一個直徑只有 100 公尺的超緻密球體。

粒子加速器實驗失敗有三個風險,每一個都可以毀滅地球

第三個風險是引發一場破壞太空結構的相變──不只是地球災難,而是宇宙災難。真空並非虛無,它是衍生萬物的舞臺,潛藏著所有控制物質世界的基本力與粒子,但它可能是脆弱不穩定的,有些科學家推測,粒子集中碰撞產生的能量可能破壞太空結構,撕裂空間。

粒子加速器實驗失敗有三個風險,每一個都可以毀滅地球

不過,你我都不用擔心,在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之前,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就已調查過實驗是否有可能產生微黑洞、微小奇異物質(奇異微子)或是磁單極等危險事件,報告結論是找不到任何可證實的危害。

粒子加速器實驗失敗有三個風險,每一個都可以毀滅地球

黑洞或中子星和拉氣體從一個軌道的同伴星

但是,馬丁‧里斯也許某種程度上是對的,確實太空中極端能量的粒子衝擊並沒有帶來災難後果,但問題在於人類還未全盤理解高能物理學領域,科學進步必然伴隨無數失敗,即使這是科幻小說式的風險,負責進行實驗的物理學家也都要有最基本的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