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推進器、穩定器:40年銀行的角色這樣轉變

上個世紀人們對銀行的印象是日常儲蓄使用的工具,是一個小紅本,1985中國銀行發行了第一張銀行卡,刷卡消費開始出現。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支付方式更加多樣。而作為支付結算主體的銀行在不同發展時期下,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角色地轉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銀行在40年的改革開放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個角色,銀行是一個推進器。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銀行發揮了支持、推動的作用,許多改革的推進都需要金融行業的支持。

在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銀行業提供的資金是一些高附加值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催化劑”。以“債轉股”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已簽約金額1.73萬億元,資金到位3500多億元,有效的為企業減負增效,推動企業發展。

第二個作用,銀行是一個穩定器。連平表示,改革推進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矛盾,產生很多問題,但是銀行業總體運行平穩。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用它的資源來維護整個體系、整個機制的運行。

根據2018年A股銀行的半年報,26家A股上市銀行上半年合計實現淨利潤8266.7億元,同比增長6.49%;實現營收2.09萬億元,同比增長6.29%。具體來看,在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商業銀行正通過創新產品開發多元化的市場,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保證。

第三個角色,銀行也是一個激勵者。“在過去的40年中,銀行業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的改革,而這個改革也極其重要,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改革開發起了很好的作用”,連平表示,2000年以後,銀行進行了大量改革,包括國有銀行引進境外的戰略投資者,國有大中型銀行不斷上市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體制、機制不斷深化革等等,這一系列改革使得商業銀行實現了一個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目前,銀行的風險管控體系越來越完善,這對於未來商業銀行能夠保持平穩運行,繼續更好的支持經濟發展、支持改革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的推进器、稳定器:40年银行的角色这样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