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還會發生世界性金融危機嗎?你怎麼看?

張菲紅


金融危機一般來說的爆10項徵兆。

一、10大前兆

1、資本大規模外逃。

2、資產價格泡沫嚴重

3、股市暴跌

比如199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機,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誌之一。僅香港恆生指數跌幅超過30%。整個市值損失高達14000億美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損失的3倍以上!

4、銀行信用危機

銀根奇缺、銀行擠兌,正常銀行信用關係遭到破壞,同時伴隨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5、企業債務違約明顯上升

可能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6、整體經濟嚴重下滑。

7、企業利潤或居民收入增長率大幅下滑

8、官方儲備大量減少。

9、企業或居民資產負債率高企。

10、 帶8的週期。

二、來源與最直接徵兆

上述部分觀點來源於暢銷書《新未來簡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陷阱與數字化生活》(該書與《今日簡史》《未來簡史》《人類簡史》至少分別有80項、100項與50項對立觀點),如圖:

根據該書的觀點和邏輯(非原文)分析:

上述10項徵兆中任意佔有3項,金融危機就很可能要來了。

最直接徵兆有三:一是信用危機,出現大量擠兌; 二是企業利潤或居民收入增長率嚴重下滑,民不聊生;三是企業或居民資產負債率高企,實體嚴重衝擊,幾乎無法生存。

如出現上述3種情況,就很危險了!


前沿news


社會經濟中也存在混沌現象,“混沌”的一個最基本特徵是不可預測性。像天氣,短期內可以預測但長期不可能預測。


金融危機可能也一樣,不具備規律性,具有不可預測性。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沒有哪個經濟學家能說他預測到了,一些人甚至因此而懷疑經濟學是否還有研究的必要。如果說金融危機有什麼所謂前兆的話,當人們發現時,危機已不可避免。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都是因社會經濟存在的內在矛盾激化所致。當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生產相對過剩時,實體經濟利潤全面下降甚至為負,資本就都湧入金融市場,造成市場虛假繁榮,沒有實體利潤支撐,金融市場的泡沫終究是會破的,於是危機就發生了。

社會貧富差距越懸殊,資本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越高,金融市場中的“賭資”就越多,危機就越容易發生,崩盤後的危害性就越大。美國前10%人群的國民收入比重在20世紀兩次達到峰值,一次是1928年(在1929年“大蕭條”前夕),另一次是2007年(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

因而要想從根本上避免金融危機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收入分配手段,對自由市場經濟自動產生的兩極分化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社會貧富差距過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