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爲何構成加息短板

只有超越生產率的工資上行,才會推升通脹,目前美國尚未有超越跡象。因此,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持續性和必要性存在猶疑。

孫彬彬/文

由於通脹在美聯儲決策體系中是結合就業被關注的,作為美聯儲決策基礎來看,就業和通脹的關係就非常值得關注。本輪復甦最大的一個“謎”就是就業復甦過程中,通脹上行速度緩慢,構成了貨幣政策收縮的主要短板。

失業率快速下降至4%,且顯著低於5%的自然失業率,卻沒有帶動工資的快速上行,通脹上行較慢。換句話說,就是“傳統的”菲利普斯曲線與當下實際偏離了。這是菲利普斯曲線無效了還是出現其他問題?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回答很明確,菲利普斯曲線沒有“死”,只是平坦化了。以2008年一季度為界,金融危機前,隨著就業的復甦,美國的通脹隨之上升;金融危機後,就業變動對通脹的影響大大降低,菲利普斯曲線變得“平坦”。

完整的通脹和就業關係,用模型表示如下:Inflation(t)=-B×Slack(t)+C×Inflation(t-1)+Other(t)。其中,Inflation (t)代表當期通脹,Slack代表勞動力市場缺口,Inflation(t-1)代表上一期通脹,Other(t)代表其他影響因素。兩個係數當中,B是菲利普斯斜率,表示勞動力市場變化對於通脹的影響;C表示通脹的持續性。

當前通脹特徵的主要變化是係數B大幅下降至接近0(滯脹時期B為0.5),同時,係數C下降至0.25左右(滯脹時期C為1)。也就是說通脹對於歷史和對就業的敏感度都下降。對通脹的影響因素中,就業市場的相對重要性下降;前期通脹的相對重要性上升,通脹的路徑依賴更加明顯。

目前通脹的決定,主要涵蓋兩個因素:勞動力市場缺口和路徑依賴。

勞動市場缺口是實際失業率與自然失業率之差。這裡面的關鍵是對自然失業率的衡量,美聯儲近期多次提到自然失業率高估的問題:許多分析認為聯儲高估了目前的自然失業率。

這種懷疑並非沒有依據,歷史上,自然失業率的估計也曾出現較大的偏差:在滯脹時期,自然失業率被低估,美聯儲低估了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仍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而在上世紀90年代新經濟時期,自然失業率被高估。近期,由於美國勞動力素質的上升,自然失業率可能持續下降,當前的自然失業率可能被高估,勞動力缺口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小。

勞動力市場缺口主要通過影響工資變化,進而影響通脹。但工資不僅受缺口影響,還受生產率影響。

實際上,工資和通脹呈現出的關係是,如果工資超越生產率上行,則缺口主導的通脹上行會帶來通脹壓力;如果工資和生產率伴隨上行,幅度一致,意味著供給也非常充足,則不會形成通脹。明顯可以看出:目前的工資增速與生產率增速配比穩定,也就意味著:缺口對通脹的拉動作用趨弱。

總結來看,就勞動力市場缺口而言:一則僅看失業率無法進行缺口判斷,因為自然失業率無法精準估計,因而缺口的核算是不準確的;二則是重點要看薪資上漲,這是缺口到通脹的傳導路徑,但是要注意,如果薪資的上漲只是配比生產率,則缺口即使形成了也不會拉動通脹,必須要有超越生產率上行的工資增長才能趨勢推通脹。

總結來說,美國通脹和就業關係的平坦化,主要有三大因素:勞動力市場缺口未真正實現、工資未超越生產率增長和通脹預期平穩化。由於自然失業率測算常存偏誤、通脹預期長期維持平穩,則三要素中可觀測的點是“生產率—工資”渠道,這解釋了:市場為何從2018年開始不再僅關注失業率本身,而是重點關注薪資。

而只有超越生產率的工資上行,才會推升通脹,目前尚未有超越跡象,因而聯儲表態:經濟健康強勁,但沒有跡象表明存在通脹壓力。因此,市場對加息的持續性和必要性存在猶疑。

作者為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