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洪武(朱元璋年號)三十一年(1398),明帝國送走了它的締造者——朱元璋,這對於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錢塘縣(現屬杭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誕生了一個帝國未來的拯救者。這自然就是我們的主角于謙。

由於家庭環境不錯,于謙有著自己的書齋,他就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與當時的所有讀書人一樣,于謙也是從四書五經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的。

說老實話,像四書五經這種東西是很容易培養出書呆子的,但于謙似乎是個例外。他十分上進,讀書用功刻苦,卻從不拘泥於書本上的東西,除了學習考試內容,他還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如兵法等)。歷史告訴我們,喜歡看課外書的孩子將來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現在的追星族一樣,于謙也有著自己的偶像,他把這位偶像的畫像掛在自己的書齋裡(此舉比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讀書的先生髮現他經常看那幅畫像,便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于謙聞言,立刻正色回答:“將來我要做像他那樣的人!”

畫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謙還在書齋中寫下了兩句話作為對文天祥的讚詞:

殉國忘身,捨生取義;

寧正而斃,不苟而全!

在我看來,這正是少年于謙對自己未來一生的行為舉止的承諾。

三十餘年後,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永樂(朱棣年號)十九年(1421),于謙二十三歲,此時的他已經鄉試中舉,即將赴京趕考。

他將從此告別自己的家,告別江南水鄉的故土,前往風雲聚匯、氣象萬千的北京。

前路艱險,但于謙卻毫無怯意,他明白,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在等待著自己,實現平生抱負的時候到了。

于謙收拾好行李,告別家人,遙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詩,踏上征途。

拔劍舞中庭,浩歌振林巒!

丈夫意如此,不學腐儒酸!

于謙,天下是廣闊的,就此開始你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清風

在京城的這次會試中,于謙順利考中進士,並最終被任命為御史。在之後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亂中,朱高煦投降後,按照規矩,皇帝要派一個人數落他的罪行,通俗點說就是罵人,

于謙領命之後,踏步上前,面對這位昔日位高權重的王爺,無絲毫懼色,開始數落其罪狀,罵聲洪亮,條理清晰,並能配合嚴厲的表情,眾人為之側目(正詞嶄嶄,聲色震厲)。

于謙以其洪亮的聲音、嚴厲的詞句、深厚的罵功狠狠地教訓了這位極其失敗的藩王,並給明宣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此,于謙走上了青雲之路。

宣德(朱瞻基年號)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謙為兵部右侍郎,並派他巡撫山西、河南等地。這一年,于謙只有三十二歲。

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經位居正三品,副部級,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于謙也成為了他同年們羨慕的對象。

這當然與朝中有人賞識他是分不開的,而著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像楊士奇、楊榮這種久經宦海的人

自然是識貨的,于謙這樣的人才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事實上,當時確實有人對於謙升遷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滿,而楊士奇卻笑著說:“此人是難遇之奇才,將來必成棟樑!我是為國家升遷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棟樑不棟樑,也不是楊士奇說了算的,只有幹出成績,大家才會承認你。

于謙就此離開了京城,開始了他地方官的生涯,不過他估計也沒有料到,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這十九年中,于謙巡撫山西、河南一帶。他沒有辜負楊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業業,在任期間,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為難得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還十分清廉。

正統(朱祁鎮年號)六年(1441),當時內閣重臣“三楊”都已垂垂老矣,王振(太監)已經掌權,他這個人是屬於雁過拔毛型的,地方官進京報告情況,多多少少都會帶點東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來者不拒,讓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謙卻大不相同,他是巡撫,權力很大,卻能夠做到不貪一針一線。不但自己不貪,也不讓別人貪。

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

一個貪,一個不貪,矛盾就此產生了。

於是正統六年(1441),一直看于謙不順眼的王振找了個藉口,把這位巡撫關了起來。

他本已準備編織罪名,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幫他說話,連朝中重臣楊士奇等人也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絕,否則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對付的)。

結果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王振完全沒有估計到于謙的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殺掉這個人,後果可能會極其嚴重。於是王振退讓了,他放出了于謙。

這件事情也讓王振瞭解到,于謙這個人是不能得罪的。後來于謙官復原職。

在牢裡仍然大罵王振的于謙出獄後仍然堅持了他的原則,清廉如故。

曾經有人勸于謙多少送點東西做人情,對於這樣的勸解,于謙做了一首詩來回答。

估計他本人也想不到,這個無意間的回答竟然變成了千古名句,為人們所傳頌。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正統十三年(1448),于謙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頂頭上司正是鄺埜。

鄺埜是一個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間,他與于謙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兩人合作無間,感情深厚。

如果就這麼幹下去,估計于謙會熬到鄺埜退休,並接替他的位置,當一個正二品的大官,死後混一個太子太師(從一品)的榮譽稱號,明史上留下兩筆:于謙,錢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應該也就是這樣吧。

對於于謙和鄺埜自己而言,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可是歷史不能假設,鄺埜不會退休,于謙也不會這麼平淡活下去,驚天動地的正統十四年終究還是來到了。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此時郕王朱祁鈺(朱祁鎮的弟弟)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侍講徐珵(即徐有貞)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于謙力主抗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持。主戰派終於打動了朱祁鈺,並堅定了他抵抗到底的決心。

由於于謙已經代理了兵部尚書,且又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鈺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給了于謙。

這是天下最高的榮譽,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擔。

散朝後,于謙走出了大殿,看著烏雲密佈的天空,回想起這個並不平靜的早晨,他也不由得感到驚心動魄。

但此時的于謙已經沒有時間多想了,因為此時他那瘦弱的身軀已經承擔起了國家興亡的重擔。

在八月十八日的這個早晨,他進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也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轉變。

他的不朽傳奇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八月十九日。

于謙召開了他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必須說明的是,這位兵部侍郎雖然是個與軍事打交道的主官,之前卻從未指揮過軍隊。算是書生上陣。

話雖如此,書生上陣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組織戰爭,並最終在採石擊敗金完顏亮數十萬大軍的。

于謙雖然是文官,但他對兵法也有研究,排兵佈陣很有一套,相信是小時候看課外書打下的基礎。所以說,課外讀物實在是必不可少的。

但當於謙真正瞭解到目前京城的情況時,他才認識到,擺在眼前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撇開那些逃跑投降派不說,軍事上的壓力就實在吃不消,土木堡失利幾乎把所有的老本都賠乾淨了,京城裡連幾匹像樣的好馬也找不著。士兵數量不到十萬,還都是老弱殘兵和退休人員。

過軍事佈防圖後,他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下達了自己的第一道軍令:

“自即日起,奉命徵調如下部隊赴京守衛:

“1、備操軍,包括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

“2、備倭軍,包括南京備倭軍、山東備倭軍。

“3、運糧軍,包括江北所有運糧軍。

“4、寧陽侯陳懋所部浙軍(戰鬥力較強)。

“各軍接到命令後,立刻出發,並按時趕到京城佈防,如有違抗,軍令必斬!”

以上部隊共計十餘萬人,可以看到,這些部隊並非主力,大多是預備役或是後勤部隊。

主力部隊去了哪裡?

全埋在土木堡了。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還需要一樣更加重要的東西——糧食。

京城人口眾多,要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就必須囤積運輸大量的糧食。

雖然目前京城內的糧食還充足,但要是被長期圍困,這個算盤就不好打了。其實就在離京城不遠的通州,儲存著很多的糧食,多到什麼程度呢?“倉米數百萬”。這麼多的糧食足夠京城的人吃一年,是當時最大的糧倉。

但大臣們似乎並不想用這些糧食,甚至主張把通州糧倉燒掉。

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糧食不用,為何要燒掉?

要知道大臣們並非腦袋進了水,實在是因為這些糧食看得見,用不成。

當時的通州並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實上,它和京城還是有著相當一段距離的,通州糧倉裡的糧食雖然很多,卻很難運進京城,因為如果要安排民工運輸,耗用大量人力不說,還很危險。

當時也先(土木堡之戰的蒙古統領)的騎兵部隊已經在京城關外附近耀武揚威,而運輸卻需要很長時間,沒準在運輸過程中,對方的騎兵已經攻了進來,一旦也先軍隊突破紫荊關,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糧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軍糧,所以要運輸糧食,就必須派出軍隊護衛。

可現在這個局勢,保衛京城的軍力都不足,哪還有多餘的人去護衛糧食呢?

這是一個難題,看來除了一把火燒掉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可是于謙解決了這個問題,用一個十分巧妙的方法。

這就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所有受召軍隊進發時應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糧,並運送至京城。”

問題就此解決,通州的糧食將由十餘萬士兵運送入京。

看到了吧,這就是水平。

所謂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別人想不出的方法。

匹夫之勇人人皆有,但問題擺在眼前,能否處理好,就要看能力了。

于謙是一個勇敢的人,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十分明智地把調兵和運糧這兩個問題聯繫在一起解決,即不耽誤行軍,還能免去民工的費用,同時保證了運糧隊伍的安全,一舉三得。

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

智勇兼備,方為國士。

于謙下達了命令,自八月十九日起,大明帝國境內所有可調可用之兵紛紛集結起來。

這些軍隊來自山東、河南、南京、浙江等不同省份,他們日夜兼程地行軍,目標只有一個——儘快趕到京城。

在於謙的努力和調配下,到九月初,各路人馬紛紛趕到,京城的兵力達到了二十二萬,且糧食充足,人心也逐漸穩定下來。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當時唯一的問題,就是再立新君,最先被考慮的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不過這位仁兄當時只有三歲,別說處理朝政,話都說不好,字也認不全,立他當皇帝就是抓瞎。

唯一可能的人選只有朱祁鈺。

於是,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立朱祁鈺為皇帝。

皇太后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朱祁鈺也算是他的兒子(非己出),立刻就同意了。

但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鈺推辭了,他說自己不想幹這份工作。

這套把戲我們也見得多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可以肯定,朱祁鈺先生確實不是虛情假意,他真的不想當皇帝。

可是事情已經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做不行!

于謙不由得他不做皇帝了,國家到了這個地步,必須立一個皇帝,你朱祁鈺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必須要做!

而於謙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說的是真話。

於是,在於謙和其他大臣們的堅持下,朱祁鈺終於“自願”了。

正統十四年(1449)九月六日,朱祁鈺正式即大明皇帝位,定年號為景泰,第二年為景泰元年。

兵臨城下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八日,兵部尚書于謙下達總動員令。

雖然現在京城內的士兵數量已經將近二十萬,但畢竟作戰經驗不足,為以防萬一,他立刻下令派出十五位御史去各地徵集士兵充任預備隊。到十月八日,全部兵力集合完畢,總計二十二萬人。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北京城頭的士兵正在巡哨,突然,滿天的塵土呼嘯而來,隨後傳來的是急促的馬蹄聲和叫喊聲。

出人意料的是,城防士兵們並不驚慌,反而有一種放鬆的感覺,因為他們都十分清楚來的是什麼人,以及來幹什麼。

該來的遲早會來的。

二十二萬軍民分別守衛北京外城九門,此九門分別是:

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

這九門的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北京市的二環到三環之間,當年的北京雖然遠遠比不上今天北京市的規模,但也是相當大的。

于謙是兵部尚書,也是會議召集人,在這個會議上雖然誰都可以說話,但只有他說了才算數。

他站起來,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也先率大軍前來,氣焰已經十分囂張,如果堅守不出,只會長他們的氣焰,我大明開國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縱橫天下,橫掃暴元,我輩豈懼小小瓦剌!”

他環顧周圍眾人,停頓了一下,厲聲下達了

他的第一道命令:

“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

眾臣鴉雀無聲。

確實也不用說話了,反正我們說了也不算,你看著辦就是了。

于謙接著下達了他的第二條命令:

“錦衣衛巡查城內,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文臣們萬萬想不到,平日看上去溫文爾雅的于謙竟然如此強悍,軍令之嚴厲,前所未聞,甚至連戰場殺慣了人的石亨也感到心驚。

還沒等他們喘過氣來,于謙那沉穩又富含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

九門為京城門戶,現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

安定門,陶瑾!

東直門,劉安!

朝陽門,朱瑛!

西直門,劉聚!

正陽門,李端!

崇文門,劉得新!

宣武門,湯節!

阜成門,顧興祖!

他停了下來。

這不是一個尋常的停頓,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還有一個門他沒有說,這個門就是德勝門。

德勝門是最為重要的門戶,因為它在北京的北面,且正面對著也先的大軍。一旦開戰,這裡必然是最為激烈的戰場。

這裡實在不是個好去處啊。

眾人並沒有等待多久,因為于謙很快就說出了鎮守者:

“德勝門,于謙!”

他用堅定的眼光看著每一個人,這種眼光也告訴了眾人,他沒有開玩笑。

文武大臣們又一次吃驚了,可讓他們更吃驚的還在後面,因為于謙馬上要頒佈的是一道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令。

“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聽到這殺氣騰騰的語言,眾人彷彿不認識這個正在說話的于謙了,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是一個從未指揮過戰爭的書生,還是儒雅的文官,是一個言談溫和,臉上始終保持著沉著鎮定的表情的人。

此刻的于謙依然沉著鎮定,卻似乎變了一個人,他已經成為了一位意志堅定,果斷嚴厲的戰場指揮官。

于謙就是這樣的強者。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看起來會議要談的問題已經談完了,似乎也該散會了,正當眾人慶幸從於謙那令人窒息的軍令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于謙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

最後一道命令

于謙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吳寧,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

“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聽到這道命令,連石亨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武將也被震驚了,這就意味著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戰退敵,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

于謙實踐了他的抉擇,穿上了那套沉重的鎧甲,離開了他的住所,向德勝門走去。

在那裡,他將獲得他人生中的最大光榮。

十月十一日,北京保衛戰前鋒戰開始。

當日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于謙令石亨率神機營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範廣發射火藥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

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了也先的前鋒。

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衝馬爭著向前。陣腳亂了,武興被亂髮的箭射死。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上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

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邀談不成,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了他的歸路,於是擁著上皇由良鄉向西去。于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

評功,加於謙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但朱祁鈺執意要他接受,無奈之下,他只接受了少保的職銜,其他的賞賜仍然不受。

朱祁鈺無奈,只得依從了他。而於少保的稱呼就此流傳下來,為眾人傳頌。

北京保衛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戰役,如果此戰失敗,中國歷史將會改寫,因為京城一旦失陷,北方將無險可守,半壁江山必然難保,大明王朝的國運也將被改變。在這場決定歷史的戰爭中,明朝政府在主力被殲,上皇被俘,兵力不足,士氣全無的情況下,採用了正確的軍事和外交方針,最終擊敗了來犯的蒙古軍隊,保住了帝國的北部領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從一盤散沙、行將崩潰到眾志成城、堅如磐石,從滿天陰雲、兵臨城下到雲開霧散、破敵千里,大明帝國終於轉危為安,北京保衛戰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締造人正是于謙。

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現狀絕望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擔當重任,挽救國家危亡。

當情況一片混亂,陷入絕境的時候,他一力承擔,苦苦支撐,直至勝利的到來。

無論局勢如何複雜困難,前景如何黑暗,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希望,始終堅持著他的努力和抗爭。

所以,在我看來,北京保衛戰絕不僅僅是史書上記載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些勢力之間的一場戰爭,以及那由成王敗寇規則書寫的勝負關係,在這些公式化的語言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光輝。

這場戰爭真正向我們講述的並不是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而是一個關於勇氣和決心的故事,是一個在絕境下始終堅持信念的傳奇。

無論在多麼絕望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希望,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蹟。

于謙用他的行為為我們證明了這一真理。

到了第二年八月,太上皇朱祁鎮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也先見明朝沒有什麼事端,更想講和,使者接連前來,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

明代宗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

于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

明代宗看看他便改變了面色說:“聽你的、聽你的。”先後派遣了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了回來。

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朱祁鎮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

誣陷於謙等和黃囗製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

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

一個偉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史載:天下冤之。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當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裡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家無餘財)。

抄家的官員萬沒料到,一個從一品的大官家裡竟然如此窮困,他們不甘心,到處翻箱倒櫃,希望能夠找出于謙貪汙的證據。

不久之後,他們終於發現于謙家中有一間房子門鎖森嚴,無人進出,大為興奮,認定這是藏匿財寶的地方,便打開了門。

房子裡沒有金銀財寶,只陳設著兩樣東西——蟒袍和寶劍。這是朱祁鈺為表彰于謙的功績,特意賞賜給他的,于謙奉命收下,卻把它們鎖了起來,從未拿去示人以顯榮耀。

抄家的人最終收斂了自己一貫囂張的態度,安靜地離開了于謙的家,因為他們眼見的一切都明白無疑地告訴了他們:這個被他們抄家的對象,是一個人品高尚的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八年後,太子朱見深剛剛繼位,便下了一道詔書,為于謙平反,並召回了于謙的兒子于冕。到萬曆年間,懶得出奇的明神宗也對於謙敬仰有加,授予諡號“忠肅”,以肯定他一生的功績。

其實于謙並不需要皇帝的所謂嘉許,因為這些所謂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評價于謙的資格。明英宗之前有過無數的皇帝,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而於謙是獨一無二的。

人們不會忘記,正是這個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從小滿懷以身許國的志向,經歷數十年的磨礪和考驗,從一個孤燈下苦讀的學子成長為國家的棟樑。

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在他幾十年的官場生涯中沒有貪過汙、受過賄,雖然生活並不寬裕,卻從未濫用手中的權力,在貧寒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這個汙濁的世界上,能夠乾乾淨淨度過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而如果他還能做出一些成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人。

于謙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他的偉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證明,因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詩一樣,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一戰讓明朝續命二百年

石灰吟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因為他是一個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英雄。

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著當英雄的渴望,因為想讓人銘記。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如果那麼容易,豈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來,英雄是這樣的幾種人:

所謂英雄者,

敢為人之所不敢為,

敢當人之所不敢當。

所謂英雄者,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所謂英雄者,堅強剛毅,屢敗屢戰。

如此之人,方可稱為英雄!

但是在我看來,真正的英雄絕不限於此。

所謂英雄,其實是一群心懷畏懼的人。

要成為英雄,必須先學會畏懼。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著天生的英雄,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會剛毅果斷,堅強勇敢,在母親懷中的時候,我們都是同樣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風順,那當然值得祝賀。但可惜的是,這是不可能的。

在你的成長曆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而這些挫折會帶給你許多並不快樂的體驗,躊躇、痛苦、絕望,紛至沓來,讓你不得安寧。

被人打才會知痛!被人罵才會知辱!

當你遭受這些痛和辱的時候,你才會明白,要實現你的目標是多麼的不容易,你會開始畏懼,畏懼所有阻擋在你眼前的障礙。

如果你遇到這些困難,感到畏懼和痛苦,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你應該同時意識到,決定你命運的時候到了。

因為畏懼並不是消極的,事實上,它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也是成為英雄的起點。

不懂得畏懼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困難,也無法戰勝困難。

只有懂得畏懼的人,才能喚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懼的人,才有勇氣去戰勝畏懼。

懂得畏懼的可怕,還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終成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這個稱號,並不單單屬於那些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人,事實上,所有懂得畏懼並最後戰勝畏懼的人都是英雄。因為即使你一生碌碌無為,平淡度日,但當你年老回望往事時,仍然可以為之驕傲和自豪。

在那個困難的時刻,我曾做出了勇敢的選擇,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這就是我所認為真正的英雄——畏懼並戰勝畏懼的人。

關鍵只在於那畏懼的一刻,你是選擇戰勝他,還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線就在這裡,跨過了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這一步就是懦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