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鱖魚暴發性死亡頻發,該如何應對?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近期筆者微信求診不斷,許多鱖魚養殖戶反映養殖病害頻發,懷疑是病毒性暴發性死亡的呼聲不絕,讓人感受到南方“秋老虎”的威脅。現將發病案例和處理方案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求診案例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

案例一、水質混濁,氨氮、亞硝酸鹽高,死亡量大。鏡檢無寄生蟲,症見爛鰓,鰓絲淡白,肝大量血出斑,十二指腸充血出血、腹水,有個別有套腸情況,腹脂黃染。


秋季鱖魚暴發性死亡頻發,該如何應對?


案例二、 水質混濁,氨氮,亞硝酸鹽高。有暗浮游現象,鰓絲暗黑,有粘泥現象。鏡檢有大量斜管蟲侵襲。剖檢,肝壞死,腸炎,腹水等併發感染現象。


秋季鱖魚暴發性死亡頻發,該如何應對?


求診案例分析及處理方案建議

鱖魚暴發性死亡都是季節變換引起的水質極變,如氨氮、亞硝酸鹽的變化,溶氧的晝夜變化關聯極大。此外,大量投放飼料魚,魚仔投餵大,引起短時間內溶氧急極下降,暴食後亞缺氧,引起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措施一、勤巡塘,小心觀察。

如果發現有零星雜魚死亡,應及時檢查,及早治療。可以用苯扎溴銨每瓶1-2畝.米潑灑,連續2天。另在飼料魚仔購買時,注意檢查魚仔是否帶病及做好檢疫和消毒處理, 避免外源性病害攻擊。

措施二、必須注意異常天氣動態,要做好池塘的增氧解毒、培藻等水質護理工作。

原則是“穩、活”,不宜太清瘦或混濁的水。每次投餵飼料魚,可使用聚維酮碘250-500毫升/畝米加潑灑姜200-300克畝米潑灑,以防止感染食源性。

措施三、針對轉季細菌性攻擊的處理技巧, 殺菌與保水結合。

注意用氧化型底改處理池底消汙清潔工作及做好減少細菌濃度的管控。用綠箭(納米級水質處理劑)潑灑1-2次,後用激活(生化黃腐酸)加豐產露(光合細菌)穩定及防止水質惡化。

措施四、嚴控轉季斜管蟲爆發, 福爾馬林25PPm仍是有效處理方案,但必須瞭解水質及用後解毒重建生態系統工作。

水溫波動,投餵量大,溶氧不穩定是秋季斜管蟲的導火索,發現及時處理要早,防控殺蟲後遺症要緊慎。

秋季鱖魚管理的兩個小技巧

1、每次投飼料魚的當天晚上及第二天是高危期,因為飼料魚的“暈車效應”鱖魚會暴食,可能導致急極需氧量增加,建議飼料魚儘量少量多次投放,投放後1-3天內多開氧機並於晚上7-8時人工補充顆粒氧以幫助消化。

2、為了減少飼料魚帶入病菌及鱖魚暴食引發消化系統問題,可以在運輸過程中,比如魚車將到池塘10分鐘內在車上按3-5立方水加三黃散1包,綠箭5毫升作藥浴使用。在每次下新飼料魚的當天傍晚6-7時,沿池塘邊潑灑三黃散1包/畝或加菌酶素2KG/畝,可以減少腸道亞健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