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微電子聯手,國產自主物聯網SiT晶片大有可爲

上週五,在中天微、阿里雲IoT、果通科技及中興微電子聯合發起的“國產自主物聯網SiT芯片安全技術產業研討會” 上,來自中國泰爾實驗室的國煒老師亮出的一組數據中,可以看出從2015年到2021年蜂窩物聯網的終端增長速度非常迅猛,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7%。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傳統的SIM卡既是福音也是問題,如此多的SIM卡以及將他們正確的與設備匹配的後臺工作變得越來越複雜。”國煒老師在自己演講PPT中直言SIM卡在物聯網應用中存在的不少問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取代SIM卡的一種技術應運而生——eSIM。簡而言之,eSIM是一種內嵌式SIM卡,具有體積小、美觀防水、防震防塵、能適應眾多複雜環境等優勢,並進行遠程配置。

今年9月蘋果發佈雙卡雙待支持eSIM的新iPhone讓eSIM技術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實際上eSIM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技術演進,並發展出實體卡方案(標準eUICC)、無實體卡方案(vSIM、eSE、SiT)、純軟件方案(softSIM)等多種方向。其中成本低的softSIM得到部分運營商應用,如MVNOs(虛擬運營商),但是softSIM方案因為Ki(鑑權密鑰)和COS(Chip Operating System)都存在APK中,安全度極低很容易被攻擊而被主流運營商放棄。

為解決當前物聯網SIM卡的安全、可靠、功耗、體積等諸多問題,中天微、阿里雲IoT、果通科技及中興微電子聯合研發了SiT技術(SIM in TEE),並在10月19日舉辦的“國產自主物聯網SiT芯片安全技術產業研討會”公佈了這個新技術。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作為SiT的安全基礎,是在物聯網設備主控芯片上構建一個安全區域,從而實現安全代碼、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的保證,以及對數據訪問權限的控制,確保SIM應用的安全(且成本低於eUICC方案)。SiT除了較高的安全性,在體積、成本、功耗和可靠性方面都有優勢,顯然是值得投入的一門“好生意”。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有來自產業界的五位大咖,分別是中天微副總經理李春強,上海果通的吳俊,中興微電子副總裁童小九,阿里雲IoT解決方案構架師趙泳清和來自泰爾實驗室的國煒老師。五個公司的合作關係在此次研討會上可以用李春強PPT上的一張圖顯示,如下。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具體解決方案方面,以中興微電子的RoseFinch7100 NB-IoT芯片(基於中天微支持可信執行環境TEE的CPU CK802T)作為載體,集成阿里雲IoT研發的Link TEE安全套件(TEE Air)和果通科技自主知識產權的可編程eSIM技術SIM2free。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對於中天微CK802T,李春強這樣描述:“CK802T是中天微針對物聯網研發的極低功耗、極低成本、支持可信執行環境TEE的物聯網安全CPU,同時,我們在硬件層面構建了物聯網多層次安全芯片平臺,在支撐軟件方面構建了端雲一體的物聯網極簡開發生態,從而為用戶提供軟硬件深度磨合優化的物聯網端雲一體安全套件TrustWare。”

從趙泳清口中,TechSugar記者得知,Link TEE安全套件更像一個安全賦能者。與eSIM結合更能做到低成本與輕薄化的需求。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吳俊則表示:“SIM2free為SiT提供符合GSMA RSP規範的LPA,適配TEE安全環境,已對接國內三大運營商及海外Tier1運營商空發接口。此外,果通eSIM數據空發管理平臺ezUICC為其提供運營商數據空發,使模組迅速具備網絡連接能力。作為參與要求編寫的企業之一,有能力提供多種‘硬件+軟件服務’的eSIM turnkey solution。”

當然此次會議的最後,國煒老師宣佈該解決方案通過泰爾實驗室的安全認證檢測,並與於本次研討會上聯合頒發國內首家TEE eSIM證書。她表示:“經過泰爾實驗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聯合驗證得出結論,SIM in TEE有低成本、防硬件攻擊強的優勢,適用於工程檢測、農業環境檢測等設備安置在危險區域,以及設備具備防拆等安全措施保護下的場景。”

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中天微/阿里云IoT/果通科技/中兴微电子联手,国产自主物联网SiT芯片大有可为

國內首張通過TEE eSIM安全認證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